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太后施压 第六节:山雨欲来(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宫孤女》最新章节。

边关急报的钟声撞碎暮色时,苏凝正在给景仁宫的秋菊换盆。陶土盆刚触到青石地面,就被远处传来的 “铛 —— 铛 ——” 声震得发颤,泥土顺着盆沿簌簌往下掉,像极了此刻她心头那些纷乱的预感。

“娘娘,是钟楼的声!” 晚翠手里的铜壶 “哐当” 掉在地上,热水溅在青砖上,腾起一片白汽,“定是边关出事了!”

苏凝直起身,指尖还沾着湿泥,目光望向宫墙之外。钟声急促得像催命符,一下下砸在琉璃瓦上,震得檐角的铜铃都失了声。这不是寻常的急报,寻常急报敲三下便停,而此刻的钟声已经响了七下,还没有停歇的意思 —— 这是 “兵临城下” 的信号。

“碧月,” 苏凝的声音异常冷静,“去养心殿看看,陛下那边有何动静。再让人去萧将军府,告诉他‘钟声有异,恐非北狄一军,让他速查东西两侧防线’。”

碧月领命刚走,容嫔就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发髻都有些散乱:“姐姐!我父亲派人来报,说…… 说北狄分三路进攻,东路已经攻破了山海关,离京城只有三日路程了!”

“三路?” 苏凝的指尖猛地收紧,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北狄向来只有一路主力,分三路进攻,分明是早有预谋,且对大周的防线了如指掌 —— 镇国公送出去的布防图,果然派上了用场。

“我父亲已经带兵出城迎敌了,” 容嫔的声音带着哭腔,“可他说…… 说京郊的兵权还在镇国公旧部手里,那些人按兵不动,根本不听调遣!”

苏凝的心沉到了谷底。镇国公虽已伏法,但其党羽遍布军中,此刻按兵不动,不是胆怯,是在观望 —— 若北狄胜了,他们便会开门献城;若大周胜了,他们再出来 “勤王”,左右都能自保。

“这群墙头草!” 晚翠气得发抖,“娘娘,咱们要不要去催催陛下,让他下旨严惩那些按兵不动的将领?”

“严惩?” 苏凝苦笑一声,目光落在宫墙外的烽火台上。那里已经燃起了狼烟,黑灰色的烟柱直冲云霄,在暮色中格外刺眼。“此刻严惩,只会逼他们立刻反戈。”

她转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提笔写下几行字:“东路急,调京营五千人支援;西路虚,萧将军可引兵袭其后;中路……” 她顿了顿,笔尖悬在纸上,“中路让赵将军死守,拖延时日。”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优解 —— 东路是北狄主力,必须顶住;西路看似凶猛,实则是佯攻,可出奇制胜;中路最关键,只要拖到东西两路得手,北狄便成了瓮中之鳖。

“容嫔,” 苏凝将信纸折好,塞进她手里,“你立刻让人把这信送给你父亲,告诉他‘按此计行事,京中自有安排’。”

容嫔接过信纸,指尖微微颤抖:“姐姐,京中…… 京中真的能稳住吗?我听说,镇国公的旧部在城外烧杀抢掠,百姓都往城里逃,城门快守不住了……”

“能。” 苏凝的声音异常坚定,目光落在她身上,“你父亲是国之栋梁,萧将军是百战老将,还有千千万万的将士在边关浴血奋战,我们不能乱。”

容嫔点点头,转身匆匆离去。苏凝望着她的背影,忽然对晚翠说:“去取我那身玄色劲装来,再备些干粮和水。”

晚翠愣住了:“娘娘,您要做什么?”

“去城门。” 苏凝的语气不容置疑,“陛下龙体欠安,太后年事已高,总得有人去安抚百姓,去看看守城的将士。”

“娘娘不可!” 晚翠扑通一声跪下,眼泪直流,“城门那边太危险了,北狄的箭矢都能射到城墙下!您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啊?”

“我若不去,才真的危险。” 苏凝扶起她,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百姓看到皇贵妃都在城墙上,才会安定;将士看到后宫也在坚守,才会拼命。这不是逞能,是责任。”

晚翠还想再劝,却被苏凝的眼神制止了。那双眼眸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悲壮的坚定,让她想起多年前,贤妃也是这样,明知前路是死,却还是一步步走了下去。

换上劲装的苏凝少了几分柔媚,多了几分英气。玄色的衣料勾勒出她纤细却挺拔的身姿,腰间悬着柄短剑 —— 那是皇帝送的,说 “防身用,不到万不得已,别出鞘”。

“走吧。” 苏凝最后看了一眼景仁宫,庭院里的秋菊在风中摇晃,却没有折断。

走到宫门口时,正遇上太后的銮驾。太后掀开轿帘,看着一身劲装的苏凝,眼神复杂:“你要去哪?”

“去城门,看看将士们。” 苏凝躬身行礼,语气平静。

太后沉默了片刻,从袖中掏出一枚令牌,递给她:“这是京营的调兵符,你拿着。若遇紧急情况,可调动京营兵力。”

苏凝愣住了。京营是皇帝的亲军,调兵符向来由皇帝亲自掌管,太后竟会交给她?

“哀家老了,守不住这城门了。” 太后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异常清晰,“你是皇贵妃,是这宫里最清醒的人。守住城门,守住百姓,就是守住这大周朝的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凝接过令牌,触手冰凉,却重如千钧:“孙媳定不辱使命。”

銮驾缓缓离去,苏凝望着太后的背影,忽然明白了 —— 太后的权衡,从来都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是为了这摇摇欲坠的江山。她给镇国公留一线生机,是怕军中大乱;她支持自己守城,是知道此刻唯有 “民心” 才是最坚固的防线。

走到朱雀门时,这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百姓哭哭啼啼地往城里挤,守城的将士拼命阻拦,却挡不住汹涌的人潮。城楼上的守军来回奔走,弓箭、滚石堆得像小山,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 “惶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