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欧美收官 亚洲序曲(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史国栋望着窗外透出的第一缕月光,突然觉得,那些飘过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火锅香,终于要往亚洲的方向,漫过去了。而这一次,沸腾的不只是锅底,还有更多等待被点燃的味蕾。

史国栋在柏林的晨光里收拾行李时,手机弹出一条推送——《纽约时报》美食版刚发了篇报道,标题是《从曼哈顿到里斯本:中国火锅如何征服西方味蕾》。

配图里,曼哈顿店的厨师正用长筷子夹着毛肚,对面的金发食客举着叉子跃跃欲试,背景里的电视屏幕,正播放着欧洲版《开店管理30条》的解读专题。

“史总,去曼谷的机票改到下午了。”小陈推着行李箱进来,看见老板正对着手机笑,“约瑟夫刚才又发消息,说洛杉矶店把‘辣度盲盒’改成了‘辣度挑战’,客人拍视频发社交平台能免单,这周流量涨了40%。”

史国栋把笔记本塞进包里,那本记满了欧美开店心得的本子,最新一页写着林薇的汇报:“东帝汶店的椰子冰沙成了爆款,客人宁愿多等20分钟也要点。建议亚洲店都备点‘解辣神器’,比如泰国的香茅茶、越南的柠檬草冻。”

飞机穿越马六甲海峡时,史国栋翻出李秘书长发来的“亚洲市场分析报告”。其中一页贴着东南亚各国的饮食偏好表:泰国人爱酸辣,马来西亚人忌猪肉,印尼人喜用椰浆,新加坡则是“中西融合”的口味天堂。

“有点意思。”他对着表格喃喃自语,突然想起在柏林店遇到的那位越南留学生。当时女孩对着“番茄牛尾锅底”流泪,说想起了奶奶做的“番茄椰浆汤”。后来厨师长试着往锅底加了椰浆,竟成了留学生圈里的网红款。

抵达曼谷时正值傍晚,史国栋直奔当地的“川渝味道”筹备处。

负责人老张正蹲在地上,对着一堆香料发愁:“史总您看看,这是当地的‘南姜’,比我们用的生姜辛辣,要不要加到锅底里呢?”

史国栋拿起一块南姜闻了闻,突然笑了:“你还记得欧洲版30条里的‘本地食材试验条款’吗?明天让厨房试三种方案:纯牛油、牛油+南姜、牛油+南姜+椰浆。找50个本地人试吃,按投票结果定配方。”

这时筹备处的门被推开,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闯进来,手里举着手机喊:“张哥!东帝汶的林薇部长发来了‘火山岩锅底’的配方表,让我们试试用泰国的‘红宝石矿砂’代替,说颜色更漂亮!”

史国栋凑过去看,发现小伙子的手机屏保是纽约店的“自动智能点餐机器人”。“我去年在曼哈顿留学时吃过,”小伙子挠挠头,“当时就觉得这机器厉害,连‘少麻少辣’都能精确到百分比。现在咱们店也装这个?”

“不仅要装,还要加新功能。”史国栋打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李秘书长在欧洲做了‘宗教饮食禁忌库’,输入客人的宗教信仰,系统会自动屏蔽不合适的菜。到了亚洲,咱们得加个‘过敏原提示’——比如对虾过敏的客人,点任何含虾酱的锅底都会报警。”

深夜的曼谷街头飘着香茅的味道,史国栋在筹备处的白板上画起了思维导图。

左边写“欧美经验复用”:智能溯源系统、动态税费方案、UGC营销模式;右边写“亚洲专属调整”:小份菜比例提高至60%(适应家庭聚餐)、增加“堂食+外卖”双厨房(应对东南亚多雨天气)、与本地寺庙合作推出“素食锅底”(尊重宗教习俗)。

“对了,”他突然转身问老张,“东南亚人爱用现金,智能点餐机得加‘现金支付通道’。不像欧美客人,手机一扫就完事儿。”

老张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翻出一沓问卷:“这是我们在夜市做的调研,你看这条——70%的受访者希望‘能自己调锅底’。”

史国栋眼睛一亮,这让他想起洛杉矶店的“DIY蘸料台”。“那就做‘DIY锅底吧’!”他拿起笔在白板上重重一画,“客人选基础汤底(清汤/牛油/冬阴功),然后自己加香料台的调料,按重量收费。既满足新鲜感,又能控制成本。”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林薇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镜头里,东帝汶店的厨师正教几个当地员工熬制“藤椒牛油”,姑娘们戴着头巾,小心翼翼地按电子秤上的数字加辣椒。

“史总你看,”林薇指着墙上的“员工培训表”,“按欧洲版30条里的‘阶梯式考核’,她们现在能独立完成80%的菜品了。等泰国店开业,我派两个最厉害的过来当师傅?”

史国栋望着窗外渐渐苏醒的曼谷,突然听见筹备处的厨房传来动静。老张正和厨师长争论着什么,凑近了才听清——原来他们在试“南姜牛油锅”,一个说“南姜放多了抢味”,一个说“就得这么辣才够劲”。

他突然觉得,这场景像极了半年前在巴黎后厨的争论。当时厨师长坚持要用“法国黄油”代替牛油,被他笑着否决:“咱们是川渝味道,不是法餐。但可以在蘸料里加黄油,让客人自己选。”

就在这一瞬间,锅铲与锅子相互碰撞所发出的清脆声响,如同美妙的交响乐一般,萦绕在史国栋的耳畔。

这声音不仅仅是简单的厨具碰撞,更像是亚洲市场上那热闹非凡的烟火气息在他耳边低语。

那些在欧美市场历经磨砺而形成的规则,就如同经过长时间熬煮的火锅底料一般,浓郁而醇厚。

然而,当这些规则来到亚洲这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地方时,它们就像是找到了新的舞台,只需要根据当地独特的口味和需求,适当地添加一些新鲜的食材和调料,就能熬制出另一番令人垂涎欲滴、沸腾不止的美妙滋味。

“让试吃的客人来评。”他对着争论的两人喊,然后掏出手机给李秘书长发消息,“欧洲版30条第22条‘员工激励方案’,到了亚洲得改——东南亚员工家庭观念重,把‘现金奖励’换成‘家人免费餐券’,效果可能更好。”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史国栋看见白板上的“亚洲版管理条例”已经写满了半页。阳光穿过窗户,在“第1条:尊重每双拿起筷子的手”那行字上,投下了一道温暖的光。

他知道,这场从欧美烧到亚洲的火锅盛宴,才刚刚添上第一把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