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骤雨(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午饭的餐桌,虽然比平时晚了一个多时辰,气氛是前所未有的热烈与欢欣。那八张一千两面额的银票,被颜氏用一块崭新的红布包了,郑重地锁进了柜子深处,可那份沉甸甸的喜悦,却锁不住地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一大盆油汪汪的小鸡炖蘑菇摆在桌子中央,香气四溢。颜氏特意多放了不少蘑菇,炖得烂烂的小公鸡吸饱了蘑菇的鲜香,汤汁浓稠诱人。周围还摆着清炒的荠菜、凉拌的马齿苋、金黄的炒鸡蛋,还有一大盆鸡蛋汤以及一大筐暄软的白面馒头。

“吃!都多吃点!”

颜氏脸上笑开了花,不住地给儿子、孙女夹菜,

“今儿个高兴!咱们家这是走了大运了!”

说着把两个鸡腿,一个夹给了舒玉、一个夹给了刘秀芝。

杨大川啃着一个鸡翅膀,含糊不清地笑道:“娘,这下咱家可真成财主了!八千两啊!我做梦都没梦见过这么多钱!”

元娘细声细气地提醒:“都是爹拿主意拿得稳。”

舒玉埋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心里却美滋滋的,盘算着这笔“巨款”该怎么花。首先,她那间卡在瓷砖上的卫生间必须攻克!其次……

饭桌上,杨老爹慢悠悠地呷了一口齐万年送的好酒,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老宅那边,赵师傅的活计基本都了了。我看了黄历,后日就是个宜搬迁、入宅的好日子。咱们挑在那天,搬过去吧。”

“真的?太好了!”

舒玉第一个欢呼起来,小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光芒。她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这一天呢!那带淋浴和半成品马桶的房间,终于要住进去了!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杨大川闻言,啃鸡翅膀的动作顿住了,脸上憨厚的笑容淡了下去,他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

“爹,娘……咱……咱能不搬吗?或者……还跟现在似的,住一个院里多好?搬过去隔了一道墙,感觉……感觉就跟分家似的,怪难受的。”

他这话说得情真意切,带着点孩子气的不舍。配上他那五大三粗的身板和脑袋上还没拆的纱布,显得格外滑稽。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

颜氏也哭笑不得,指着小儿子笑骂道:“你个憨货!都娶媳妇快当爹的人了,还离不开爹娘?羞不羞!”

元娘也抿嘴偷笑。

杨大江也憨笑着打趣:“二弟,你是舍不得娘做的饭吧?”

坐在杨大川旁边的刘秀芝,被丈夫这突如其来的“黏糊”弄得面红耳赤,又羞又恼,忍不住在桌下用胳膊肘狠狠杵了他一下,低声嗔道:

“胡说什么呢!爹娘都在,没个正形!”

杨大川被杵得龇牙咧嘴,却还是梗着脖子嘟囔:“我就是觉得住一块儿热闹嘛……”

杨老爹看着小儿子那副模样,眼中也闪过一丝笑意:

“瞎琢磨什么?搬过去,不过是睡觉的屋子不一样,又不是分家。

吃饭还是一锅饭,咱们杨家,劲儿还得往一处使。

那边院子大,屋子宽敞亮堂,你们住着也舒坦。秀芝眼看身子越来越重,住得好些,对孩子也好。”

杨大江也帮腔:“就是,大川,新屋子多好!爹娘就在隔壁院子,抬脚就到,有啥区别?”

这话如同定心丸,让杨大川心里那点别扭瞬间烟消云散,他嘿嘿一笑:“爹说的是!是我犯浑了!搬!后日就搬!”

刘秀芝也松了口气,脸上重新露出期待的笑容,小声对身旁的元娘说:

“嫂子,我是真等不及了!这辈子还没住过那么亮堂、那么好的屋子呢!”

她抚着自己尚未显怀的肚子,眼里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

这顿午饭,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

饭后,日头已经开始西移。元娘惦记着作坊里下午还要出一批货,碗筷一收,便匆匆忙忙地去了作坊。

舒玉心里惦记着老宅净房里赵师傅临走前尝试粘贴的最后一批瓷砖,不知道效果如何,跟颜氏打了声招呼,便迈着小短腿往老宅跑去。

颜氏则被舒玉缠着拜托了一件事——去村子里走走,告诉乡亲们,杨家按三文钱一斤收地香泡儿,要求果子熟透、没破损、没半生不熟的,有多少要多少。

这差事颜氏乐意干,既能帮孙女,也能让村里那些半大孩子多个零花钱,是积德的好事。

杨老爹背着手在院子里踱步,目光掠过自家小院通往老宅后门的那段路。

中间零散有几户早已无人居住的破败房屋,还有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如今家里有了这笔“横财”,他便动了心思,想把这一片都买下来,要么起一道篱笆,要么干脆砌上围墙圈起来。

往后作坊、老宅、小院连成一片,来往方便,家里妇孺多,也安全些。他打算去里正家说道说道。

“大江,你去趟窑上,跟钱师父说一声,看看他那边烧制的青砖还有多少富余,顺便问问有啥短缺的。”杨老爹吩咐道。

“哎,我这就去。”杨大江应了一声,套上外衫便出了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热闹的杨家小院,转眼间就只剩下西厢房里养伤的杨大川和同样需要静养的刘秀芝夫妻俩。

院子里安静下来,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刘秀芝靠在炕头的软枕上做针线,看着窗外明媚的春光,心情极好,忍不住又跟杨大川念叨起来:

“大川哥,我是真盼着后日快点到。等搬过去,我定要把那院子收拾得妥妥帖帖。到时候孩子生下来,就在那亮堂堂的屋里……”

杨大川靠在被垛上,看着媳妇那憧憬的模样,憨憨地笑着:

“都听你的!你说了算!反正……反正我就是觉得,跟爹娘一个院住着,心里踏实。”

“瞧你那点出息!”

刘秀芝嗔了他一眼,嘴角却带着笑,

“分开住就不是一家人了?咱们和爹娘、大哥大嫂他们,心都在一处呢!等咱们孩子生了,那边院子大,正好能撒欢跑……”

夫妻俩正说着体己话,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敲门声和一个陌生的男声:

“请问,杨怀玉杨老东家府上可是这里?”

杨大川皱了皱眉,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对刘秀芝道:“你歇着,我去看看。”

来到院中,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穿着绸缎长衫、戴着瓜皮帽、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身后还跟着个小厮。

那人见到杨大川,连忙拱手,脸上堆着客气的笑容:

“这位可是杨二爷?鄙人是县城东街张老爷家的管家,姓何。

我家老爷听闻贵府的西红柿风味独特,特意让小的前来,想买上一些尝个鲜。

另外,下月我家老夫人过寿,还想在贵铺预定两百个寿桃和三百个猪肉包子。”

原来是上门买货订货的客人。杨大川虽然身上有伤,但见是生意上门,还是将人让进了堂屋,忍着不适,与那何管家洽谈起来。问明了要西红柿的数量(要的不多,只要五斤)和寿桃、包子的具体要求,商定了价格和取货日期。

“……既如此,便按何管家说的办。后日铺子开张,您派人来取西红柿便是。寿桃和包子,到了寿辰那日来家里取,保证新鲜。”

杨大川说着,拿出家里备用的契书,准备填写。

就在这时,院子里陡然传来一阵尖锐刺耳的女人哭嚎和撕扯声!

“你个杀千刀的贱人!你还我儿子!你还我天宝!”

杨大川心里猛地一沉,笔尖在契书上划出一道难看的墨痕。他霍然起身,也顾不上眼前的何管家,告罪一声:

“对不住,何管家,家中有些急事,您稍坐!”

说罢,便疾步冲向了门口。

只见院子里,一个头发散乱、衣衫不整、面色疯狂的中年妇人,正如同疯魔了一般,死死揪着刘秀芝的衣袖,另一只手没头没脑地朝她身上脸上抓挠、撕打!嘴里不住地哭喊着“还我儿子”。

那妇人不是别人,竟是吴天宝的母亲,吴夫人!

刘秀芝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她猝不及防,被扯得踉跄后退,只能徒劳地用双臂护住自己的腹部,惊慌地闪躲着,往日里的厉害劲儿半分也使不出来,只剩下本能的恐惧和护住孩子的意念。

“住手!”

杨大川目眦欲裂,大喝一声,几步冲过去,想将两人分开。

与此同时,在后院浆洗、做活的李钱氏和周氏、凤儿等人也听到了动静,纷纷跑了出来。见到这情形,都吓得不轻,惊呼着上前帮忙,七手八脚地想拉住状若疯癫的吴夫人,把刘秀芝护在身后。

场面一片混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