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蘑菇大丰收(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接着,顾九又称了铁蛋家和顺子家的。铁蛋家上等八斤,中等六斤,下等十斤,总计一百零四文。顺子家上等十五斤,中等十斤,下等五斤,总计一百四十五文。

算完了账,舒玉才发现一个问题——颜氏和元娘还在作坊没回来,杨老爹和杨大江在山上窑场,刘秀芝和杨大川去县里铺子也还没到家。家里一个能主事付钱的大人都不在!

小荷娘见状,连忙说:“玉丫头,不着急,钱明天给也一样,我们信得过你家!”其他几人也纷纷附和。

“那可不行!”

舒玉却摇摇小脑袋,态度很坚决,“说好了银货两讫的。九姐姐,你去把我那个放钱的匣子抱来。”

顾九应声而去,很快抱来一个沉甸甸的小木匣。舒玉打开匣子,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铜钱和一些碎银子。她按照刚才算好的数目,一家一家地把钱数出来,推到对方面前。

“小荷婶子,这是一百一十文,您数数。”

“铁蛋婶子,这是一百零四文。”

“顺子婶子,这是一百四十五文。”

看着眼前那堆黄澄澄、沉甸甸的铜钱,几位妇人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小荷娘小心翼翼地把钱捧起来,数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无误后,才用一块旧布帕子仔仔细细地包好,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地方,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对了,还得签个字,说明你们今天领到钱了。” 舒玉拿出账本,指着下面空白处。

这话一出,几位妇人都面露难色,互相看了看,尴尬地搓着手。她们哪里会写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

舒玉一拍小脑袋,恍然大悟:“哎呀,我忘了!那按个手印也行!”

她赶紧让顾九去拿来了印泥。几位妇人依次在各自的名字(舒玉代写的)旁边,郑重地按上了自己的指印。

拿到钱,又确认了明天还继续收之后,小荷娘和铁蛋娘便千恩万谢地告辞了。顺子娘却没急着走,帮着周氏等人一起,将自家和那两家送来的蘑菇搬到院子里,开始分拣、摊开在干净的席子上晾晒。

院子里顿时忙碌起来,妇人们手脚麻利,有说有笑,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舒玉看着这满院的蘑菇,正琢磨着怎么处理,就见顺子满头大汗地跑进了院子,身后还跟着一对儿陌生的年轻夫妻。那男子约莫二十七八岁,皮肤黝黑,身材结实,穿着一身打着补丁但浆洗干净的短褂,肩上挑着两个沉甸甸的大筐,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他身边的妇人同样穿着朴素,背着个大背篓,面容和善,眼神清亮。

“娘!舅舅和舅母来了!”顺子高声喊道。

顺子娘连忙站起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笑着对舒玉介绍:“玉丫头,这就是我娘家哥哥陈兴,这是我嫂子王氏。”

陈兴放下担子,对着舒玉憨厚地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小东家。” 王氏也腼腆地跟着叫了一声。

“陈叔,婶子,你们辛苦了。”

舒玉笑着打招呼,目光落在那些筐子上,心里暗暗吃惊,陈家怕是中午才收到的消息,这量可真不小!

陈兴挠挠头:“不辛苦,不辛苦。听说杨家收蘑菇,山里别的不多,就这个还凑合,我们就多弄了点。”

顺子娘帮着把筐里的蘑菇倒出来。好家伙!品相极佳!基本都是未开伞的上等货和少量中等货,肉厚肥嫩,收拾得比顺子家送来的还要干净整齐!

“陈叔,你们这蘑菇采得真好!”舒玉由衷赞道。

陈兴却摆摆手,在院子里看了一圈:“山里了就这个长得好。当家的不在,钱明天再算也一样。”

顺子娘捅了捅哥哥的胳膊,笑着低声道:“哥,这就是当家的!钱都是玉丫头刚才给我们现结的!”

陈兴和王氏都愣了一下,惊讶地看向舒玉。这么点大的娃娃,就能当家做主、管钱算账了?

舒玉笑了笑,没多解释,直接对顾九说:“九姐姐,上称吧。”

“上等蘑菇,二十斤整;中等,十六斤;下等……四斤半,按四斤算吧。”

顾九一边看秤,一边口述。

“上等二十斤,计一百文;中等十六斤,计六十四文;下等四斤,计十二文……总计一百七十六文。”

舒玉记着张飞快地算出了结果。

就在顾九准备称王氏脚边最后一筐蘑菇时,陈兴却伸手按住了筐沿:

“这筐不用称了。”

舒玉疑惑:“怎么了?”

陈兴认真地说:“这筐是送给你家吃的。多谢你家肯收我们的蘑菇,这点心意一定得收下。”

“那怎么行!”舒玉立刻拒绝,“一码归一码,该多少就多少!”

陈兴却异常坚持,大手死死按住筐子,态度有些强硬:

“丫头,你听叔的!这山里的东西,不值啥,就是点心意!你们要是不收,这蘑菇……我们就不卖了!”他媳妇也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

他这话说得诚恳又带着点执拗,让舒玉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她看看顺子娘,顺子娘也冲她点点头,示意她收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舒玉无奈,只好妥协:“那……那就谢谢陈兴叔和婶子了。不过,下不为例啊!”

她按已经称好的结算给陈兴,一共是一百七十六文。

让舒玉有些意外的是,陈兴接过钱后,竟然拿起舒玉放在一旁的炭笔,在账本上自己的名字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陈兴”两个字!虽然笔画有些生涩,但结构端正,显然是真的会写几个字!

“陈兴叔,您认字?”舒玉惊讶地问。

陈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年轻时跟村里一个老童生学过几天,会的不多。”

这时,王氏也将自己背篓里的蘑菇都倒了出来。令人惊喜的是,背篓底下还有一小包晒得干爽的黑木耳和几把捆扎整齐的干蕨菜!

王氏见舒玉盯着木耳看,以为她嫌脏,连忙解释:

“这木耳看着黑,都是我们在山里捡了,一朵朵挑干净、晒透了的,干净着呢!”

舒玉拿起一朵木耳,确实干爽洁净,品质上乘。她心里更喜欢这朴实又细心的夫妻俩了,连忙说:

“婶子一看就是利索人,东西肯定干净!蘑菇我收下,这木耳和蕨菜太珍贵了,我不能白要,得按市价买!”

陈兴和王氏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说什么也不同意。

“就是点山野菜,哪能要钱!”

“别嫌弃,都是自家采来吃的,你们尝个新鲜!”

舒玉见实在拗不过他们,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她转身对顾九说:

“九姐姐,去灶房,把今天蒸的肉包子捡十几个,用油纸包了,放到陈兴叔的筐里!”

陈兴两口子一看,又要推辞。

舒玉这次却叉起小腰,耍起赖来:“你们要是不收我的包子,那你们的蘑菇和山菜我也不能要!你们拿回去!”

看着她那副“你不要我也不要”的无赖小模样,陈兴和王氏都愣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顺子娘在一旁看得直乐,爽利地开口道:

“哥,嫂子,就别推了!杨家的包子在咱这一片可是出了名的好吃!你们今日有口福,正好沾光尝尝!玉丫头爱吃山里的零嘴,你们下回来,给她多带点地香泡儿那样的野果子就行!”

陈兴看看妹妹,又看看一脸坚持的舒玉,终于憨厚地笑了,连连点头:

“行!行!那我们就厚着脸皮收下了!下回一定给玉丫头带好吃的果子!”

皆大欢喜。

顺子娘和陈兴一家高高兴兴地背着空筐、提着香喷喷的肉包子告辞离开了。临走前,陈兴还特意保证,明天会送来更多品相好的蘑菇。

送走了他们,舒玉看着院子里堆积如山的蘑菇,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幸福的烦恼来了。她赶紧吩咐周氏和其他几个妇人,把今晚要吃的蘑菇留出来,其余的全部按照品相,摊开到更多的席子、簸箕上,趁着天还没黑,抓紧时间晾晒起来。

院子里顿时更加忙碌,妇人们来回穿梭,搬抬、分拣、摊晒,说说笑笑,干劲十足,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希望。

然而,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中,舒玉却微微蹙起了小眉头。她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已经快要完全沉入山后,天边只剩下一抹绚丽的晚霞。

阿爷和爹在山上,阿奶和娘亲在作坊,这都说得过去。可是……小叔和二婶去县里铺子,怎么也到现在还没回来?

平日里这个点,他们早该到家了才对。

一种隐隐的不安,悄然浮上了舒玉的心头。

可别是……铺子里出了什么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