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读书风波 第六节:暗流仍在(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宫孤女》最新章节。

几日后,秋闱的主考官名单公布,苏文的名字赫然在列。消息传出,举子们议论纷纷 —— 苏家如今权势正盛,苏文又是出了名的公正,由他做主考官,本该是众望所归,可镇国公府的那位侄子却在茶馆里 “酒后失言”,说 “苏大人虽公正,怕是会偏袒江南的举子”。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湖面,很快就传到了养心殿。

皇帝看着密报,眉头微蹙。苏文的公正他是信的,可镇国公府的侄子突然说这话,难免让人多想 —— 是随口抱怨,还是有人故意挑唆?

“李德全,” 皇帝忽然道,“明日去景仁宫,就说朕想吃淑妃做的桂花糕了。”

李德全心里一动,明白陛下这是想借机探探苏凝的口风。

景仁宫的厨房飘着桂花的甜香,苏凝正亲手蒸糕,赵恒坐在旁边的小凳上,拿着木勺在面粉里搅,弄得满脸都是白,像只刚滚过雪地的小猫。

“娘娘,陛下明日要来,说是想吃您做的桂花糕。” 晚翠笑着帮赵恒擦脸,“定是想念您的手艺了。”

苏凝却停下手里的活,看着蒸笼里升起的热气,若有所思。皇帝突然想来吃糕,绝不仅仅是为了口腹之欲 —— 定是秋闱的流言传到了养心殿,他想听听她的看法。

“明日陛下问起秋闱,” 苏凝对晚翠道,“就说我不懂朝政,只知道苏文向来公私分明,绝不会因私情坏了规矩。再提一句,听说镇国公府的侄子和几位举子走得近,还在茶馆里说过些‘主考官偏心’的话,不知真假。”

她不说苏文清白,只说他 “公私分明”;不指责任何人,只说 “听说” 的流言。点到即止,剩下的,让皇帝自己去想。

次日,皇帝果然在吃桂花糕时提起了秋闱。

“苏文做为主考官,你觉得妥当吗?” 皇帝状似随意地问,目光却落在苏凝脸上。

苏凝正喂赵恒吃糕,闻言抬头,语气坦然:“臣妾不懂朝政,但兄长自小就教臣妾‘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做主考官,定会守着本心,绝不敢徇私。”

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倒是前几日听宫女们闲聊,说镇国公府的一位公子要参加秋闱,还在外面说…… 怕主考官们看不上武将家的子弟。臣妾觉得,这话说得怪,秋闱看的是文章,又不是出身。”

皇帝的指尖在糕盘上停顿片刻,随即笑了:“你说得是,秋闱看的是文章。”

他没再追问,可苏凝知道,那粒猜忌的种子,已经落进了他心里。

秋闱开考那日,镇国公府的侄子果然在考场里出了岔子 —— 被搜出袖中藏着小抄,虽不是什么重要内容,却足以让他落榜,还连累了举荐他的几位举子,都被取消了资格。

消息传到东宫时,赵珩正等着捷报,听闻侄子落榜,还被查出作弊,气得一脚踹翻了案几:“废物!连场考试都搞不定!”

他知道,这绝不是意外。定是苏文动了手脚,或是苏凝在背后搞鬼!

可他没有证据,只能眼睁睁看着镇国公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看着那些本想倒向他的朝臣又缩回了脚。

景仁宫的银杏叶还在落,苏凝抱着赵恒坐在廊下,看着陈先生教他写 “安” 字。小家伙的笔画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认真得很。

“娘娘,镇国公府的人撤了,再也没来过东宫。” 晚翠轻声汇报。

苏凝点点头,看着赵恒把 “安” 字写得越来越直,心里渐渐安定。

她知道,暗流从未真正平息。东宫的怨恨,镇国公府的不甘,还有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都在等待下一次机会。但只要她守着这份安稳,护着恒儿一步步长大,任他风浪再大,景仁宫的这方天地,总能守住。

暮色四合,宫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在金黄的银杏叶上,像撒了一地碎金。赵恒趴在苏凝怀里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片银杏叶。苏凝轻轻拍着他的背,目光望向养心殿的方向,那里的灯火亮得正暖。

这场由暗流引发的博弈,没有刀光剑影,却比任何厮杀都磨人。而她,有的是耐心,陪他们慢慢耗下去。

夜风吹过,银杏叶沙沙作响,像在诉说着深宫永不停止的故事。暗流仍在,可景仁宫的灯火,始终亮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