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亚利桑那 火热推广(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史国栋站在菲尼克斯老城的百年砖房里,指尖划过墙上斑驳的牛仔壁画。约瑟夫举着红外测温仪在屋里转圈,读数在华氏95度上下跳动——七月的亚利桑那,连墙皮都在冒汗。
“史,这里比德克萨斯热三成。”约瑟夫扯着湿透的衬衫,“空调要按工业级配置,不然牛油刚下锅就化了。”
史国栋蹲下身敲了敲地板,实木缝隙里还嵌着早年牧场主的马蹄铁。“就这儿了。”他掏出手机翻出设计图,“把壁画保留下来,旁边加个铜制火锅浮雕。告诉施工队,下周必须把新风系统装完。”
手机突然震动,是中国火锅餐饮大学的视频请求。屏幕里的张教授举着教具:“史总,针对沙漠气候研发的低温红油配方测试成功了,沸点比传统配方高12度,邮寄的样品明天到菲尼克斯。”
“让研发组再准备五十套教材。”史国栋对着镜头比划,“亚利桑那的加盟商得学会在40度高温里保持锅底稳定,这门课算必修。”
挂了电话,约瑟夫正对着一份地图发愁。红色图钉密密麻麻扎在凤凰城周边,却在图森市留着大片空白。“那边有三所大学,可中餐协会说年轻人不接受麻辣。”
“明天去图森。”史国栋把冰镇可乐灌进喉咙,“带二十份试吃装,找学生会合作。”
图森大学的亚裔学生会办公室里,林晓梅抱着计算器核对订单。这个四川姑娘在亚利桑那读博三年,最想念的就是老家巷子里的火锅香。当史国栋把冒着热气的毛肚推到她面前时,眼泪差点掉进香油碟。
“这脆度……”林晓梅夹起七上八下的毛肚,睫毛上还挂着惊喜,“比我妈寄的真空包装新鲜十倍!”
半小时后,试吃点前排起了长龙。墨西哥小伙卡洛斯辣得直吐舌头,却把脑花拌着米饭往嘴里塞:“这红色的‘岩浆’太神奇了,比龙舌兰还上头!”戴头巾的阿拉伯姑娘小心翼翼用叉子戳开虾滑,突然转头对同伴喊:“阿米尔,这东西比鹰嘴豆泥好吃!”
史国栋看着约瑟夫被一群学生围住,正手忙脚乱地解释“七上八下”的涮肉口诀。林晓梅举着手机直播,弹幕里不断弹出“求开店”的留言,她突然抓住史国栋的胳膊:“史总,我申请当图森店的督导!我爸在泸州开了二十年火锅店,我从小就会炒料!”
当晚,林晓梅带着史国栋找到图森市中心的老电影院。放映厅改成的就餐区保留着红色丝绒座椅,穹顶的星空灯和火锅蒸腾的热气混在一起,像把银河搬进了汤锅。
“租金是有点贵。”林晓梅指着合同,“但周五晚上这里能坐三百人,大学生都爱来复古场所打卡。”
史国栋盯着墙上的电影海报,突然拍板:“把《饮食男女》的海报换成火锅版,让美工加句标语——‘在沙漠里沸腾的中国味道’。”
凤凰城旗舰店试营业那天,老华侨周福生拄着拐杖来砸场子。八十岁的广东人在亚利桑那开了四十年中餐馆,看到“川渝味道”的招牌就犯嘀咕:“麻辣火锅在沙漠活不过半年,水分都被吸干了!”
史国栋亲自给他调了碗菌汤锅底,把刚从犹他州牧场运来的羊肉片摆成花型。“周老先生尝尝这个。”他指着菜单上的“沙漠特供”,“我们用本地的甜豆苗中和辣味,羊肉选的是适应高海拔的黑山羊,比普通品种嫩三成。”
周福生嚼着羊肉的功夫,眼角余光瞥见后厨。六个穿着统一制服的师傅正在标准化操作台前忙碌,电子秤精确到克,计时器卡在每道工序的节点上。“你们的师傅……”
“都是火锅大学毕业的。”史国栋递过结业证书复印件,“从刀工到炒料,每个动作都练过三千遍。”
三个月后,周福生的中餐馆隔壁多了家“川渝味道”加盟店。老头每天雷打不动来喝两碗番茄牛尾汤,看着自家孙子跟着服务员学“涮毛肚口诀”,忍不住对着史国栋的背影笑:“这红锅,比仙人掌扎根还深。
菲尼克斯的深夜,史国栋在视频会议里对着世界地图画圈。亚利桑那州的红点已经连成一片,八十二家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标记在屏幕上闪烁。
“图森店周末翻台率破六了。”约瑟夫把报表推到镜头前,“大学生发明了‘冰粉配火锅’的新吃法,我们得赶紧注册成特色套餐。”
屏幕突然切到白俄罗斯的现场画面。李秘书长站在明斯克的飘雪街头,身后的火锅店正举行开业剪彩。穿貂皮大衣的当地人举着筷子,对着沸腾的红锅啧啧称奇。
“白俄罗斯的加盟商全用的我们的标准化底料。”李秘书长搓着冻红的手,“刚跟农业部签了协议,明年开始在布列斯特种辣椒,专供欧洲市场。”
史国栋望着窗外菲尼克斯的星空,手机提示音此起彼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教授想合作开火锅文化选修课,墨西哥边境的餐馆老板打来加盟申请,连隔壁内华达州的赌场都发来邀请函。
“约瑟夫,”他突然笑出声,“明天去大峡谷景区考察。”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科罗拉多大峡谷的轮廓,“让游客在悬崖边吃火锅,看着日落涮毛肚——这才叫真正的‘沸腾山河’。”
红锅里的辣椒在翻滚,就像这跨越半球的火锅版图。从亚利桑那的沙漠到白俄罗斯的雪原,那口沸腾的红锅正煮着越来越多的故事,而史国栋知道,这锅滚烫的生意,才刚刚开始冒泡。
史国栋在菲尼克斯旗舰店的后厨转悠时,正好撞见约瑟夫对着一笼刚出屉的红糖糍粑犯愁。墨西哥籍厨师安娜正拿着量杯往黄豆粉里加糖,秤盘上的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史总,这些糯米团子比火锅复杂十倍。”约瑟夫捏着糍粑边缘的糖霜,“安娜说她奶奶的塔可饼都没这么多讲究。”
史国栋拿起一个掰开,拉丝的麻薯裹着花生碎流出来。“让国内餐饮大学再发段教学视频。”他掏出手机拍了段特写,“红糖熬制要分三次加麦芽糖,这个步骤得让所有分店厨师长过关。”
这时,前厅传来一阵喧哗。周福生正指挥着伙计搬来两箱陈皮,八十岁的老人抱着坛子直喘气:“这是我窖藏了十年的新会陈皮,配你们的红烧肉绝了!”
原来老华侨看火锅店生意火爆,主动提出合作加盟。他的中餐馆擅长粤式烧腊,正好和川渝火锅互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