第1章 青瓷暗纹(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最新章节。

“包大人,请。”藤原将茶盏推至他面前,釉色是天青雨过,与汝窑真品别无二致。他顺着包拯的视线望向那卷农书,唇角泛起温和的笑意:“此书在我日本,已由京都学士详加校注,刊印千册,分发各州郡研习。农人依此耕作,稻谷丰登。”

他端起自己那盏茶,雾气朦胧了镜片后的目光:“假以时日,当世人谈及《齐民要术》时,或许都会以为,此乃我日本流传千年的农学瑰宝。”

茶香在齿间漫开,包拯却尝出了铁锈的味道。他想起三个月前,同样是这间茶室,藤原与他激辩《尚书》注疏,最终在他引用的孤本证据前颔首认输。那时,这位日本使臣眼中燃烧的是对华夏文明的渴求与敬畏。

而此刻,那双眼底只剩平静的笃定。

他曾与我辩经,败于我引用的《尚书》。如今,他不再辩经,他要直接将经书搬回自己家。 包拯的指尖在膝上收紧,青瓷盏沿烙进掌心。这不是盗窃,这是诛心。

茶室窗外,樱花正以不合时令的疯狂绽放。

次日清晨,释奠礼如期举行。包拯站在百官之中,看着藤原清河虔诚地行着叩拜之礼,仿佛一个最谦逊的学生。

礼成后,藤原清河主动走向包拯:“包大人,听闻昨夜有宵小作乱,可曾惊扰?”

包拯平静还礼:“跳梁小丑,难撼正气。”

两人目光相接的瞬间,包拯看到了对方眼底一闪而过的探究。

包拯请求在四方馆正堂召开使节会议。当藤原清河与金富辙步入大堂时,发现展昭带着禁军守在四周。

“包大人这是何意?”藤原清河依然保持着风度。

包拯没有回答,而是让公孙策展开一幅地图:“这是司农寺试验新稻种的皇庄分布图。金使者,你的随从记录的,可是这些?”

金富辙脸色微变。

包拯又转向藤原清河:“藤原使者,你寻找武周暗桩传承,可是为了推行你们的‘唐风取代’计划?想让日本成为新的华夏正统?”

满堂哗然。

藤原清河的笑容终于消失了:“包大人,证据呢?”

公孙策上前一步,展开《大唐开元礼》的对比图:“你们在祭器纹饰上做的改动,暴露了你们得到的传承源自武周时期。而武周时期的暗桩密码——”他指向爵杯上的刻字,“‘朱雀振翅’指代日本,‘玄武藏踪’指代你们在渤海国的据点。你们想重现当年武则天经营东北的战略!”

雨墨端上一个托盘,上面放着日本使团采购的墨块:“这种墨在遇热后会显影。你们到底在临摹什么机密图纸?”

展昭刀鞘顿地,一批图纸从日本使团住处搜出——赫然是汴京城的城防工事图!

藤原清河长叹一声,挺直了腰板:“包大人果然名不虚传。不错,我们确实在寻找武周遗产。但你们可知道,当年武则天派往日本的使者,带去的不仅是礼仪,还有治国的智慧。我们只是想取回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

“属于你们?”包拯缓缓起身,“华夏文明从来不是某国某族的私产,它是照亮四海的明灯。但盗取火种者,终将焚于烈焰。”

他目光扫过藤原清河与金富辙:“二位请回吧。包拯不欢迎心怀叵测的客人。”

日本与高丽使团被揭穿的消息震动朝野。包拯站在四方馆的高楼上,望着使团的车队消失在暮色中。

公孙策轻声道:“经此一事,他们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无妨。”包拯目光沉静,“只要华夏正道不灭,魑魅魍魉终将现形。”

雨墨送来最新情报:“我们在日本使团丢弃的物品中,发现了这个——”那是一枚刻着复杂星图的铜牌。

展昭按着剑柄:“要追吗?”

包拯摇头:“让他们回去报信也好。让所有人都知道——”

他的声音在晚风中格外清晰:

“这汴京城里,有的是能照妖的明镜。”

远处,最后一缕夕阳没入宫墙。新的暗潮,正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