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后宫改革 第二节:朝堂波澜(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宫孤女》最新章节。

永熙二年深秋的早朝,太和殿的梁柱间还凝着昨夜的寒气。百官按品级肃立,袖口的白霜尚未化尽,目光却不约而同地瞟向黄纱帘后的苏凝 —— 昨夜已有消息传开,太后要在今日议 “后宫旧规”,谁都猜不透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事启奏。” 李德全的唱赞声刚落,苏凝的声音便透过帘幕传来,清冽如冰泉:“陛下,众卿,本宫近日查阅内务府旧档,见殉葬、苛待低位嫔妃等旧规积弊甚深,恳请陛下下旨废除。”

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倒抽冷气的轻响。礼部尚书王显第一个出列,朝服的玉带因急促的动作撞在笏板上,发出 “当啷” 一声:“太后三思!殉葬乃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为显皇家威仪,警示后宫安分守己,自洪武年间沿用至今,岂能说废就废?”

他扬起手里的《大明会典》,书页翻得哗哗作响:“《礼典》明载‘无出嫔妃殉先帝,以全贞节’,这是祖宗家法!若废了,便是违逆先祖,动摇国本啊!”

站在武将队列里的周延听得眉头直皱,粗声粗气地反驳:“王大人这话不对!北境将士拼杀,是为护着百姓活命;后宫女子虽不打仗,也不能平白无故成了刀下鬼!贞节若靠一条命换,那这贞节也太不值钱了!”

“周将军此言差矣!” 荣亲王摇着折扇走出队列,金扇面在晨光里闪着晃眼的光,“后宫乃国本之地,需尊卑有序方能不乱。若废了苛待旧规,低位嫔妃与高位平起平坐,岂不是没了体统?依本王看,太后此举,怕是妇人之仁了。”

苏凝的声音从帘后传来,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荣亲王觉得,让十六岁的姑娘喝毒酒殉葬,是体统?让冻得手指发僵的答应在腊月里洗冬衣,是体统?”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洪武年间定殉葬制,是因天下初定,需以严法立威;可如今已是永熙朝,百姓安居乐业,何必再用女子的性命彰显威仪?”

她转向赵晏:“陛下曾说,治国当以仁为本。后宫虽小,亦是天下的缩影。若连身边的女子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百姓?”

赵晏想起去年偷偷给陈答应送炭火时,那姑娘冻得嘴唇发紫,却还强撑着行礼的模样。他站起身,龙袍在晨光里泛着庄严的光:“太后说得是!殉葬旧例,残无人道;苛待新规,失却仁心。即日起,永废殉葬,后宫份例按实际所需调整,低位嫔妃非谋逆大罪,不得罚入浣衣局!”

“陛下三思啊!” 王显 “扑通” 跪在地上,额头抵着金砖,“祖宗家法不可改!若废了殉葬,恐后宫女子心生懈怠,无人再为皇家尽忠!”

“尽忠?” 苏凝冷笑,“忠不是靠吓唬出来的。先帝在位时,殉葬的嫔妃不少,可后宫争宠、构陷之事少了吗?反倒是那些苛待旧规,逼得多少女子心生怨怼,暗中生事。”

她看向张廷玉:“张大人久历三朝,您说说,是让女子们在恐惧里阳奉阴违好,还是在安稳里各司其职好?”

张廷玉拄着拐杖走出队列,花白的胡须在风里微微颤动:“老臣以为,太后与陛下所言极是。洪武爷立殉葬制,是‘乱世用重典’;如今盛世,当‘治世用仁政’。废殉葬,改苛待,是彰显皇家仁心,让天下女子知陛下爱民如子,何错之有?”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洪亮:“况且,后宫安定,陛下才能专心朝政;嫔妃和睦,宗室方能无后顾之忧。这不是违逆祖宗,是给祖宗脸上增光!”

“张大人说得对!” 周延附和道,“末将在北境时,见牧民待牛羊尚且有恩,何况是人?太后这是积德的事,臣等都该支持!”

户部尚书张启也出列:“臣已核算过,低位嫔妃份例加倍,每年需增银三千两,从内务府结余里支出即可,不影响国库。”

殿内的风向渐渐变了。原本犹豫的官员见张廷玉、周延等重臣都表了态,纷纷出列附和:“臣附议!”“请陛下速下明诏!”

王显跪在地上,看着满朝附和的官员,脸色由红转白,最后灰溜溜地站起身,退到了队列末尾。荣亲王收起折扇,心里虽有不甘,却也明白 —— 这规矩,是真的要改了。

赵晏拿起朱笔,在苏凝拟好的诏书上落下 “钦此” 二字,朱砂印盖在纸上,像一朵绽开的红梅。李德全捧着诏书走出殿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废后宫殉葬旧例,凡先帝嫔妃、无子嗣者皆入安养院,衣食无忧;低位嫔妃份例加倍,炭火衣物按需配给…… 钦此!”

诏书的声音传遍太和殿前的广场,落在每一位官员耳中。有人想起自家女儿,若是入宫,再不必担殉葬之险,嘴角忍不住露出笑意;有人想起那些在苛待中凋零的女子,心里涌起一阵释然。

退朝后,周延拍着张廷玉的肩膀:“张大人刚才那番话,说得痛快!什么祖宗家法,不合时宜的就得改!”

张廷玉捋着胡须笑:“太后这步棋高啊。废殉葬,得女子之心;改份例,显皇家仁厚。往后谁再敢说太后‘铁腕无情’,咱这满朝文武第一个不答应!”

坤宁宫的暖阁里,苏凝接过兰递来的热茶,指尖触到杯壁的暖意。窗外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刚发芽的兰草上,叶片上的露珠闪着光,像无数双被救赎的眼睛。

“娘娘,内务府来报,安养院已经开始收拾了,就用从前的静心苑,还请了太医院的医女常驻。” 兰笑着说,“低位嫔妃们听说份例加倍,都在宫里放了爆竹,说‘太后是活菩萨’呢。”

苏凝望着窗外,心里清楚 —— 这只是开始。后宫的积弊,像茶苑里的杂草,得一点点除。但至少今天,她为那些困在旧规里的女子,劈开了一道透光的缝。

殿外的风卷着桂花香飘进来,混着茶的暖意,在永熙二年的深秋里,酿出了一丝不一样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