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人心(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她把手里的空篮子往旁边一放,视线在院子里扫了一圈,看到杨老爹,便径直走了过来,声音还带着未消的火气,劈头就道:

“爹!我今儿个可能……可能又办错事了!”

院子里做针线的女人们都下意识放慢了手上的动作,竖起了耳朵。

杨老爹抬眼看她:“何事?”

刘秀芝像是倒豆子一般,语速又快又冲:“就是上回那个书画铺子的小伙计!我今儿回来又碰见他了!好家伙,比上回还惨!鼻青脸肿的,跪在那铺子门口哭求呢!说他娘病得厉害,就求东家把他那一个月的工钱结了,好给他娘抓药。您猜那黑心肝的掌柜怎么着?非但不给,还指使伙计拎了桶泔水,兜头盖脸泼了那孩子一身!骂得那叫一个难听!”

她越说越气,手都攥成了拳头:“我……我当时那火气‘噌’一下就顶上来了!实在没忍住,就冲上去跟那掌柜理论了几句!”

她说到这里,声音低了下去,偷偷觑了一眼杨老爹的脸色,又飞快地瞟了一眼正皱眉看过来的颜氏,脸上露出一丝心虚,声音也弱了几分:

“那……那掌柜的嘴太臭,我气不过,就……就当着街坊邻居的面,从我自己攒的私房钱里,拿了一角银子,塞给那孩子了……没……没用公中的钱……”

她说完,像是等待审判似的,微微低下头,却又忍不住抬眼偷看公爹的反应。她知道自己这脾气一上来就容易冲动,事先也没请示,生怕挨骂。

然而,杨老爹听完,沉默了片刻,非但没有责怪,反而缓缓点了点头,声音平静无波:

“你做得对。”

“啊?”

刘秀芝猛地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公爹,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杨老爹的目光看向远处,似乎透过院墙看到了更远的地方,声音低沉却清晰:

“见死不救,枉为人。遇不平事,能援手时援手,是积德。况且那孩子也算是被我们牵连。那掌柜的,心胸狭窄,手段下作,非良善之辈,不必与之多言。你护住那孩子一时,是善举。”

他顿了顿,继续道:“明日,让李柱赶车,你带路,去那孩子家里看看。若他娘病情属实,家中确实艰难,而那孩子也愿意的话,就问问他,愿不愿来咱家铺子里做个伙计。工钱……按铺子里学徒的规矩给。”

这番话,如同暖流,瞬间熨帖了刘秀芝忐忑的心。她没想到公爹不但没骂她,反而支持她,还想得如此周到!她眼圈一红,又是感动又是激动,连忙点头:

“哎!哎!谢谢爹!我明天一早就去!”

旁边的颜氏听到这里,也走了过来,她先是瞪了刘秀芝一眼,笑骂道:

“你个惹事精!脾气上来就搂不住火!那掌柜的泼皮破落户,你跟他当街对骂,也不怕失了身份!”

但随即,她话锋一转,脸上带着调侃的笑意,声音拔高了几分,像是故意说给全院人听:

“不过嘛,这银子出得对!就该从公中出!怎么?显得就你刘秀芝有私房钱,心善大方?倒显得我和你爹是那等抠搜小气、见死不救的人了?哼!”

舒玉正听得入神,闻言下意识地小声嘟囔了一句:

“阿奶本来不就是最……”

她猛地捂住嘴,把那个“抠”字硬生生咽了回去,但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噗——”

“哈哈哈!”

院子里瞬间爆发出压抑不住的笑声!那些正做针线的妇人们都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连一向沉默的甲乙嘴角都弯了一下。刘秀芝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出来了。

颜氏被孙女这大实话噎得一愣,随即哭笑不得,作势要打舒玉:

“好你个小皮猴子!还敢编排起阿奶来了!看我不撕你的嘴!”

舒玉咯咯笑着,像条小泥鳅似的躲到了杨老爹身后,探出个小脑袋冲颜氏做鬼脸。院子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连晚风都显得格外温柔。

晚饭自然又是热闹无比。新来的两家人虽然依旧拘谨,但脸上的惶恐已经淡了许多,更多的是感激和小心翼翼融入的期盼。

夜色渐深,众人陆续回屋歇息。皎洁的月光如水银泻地,将院子照得一片清辉。刘家和李家的女人们却都没睡,借着明亮的月光,坐在屋檐下、院门口,就着颜氏给的一盏小油灯,继续飞针走线,赶制着衣裳。细密的针脚落在布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夜凉如水,但她们心里却是一片火热。刘全的老妻张氏缝着手里的裤腿,压低声音对旁边的李钱氏感叹道:

“妹妹,咱们这回……真是遇上菩萨心肠的人家了!瞧瞧,这才第二天,就给咱们做新衣新被……老爷和夫人都是厚道人啊!”

李钱氏连连点头,眼里含着泪光:“可不是嘛!白天吃的那饭食,有油有肉的,我……我都不敢想……孩子们也跟着享福了。咱们可得惜福,好好干活,不能对不起主家这份恩情。”

另一个刘家的媳妇也小声附和:“原先那主家,规矩大得吓人,动辄打骂扣月钱,哪像这里……老夫人嘴上厉害,心肠却软和得很。”

张氏像是想起了什么,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庆幸和后怕:“说起来,真是多亏了牙行里打点的那二两银子……不然,咱们这两家老弱妇孺多,男人们又不会种地,指不定被卖到什么腌臜地方去……”

李钱氏闻言,也心有戚戚焉地点头:“是啊……那二两银子,真是救命的钱啊!如今看来,花得太值了!”

月光下,她们低声交谈着,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慢。那细密的针脚,仿佛不仅缝在了衣服上,也缝进了他们对这个新家的期盼和归属里。夜空中繁星点点,安静地注视着这座逐渐焕发生机的农家小院,以及院子里那些忙碌而充满希望的人们。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又有新的故事将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