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工钱风波(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鸡汤的余香还在灶房里萦绕,舒玉的小脑袋却已经被一个更加滚烫、更加紧迫的念头占据了——工钱制度!

她越想越觉得这事刻不容缓。看着小叔那副讨到银子后如释重负又暗含欣喜的背影,再想想阿娘连买好点的绣线都犹豫的眼神,她的小眉头拧得紧紧的。这个家,不能再这样模糊下去了!功劳是大家的,利益也得明明白白!

她像只心事重重的小猫,溜达回东厢房。舒婷刚被喂饱,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一副冷静思索的模样。舒玉爬上炕,开始对着这个“内部顾问”阐述她的“薪酬改革计划”。

“婷子,我觉得得改改规矩了!得发工钱!周爷爷他们家一直都有月钱,大人五十文,秀秀十文,这事儿我知道。可是……”

她压低声音,“刘爷爷李叔他们来了也有一阵子了,石磊叔叔他们也搬去老宅了,我怎么从来没听阿爷阿奶提过给他们月钱的事?还有爹、娘、小叔、二婶,更是白干!这不行,时间长了要出问题的!”

舒婷眨眨眼,发出一个表示赞同和催促的短音。

“好!既然你也同意,那我这就去找阿爷阿奶提!”

完成了“民主程序”,舒玉顿时觉得底气足了不少,雄赳赳气昂昂地朝着正房走去。

正房里,杨老爹正抽着旱烟,颜氏则对着账本拨拉算盘,眉头紧锁,似乎在盘算一项大开销。

舒玉扒着门框,甜甜地叫了一声:“阿爷~阿奶~”

“嗯?玉儿啊,有事?”颜氏抬头,心思还在账目上。

舒玉蹭进屋,小心地开口:“阿奶,我有个事想问问。就是……刘爷爷李叔他们,还有石磊叔叔他们十个人……他们的月钱,是按周爷爷家的规矩给吗?大人五十文,小孩……李丫好像还小,不算?”

颜氏拨算盘的手猛地一顿,愕然抬头:“月钱?”

杨老爹抽烟的动作也停住了,烟雾缭绕中,眼神里带上一丝疑惑,看向老妻。

颜氏也正好看向他,两人面面相觑。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颜氏迟疑地开口:“老头子……这事,你没跟他们提?”

杨老爹皱眉:“我以为你早说过了。买人那天,不是该一并把规矩都定下?”

颜氏一拍大腿:“哎呦!那天光顾着安顿他们吃住,一堆事搅在一起,后来又是修宅子又是做面条生意,我……我给忙忘了!我还以为你说了呢!”

“……我也忙忘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愣了片刻,突然同时失笑摇头。

颜氏哭笑不得:“这叫什么事儿!忙晕头了!竟然把这么要紧的事给忘了!人家不会以为咱们杨家想赖掉月钱吧?”

杨老爹也难得地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糊涂了。真是忙糊涂了。”

站在一旁的舒玉看着阿爷阿奶这副样子,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谁能想到,平日里精明强干的阿爷和精打细算的阿奶,居然能一起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

笑过之后,颜氏立刻开始肉痛地算计起来:

“刘家六口,四个大人……李家六口,五个大人……石磊他们十个……这就是十九个大人!每人五十文,那就是……九百五十文!差不多一两银子了!每个月啊!哎呦喂……”

她捂着心口,仿佛已经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流走。

杨老爹倒是淡定:“该给的就得给。咱们忘了是不应该,现在补上就是。规矩不能乱。”

他看向舒玉,“玉儿倒是心细,提醒得好。”

舒玉见时机正好,赶紧趁热打铁:

“阿爷阿奶,既然要给刘爷爷他们补上月钱,那……爹、娘、小叔、婶婶他们呢?他们干得最多最累,反而没有?总不能下人们有月钱,主家白干吧?这说不过去呀!”

颜氏一听,眼睛都瞪圆了:

“啥?还要给大江他们发?这……这自家人生意,说什么月钱不月钱的?公中的钱不就是他们的钱?”

“阿奶,话不是这么说,”

舒玉努力解释,“自己挣的和公中总的,感觉不一样嘛!您想,要是爹娘他们也知道自己干了多少活,大概能得多少‘工钱’,心里有数,自己手里有点活钱,想给彼此或者给我们买点小东西,是不是更方便?也不用事事都向您伸手了。这样大家会不会觉得更公平,干活更有劲?不然看着周爷爷他们每月拿钱,自己却没有,时间长了,心里能没点想法?”

杨老爹听着,缓缓点头:“玉儿这话,在理。玉儿这话,在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公中发月钱给下人,主家却没有明面上的份例,短时间没事,日子长了,难免心里嘀咕。自家人更该立下规矩,干了活,该有份例。自己手里有点活钱,也便宜,不用事事向公中伸手。”

颜氏看着这爷孙俩一唱一和,想到又要多出一大笔钱,心疼得直抽抽:

“可是……这又得多出多少啊……大江大川算多少?元娘秀芝算多少?”

舒玉看着阿奶肉痛的样子,又想起刚才那十九个人的月钱,小声嘀咕:

“阿奶,咱们给周爷爷他们每月五十文……是不是……有点少啊?能买什么?”

杨老爹闻言,看向小孙女,目光变得严肃了些,他放下烟袋,声音低沉却清晰:

“玉儿,你要记住,治家如治国,恩威需并济。咱们杨家对待下人,这月钱已是极厚道的了。”

他缓声道:“哪怕是上京的富贵人家,一等大丫鬟月钱也不过二三百文,那还得是主家极得脸的。寻常粗使仆役,能给二三十文已是恩典,更多的是只管吃穿,年底给几个赏钱。咱们家,包吃包住,衣裳鞋袜也都按时发放,吃的虽不是山珍海味,但油水足,管饱。在这基础上,每人再给五十文月钱,让他们能攒点体己,这已是天大的恩情。你可知多少庄户人家,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都未必能攒下五百文现钱?”

舒玉愣了一下,她确实没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