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开拓也门 晓英上阵(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夜色渐深,萨那的街道上亮起了零星的路灯,昏黄的光线下,她看着默罕默德愁苦的脸,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

破局在先尝试吃之后,出现破局的曙光。

那天一早,天气晴朗。杨晓英就让小陈联系沙特的供应中心,加急运一批火锅底料和预制菜过来。

阿凡提看着她忙前忙后,忍不住问道:“杨总,您这是要做什么?”

“既然他们担心口味,那我们就先让他们尝一尝。”杨晓英一边整理着刚打印出来的菜单,一边说,“我打算在默罕默德的店里搞一场试吃会,邀请附近所有有意向的店主来尝尝咱们的火锅和中餐,再跟他们详细说合作方案。”

阿凡提眼睛一亮:“这主意好!也门人生性热情,只要尝得满意,说不定就愿意合作了。”

可试吃会的准备过程,又出了岔子。默罕默德的店里没有适合煮火锅的桌子,厨房的灶台也老旧不堪,连抽油烟机都坏了。

小陈看着满是油污的厨房,皱着眉说:“杨总,这条件也太差了,煮火锅的时候油烟肯定散不出去,客人怎么吃啊?”

默罕默德站在一旁,脸涨得通红:“我……我也没办法,之前没钱修这些东西。”

杨晓英没说话,走到厨房门口看了看,又绕着餐厅转了一圈,最后对阿凡提说:“你能不能联系当地的装修队,先把厨房的灶台修一修,再在大厅里隔出一个小区域,放两张临时的火锅桌?费用我来出。”

“杨总,这怎么好意思……”默罕默德急忙说。

“没事,”杨晓英笑了笑,“就当是我们合作的前期投入。等店盘活了,你再慢慢还我。”

默罕默德看着她,眼眶忽然红了。他在萨那开了十五年店,见过不少商人,却从没见过有人愿意为一个快倒闭的餐馆这么上心。

时光荏苒,短短三天转瞬即逝,备受瞩目的试吃会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如约而至。

为了这次试吃会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杨晓英可谓是煞费苦心。

她不仅提前与沙特的供应中心取得联系,还特意嘱咐他们务必挑选最新鲜的牛羊肉和蔬菜运送过来。

当这批来自沙特的食材抵达时,杨晓英亲自前往检查,确保每一样都是品质上乘、新鲜可口的。

此外,她还别出心裁地准备了几箱自热火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上午十点,受邀的六名店主陆续赶到,看着餐厅里临时搭建的火锅区,脸上都带着疑惑。

“杨总,这就是中国的火锅?”一个叫哈桑的店主指着冒着热气的铜锅,好奇地问。他的餐馆主要卖也门传统的炖菜,现在每天也没几个客人。

“对,这是川渝的圆心火锅,中间是清汤,周围是麻辣锅底,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杨晓英说着,夹起一片羊肉放进麻辣锅里,烫熟后递给哈桑,“你尝尝,说不定会喜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哈桑犹豫了一下,接过羊肉放进嘴里。麻辣的味道瞬间在口腔里炸开,他先是皱了皱眉,随即眼睛一亮:“哇!这味道……又辣又香,太刺激诱人食欲了!”

周围的店主们看到他吃得如此津津有味,都被勾起了食欲,纷纷拿起筷子,跃跃欲试。

其中一些人对麻辣锅底情有独钟,那浓郁的辣味刺激着他们的味蕾,让他们吃得满头大汗,但却直呼过瘾。

每一口都充满了花椒和辣椒的独特香气,这种热辣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而另一些人则更喜欢清汤锅底,他们觉得那鲜美的汤汁中融入了羊肉的香味,清淡而不失鲜美。

与也门的炖菜相比,这种清汤锅底更加清爽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杨总,这个自热火锅也很神奇啊!”一个叫法蒂玛的女店主拿着一盒自热火锅,惊讶地说,“不用火,不用电,十几分钟就能吃,太方便了!”

杨晓英看着大家热闹的样子,心里松了口气。她趁机拿出合作方案,对大家说:“各位,我知道大家担心资金和风险。所以我们的合作方案是:装修费用由我们承担一部分,食材从沙特的供应中心统一配送,价格有优惠。前期我们还会派厨师过来培训,教大家做火锅和中餐。等店里盈利了,再从利润里扣掉我们垫付的费用。如果半年内没盈利,我们垫付的费用不用还,大家觉得怎么样?”

店主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默罕默德第一个站起来:“杨总,我愿意合作!就算不赚钱,我也想试试中国的火锅!”

“我也愿意!”哈桑跟着站起来,“刚才尝了火锅,我觉得肯定能吸引客人!”

法蒂玛也笑着说:“我女儿肯定喜欢自热火锅,以后我店里不光能堂食,还能卖这个,肯定能赚钱!”

看着大家积极的样子,杨晓英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阿凡提走到她身边,小声说:“杨总,您这招‘先尝后信’,真是太妙了!”

杨晓英笑了笑,没说话。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装修、培训、运营,还有更多的困难等着她。

但是,随后还是出现了一波三折,文化差异与意外避免不了这些情况。重要的是怎么来解决好这些波折。

装修工作很快就开始了。杨晓英特意让装修队保留了餐厅原有的阿拉伯风格元素,只是在细节上加入了中国元素——比如在墙上挂了几幅川剧脸谱的装饰画,在餐桌上放了印着熊猫图案的餐巾纸。

可没过几天,默罕默德就急匆匆地找到杨晓英,脸色难看:“杨总,不好了!装修队的人跟邻居吵架了!”

杨晓英赶紧跟着他赶到店里,只见几个穿着工装的工人正和一个戴着头巾的中年女人争执,周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居民。

“怎么回事?”杨晓英问阿凡提。

阿凡提赶紧上前了解情况,回来后无奈地说:“杨总,是因为装修的噪音。这位邻居家有个刚出生的婴儿,工人白天施工的声音太大,影响孩子睡觉了。她要求我们晚上施工,可晚上施工又会影响其他邻居,这就吵起来了。”

杨晓英看了看那个女人,她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脸上满是焦急。杨晓英走上前,用英语轻声说:“女士,对不起,打扰到您和孩子了。我们可以调整施工时间,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四点,避开孩子睡觉的时间,您看可以吗?”

女人愣了愣,显然没料到这个中国女人会这么客气。她看了看杨晓英,又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点了点头:“好的,如果能这样,那就好了。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