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挺进印度 商海博弈(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史国栋走过去,递上一张名片:“我是这家店的老板,要是觉得辣度不合适,可以随时调整。”

男人接过名片,眼睛一亮:“你就是史国栋?我是印度IT公司的CEO,想跟你合作开加盟店——我在班加罗尔有很多资源,保证能赚钱。”

史国栋刚要答应,张锐突然跑过来,压低声音说:“史总,老德里的铝锅店出问题了——当地的黑帮要收‘保护费’,不然就砸店。”

史国栋皱了皱眉,对IT公司CEO说:“合作的事明天再谈,我得去老德里看看。”

到了老德里的铝锅店,黑帮头目正拿着铁棍敲桌子:“每个月交5万卢比保护费,不然就别想开门!”

史国栋刚要说话,拉吉夫突然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把手枪:“你知道这家店是谁罩着的吗?王公的侄子!要是敢动这里,你就别想在德里混了!”

黑帮头目脸色一变,赶紧收起铁棍:“我不知道是王公的人,我这就走!”

看着黑帮头目跑远,拉吉夫对史国栋说:“印度的生意就是这样,高端店靠王公,低端店靠黑帮——你得两边都打点好,不然就像火锅没了底料,没味道。”

史国栋点点头,看着店里排队的人群,心里突然有了个想法:“下次开加盟店,要分两种模式——高端店找富豪合作,低端店找当地的小老板合作,这样既能保证利润,又能减少麻烦。”

当晚,史国栋在酒店里看着财务报表,发现半年内赚的利润已经通过孟买银行转到了国外,他松了口气——印度挣钱印度花的俗话,终于被他打破了。

但他也知道,在印度做生意,就像在麻辣火锅里捞毛肚,既要小心烫,又要找对地方,不然随时可能栽跟头。

“史总,班加罗尔的IT园区里,至少有二十万白领等着吃正宗火锅!”IT公司CEO阿尼尔把平板电脑推到史国栋面前,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办公楼分布图,“我选的店面就在园区中心,租金虽然贵,但每天的客流量能破千。”

史国栋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店面平面图,目光停在“后厨区域”的标注上:“阿尼尔,这里必须隔出独立的清真操作间,而且所有食材要从德里的中央仓库运过来——班加罗尔的本地供应链我不放心,万一出了食品安全问题,砸的是川渝味道的招牌。”

阿尼尔端起桌上的拿铁,笑着点头:“没问题!我已经跟园区管委会谈好了,他们会给我们开通食材运输绿色通道。不过……”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园区里有个叫帕特尔的地产商,他说想参股30%,不然就不让我们装修。”

张锐刚要拍桌子,史国栋却按住他的手,对阿尼尔说:“你帮我约帕特尔明天见面,我倒要看看,他想要的是合作,还是敲诈。”

第二天,在帕特尔的办公室里,这个留着大胡子的男人把脚翘在办公桌上,手里把玩着一串佛珠:“史先生,班加罗尔的IT园区,我说了算。你们要开店,就得给我30%的股份,不然我让你们连装修队都进不来。”

史国栋从公文包掏出一份文件,推到帕特尔面前:“这是我们在德里、孟买的门店营收报告,去年的净利润超过2亿卢比。你要30%的股份可以,但得帮我搞定两件事——第一,把园区的租金降到市场价的70%;第二,保证没有其他势力来收保护费。”

帕特尔翻了几页报告,眼睛亮了亮,但还是嘴硬:“租金最多降到80%,其他势力我可以摆平,但你们得每年给我100万卢比的‘协调费’。”

“80%租金,没有协调费。”史国栋站起身,“你要是同意,我们明天就签合同;要是不同意,我现在就去找园区管委会——他们昨天还跟我说,想引进一家有实力的中餐品牌。”

帕特尔盯着史国栋看了几秒,突然笑了:“史先生,你比我想象中硬气。行,就按你说的来!”

就在班加罗尔的店准备装修时,张锐突然慌慌张张地冲进史国栋的酒店房间:“史总,德里的树椒供应商说,今年雨季太长,树椒减产了,要涨价50%!而且伊斯兰协会突然说,要重新审核我们的清真认证,要是通不过,所有穆斯林顾客都不会来了!”

史国栋猛地站起来,抓起手机就给拉吉夫打电话:“拉吉夫,树椒和清真认证的事,你能不能帮忙解决?”

电话那头的拉吉夫顿了顿,说:“树椒供应商是辛格的远房亲戚,他涨价是想逼你再给他点好处。清真认证那边,是协会里的老顽固觉得我们的预制菜‘不够传统’,我得找王公出面压一压。”

挂了电话,史国栋对张锐说:“你先去跟树椒供应商谈,就说我们可以接受涨价,但要签长期合同,保证未来一年的供应量。我去跟辛格谈,看看他到底想要什么。”

见到辛格时,他正坐在自家花园里喝茶,身边陪着一个年轻女人。“史先生,树椒涨价是市场行情,跟我可没关系。”辛格呷了口茶,眼神却带着暗示,“不过,要是你能把孟买那家直营店的10%股份给我侄子,我或许能让供应商少涨点价。”

史国栋心里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辛格先生,孟买的直营店是我们的核心店,股份不能让。但我可以跟你合作,在加尔各答开一家高端店,给你15%的干股——加尔各答的富人比德里还多,你能赚更多。”

辛格眼睛转了转,点头:“行,加尔各答的店要尽快开。树椒那边,我让供应商只涨20%,而且保证供货。”

另一边,拉吉夫也带来了好消息:“王公跟伊斯兰协会的会长打了招呼,清真认证不用重新审核,但他们要求我们每个月捐10万卢比给清真寺,就当是‘公益赞助’。”

史国栋松了口气,对张锐说:“捐10万卢比不算多,只要能保住清真认证,值了。你赶紧跟树椒供应商签合同,别再出什么岔子。"

一个月后,班加罗尔的川渝味道店正式开业。当天,IT园区的白领们排起了长队,阿尼尔笑着对史国栋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这里的人就爱吃辣!”

史国栋看着店里热闹的场景,刚想说话,手机却响了——是加尔各答的合作伙伴打来的:“史总,加尔各答的黑帮说,我们的店抢了他们的生意,要我们每个月交10万卢比保护费,不然就砸店!”

史国栋脸色一沉,对阿尼尔说:“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了,我得去加尔各答一趟。”

到了加尔各答,合作伙伴正急得团团转:“黑帮的人已经来店里闹过一次了,砸了几张桌子,还吓走了不少顾客。”

史国栋想了想,给拉吉夫打了电话:“加尔各答的黑帮你认识吗?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

拉吉夫沉默了几秒,说:“加尔各答的黑帮老大是‘黑狼’,他跟辛格不对付,但跟王公的弟弟有点交情。我让王公的弟弟跟他谈,应该能摆平。”

两天后,拉吉夫打来电话:“黑狼同意不收保护费,但要我们在店里给他留一个专属包间,而且他来吃饭要免费——他就是想撑撑面子,没别的要求。”

解决了黑帮的事,加尔各答的店也顺利开业了。

看着两家新店都步入正轨,史国栋站在加尔各答的店门口,望着街上往来的人群,心里却明白——在印度做生意,永远没有真正的安稳,就像火锅里的红油,看似平静,底下却藏着无数暗流。

但他也相信,只要找对人脉、守住底线,川渝味道的红油,一定能在印度的餐饮市场里,熬出更浓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