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父家势力 第二节 凤仪宫的应对(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宫孤女》最新章节。
苏明哲的马车抵达凤仪宫时,檐角的铜铃正被午后的风撞得叮当响。他一身风尘未洗的铠甲还沾着淮安的泥点,刚跨进朱漆宫门,就被画屏拽着往暖阁走,廊下的石榴花瓣落了他满肩,像扑了层碎红的雪。
“主子在里面等您半个时辰了。” 画屏的声音压得极低,指尖在他胳膊上掐了把,“脸色难看着呢,您说话当心些。”
暖阁的炭火烧得正旺,苏凝背对着门站在窗前,手里捏着那叠弹劾奏章,指节泛白得像要把纸页捏碎。听见脚步声,她没回头,只淡淡道:“柳通判的奏章,你在路上该听说了?”
“听说了。” 苏明哲解下腰间的佩剑,扔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响,“七名言官联名弹劾,李修临阵倒戈,周显闭门不出 —— 柳家这是想趁我不在,把苏家连根拔起。” 他走到苏凝身后,看着窗纸上自己风尘仆仆的影子,“我连夜赶回来,就是要去养心殿跟他们对质!”
“对质?” 苏凝猛地转身,鬓边的碧玉簪随着动作轻晃,眼底的寒意比淮安的冰雪还冷,“你拿什么对质?拿你夜访周府的记录?还是拿你安插旧部的名册?柳通判把证据做得天衣无缝,你去了,只会被他们按在地上摩擦!”
她将奏章狠狠摔在案上,“结党营私” 四个字在鎏金烛火下格外刺眼:“他们要的不是真相,是你的命!是苏家的兵权!你以为赶回来就能翻盘?太天真了!”
苏明哲被骂得一怔,看着妹妹眼底的红血丝,忽然想起她连夜让人送的信 ——“莫急,待我布局”。原来她比自己更清楚局势的凶险。
“那…… 那怎么办?”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铠甲上的寒气混着暖阁的炭火气,在他鼻尖凝成细珠,“就看着柳家抢占吏部,夺走兵权?”
“当然不。” 苏凝走到书架前,取下最底层那本泛黄的《史记》,翻到 “淮阴侯列传” 时停住,指尖在 “伪游云梦” 四个字上重重一点,“你爹当年教过你,韩信怎么保的命?”
苏明哲的目光落在书页上,那里记载着韩信被刘邦猜忌,主动交出兵权才得以暂保平安。他喉结动了动:“您是说…… 让我主动交权?”
“不止是交权。” 苏凝合上《史记》,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柳通判弹劾你‘结党’,你就给他们看‘孤臣’的样子。第一步,写辞呈,自请辞去吏部侍郎之职 —— 用‘德不配位’的谦辞,堵死他们‘贪恋权位’的嘴。”
她走到案前,提笔蘸墨,笔尖在宣纸上悬而未落:“第二步,把淮安的兵符交回去,托辞‘平定叛乱,兵权当归朝廷’—— 让皇上看到你没有拥兵自重的野心。”
苏明哲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捏得咯咯响:“兵权是爹当年用命换来的!交出去,苏家就真成了没牙的老虎!”
“没牙的老虎,才不会被猎人惦记。” 苏凝的笔尖终于落下,墨色在纸上晕开,“你以为柳家真在乎一个侍郎之位?他们要的是兵权,是能威胁皇权的利刃!你主动交出去,既能让皇上松口气,又能让柳家的贪婪暴露在明处 —— 他们若再紧逼,就是逼着皇上猜忌外戚,这步棋,他们不敢走。”
她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狠厉:“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 遣散京郊那些旧部,给他们良田美宅,让他们回乡养老。”
“遣散旧部?” 苏明哲后退半步,像被踩了尾巴的狼,“那是苏家最后的根基!当年爹被抄家,是他们凑钱打通关节,才保住你我性命!现在让他们走?我做不到!”
“做不到也得做!” 苏凝的声音陡然拔高,眼眶泛红,“那些旧部跟着你,是‘结党’的铁证!遣散他们,是告诉所有人,苏家只想做安分守己的臣子,不想拉帮结派!你以为这是断根基?这是在保他们的命!柳家下一步就要拿他们开刀,说他们是‘叛党余孽’,你想让他们跟爹一样,死在刑场上吗?”
最后一句话像重锤砸在苏明哲心上。他想起那些叔伯们带伤护着他逃出京城的夜晚,想起他们说 “小少爷放心,只要我们在,苏家就倒不了”,喉咙忽然哽得发疼。
“我…… 我遣散他们。” 他终于点头,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苏凝看着他泛红的眼眶,笔尖的墨滴落在纸上,晕成个小小的黑点。她放缓语气:“遣散不是抛弃。给他们的田宅要够子孙三代衣食无忧,给他们的腰牌要刻着‘苏家旧部,朝廷优抚’—— 让他们知道,苏家欠的情,迟早会还。”
她提笔写下辞呈的开头,字迹娟秀却带着锋芒:“臣苏明哲,德薄才疏,幸蒙圣恩……”
“还有,” 苏凝忽然停笔,看向苏明哲,“去柳府赔罪。”
“什么?” 苏明哲以为自己听错了,“去给柳通判赔罪?”
“对,去赔罪。” 苏凝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带着你最不喜欢的龙井茶叶,说‘之前多有冒犯,还望柳尚书海涵’。要笑得谦卑,要弯得下腰,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你苏明哲在柳家面前低了头 —— 他们越得意,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北地最狠的战术 —— 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苏明哲看着妹妹眼底的算计,忽然明白,这场退让不是认输,是诱敌深入的陷阱。
“辞呈我来写,你照着抄。” 苏凝将笔递给她,“记住,字要写得恭顺,别带半分怨气;去柳府时,要穿最旧的官袍,别戴玉带 —— 越寒酸,越能让他们放松警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