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后宫改革 第四节:初见新风(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宫孤女》最新章节。
永熙二年的冬雪比往年来得晚些,却带着格外温柔的暖意。后宫的青砖路上,几个小太监正忙着铲除薄冰,嘴里哼着新编的小调:“太后新政好,姐妹笑开颜,炭火暖烘烘,棉衣身上穿……” 歌声飘过宫墙,落在刚抽芽的腊梅枝上,惊起两只扑棱棱的麻雀。
新规推行不过半月,后宫已悄然变了模样。
浣衣局的管事太监王德胜捧着账本,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成了一团。往年这个时候,局里堆满了低位嫔妃被罚来洗的衣物,皂角泡得水池泛着白沫,姑娘们的手冻得像红萝卜,哭声和搓衣声混在一起,听得人心烦。可如今,账本上的 “罚役记录” 一栏空空如也,连高位嫔妃送来的衣物,都附上了 “有劳妹妹” 的帖子,再没了从前的颐指气使。
“王公公,这是今日各宫送来的衣物,都用软布包着呢。” 一个小宫女捧着个锦盒走进来,里面是件绣着兰草的月白长衫,袖口还缝着张纸条:“烦请浣衣局姐姐轻洗,多谢。” 落款是 “贤妃”。
王德胜摸着那软布,心里头熨帖得很:“太后说得真没错,人心都是肉长的。从前把人当牲口使唤,谁肯真心做事?现在客客气气的,咱干活都有劲儿。”
更让人意外的是御花园的变化。从前低位嫔妃见了高位者,得低着头绕着走,连呼吸都得屏着;可如今,李答应正和贤妃的宫女蹲在一处,围着一盆新栽的山茶讨论施肥的法子。李答应手里捏着本《农桑辑要》,是苏凝特意让人送来的,书页上密密麻麻写着批注 —— 那是她在浣衣局时,借着油灯的光一笔一划记的。
“这山茶花喜酸土,得掺些腐叶才行。” 李答应指着盆土,眼里闪着自信的光,“我爹在江南种过茶,说腐叶发酵后,土性最合花草的意。”
贤妃的宫女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回头我跟娘娘说说,让小厨房多留些菜叶,也做些腐叶肥。”
不远处的暖亭里,几位低位嫔妃正凑在一起做针线。她们穿着新做的湖蓝棉裙,是内务府按新规发的料子,针脚细密,颜色鲜亮。张答应手里绣着个荷包,上面的鸳鸯活灵活现 —— 这手艺在从前,只能给高位嫔妃做嫁妆,自己连摸都摸不到好丝线,可现在,库房里的丝线按份例领,足够她们绣些自己喜欢的物件。
“听说太后要在后宫开个‘女学’,请太医院的医女来讲课呢。” 一位常在拿起荷包,对着阳光照了照,“往后咱不光能学针线,还能学认字、学医术,多好。”
“可不是嘛。” 另一位答应接口道,“前日我去给贵妃请安,她还问我茶苑的新茶怎么炒,我说得不对的地方,她还笑着指出来,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话传到陈氏贵妃耳中时,她正坐在镜前试新做的珠钗。宫女低声说:“娘娘,李答应她们都在夸您随和呢。”
陈氏拿起珠钗的手顿了顿,望着镜中自己的倒影。这些日子,她按苏凝的意思,把库房里多余的绸缎分了些给低位嫔妃,又让小厨房给浣衣局送了两笼热包子 —— 原是抱着 “不惹太后生气” 的心思,却没想到,收到了一篮子李答应亲手炒的新茶,茶叶嫩得能掐出水,上面还别着张感谢的小纸条。
“随她们说去吧。” 陈氏放下珠钗,语气里没了从前的尖锐,“去把那套翡翠镯子取来,送一支给李答应。就说…… 谢她的好茶。”
宫女愣了愣,随即笑着应了 —— 谁能想到,向来眼高于顶的陈贵妃,也有主动给低位嫔妃送东西的一天。
苏明远来给姑姑请安时,正撞见这热闹景象。他刚走进御花园,就被几个正在写生的答应拦住:“苏大人来得正好,帮我们看看这兰草的叶子,是不是画得太直了?”
少年看着宣纸上的兰草,叶片舒展,带着勃勃生机,忍不住笑道:“比我画得好。我爹说,兰草要画得有韧劲,就像…… 就像你们现在这样。”
姑娘们被他说得红了脸,却没人躲闪,反而七嘴八舌地问起江南的茶事。苏明远想起姑姑说的 “后宫也是家”,忽然明白了 —— 这才是后宫该有的样子,没有森严的等级,只有寻常人的烟火气。
坤宁宫的暖阁里,苏凝翻着新送来的 “建言簿”。上面的字迹有的娟秀,有的稚嫩,却都透着真诚:“请增设医女坊,方便姐妹问诊”“想请先生教我们读书”“御花园的地空着可惜,不如种些蔬菜”…… 她拿起朱笔,在每一条后面都批了 “准”,末了还添了句 “有想法就去做,本宫支持你们”。
兰端着新沏的茶走进来,见娘娘眉眼间带着笑意,忍不住道:“昨儿个安养院的太妃们还说,这宫里的笑声,比前几年多了十倍。”
苏凝接过茶盏,看着窗外 —— 李答应正带着几个姐妹给茶树盖草帘,陈贵妃站在廊下看着,忽然喊了句 “那边的草帘不够,我宫里还有几捆”,声音清亮,带着笑意。
“这就对了。” 苏凝轻轻吹了吹茶沫,茶香里混着淡淡的腊梅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把心放宽了,日子才能活得舒展,就像这兰草,没了桎梏,才能长得亭亭玉立。”
夕阳的金辉透过窗棂,照在 “建言簿” 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一张张笑脸。后宫的新风,就像这冬日里的暖阳,一点点驱散了积年的寒气,让每一个角落,都开始透出春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