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闲不住的“劳力”(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去往后山陶窑的路可不好走,越来越偏僻,路面也坑洼不平。舒玉走了一会儿就有点喘,看着周围荒凉的环境,小眉头皱了起来。等远远看到那个依着山壁挖出的简陋窑口和旁边那个低矮的山洞和窝棚时,她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阿爹和钱师父,这些天就一直待在这种地方?这条件也太艰苦了!钱师父甚至还在山洞里搭了个简易床铺!跟家里现在热火朝天的景象比起来,这里简直像是被遗忘的角落。

“等老宅修得差不多了,一定得让阿爷赶紧派人来把窑上也收拾收拾!”舒玉在心里暗暗发誓。

还没走到山洞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压抑不住的笑声,似乎还夹杂着杨大江兴奋的说话声。

舒玉和顾九对视一眼,都有些好奇。顾九笑着低声道:“听这动静,像是有什么大喜事?”

舒玉也来了精神,加快脚步,迈着小短腿跑进山洞:“阿爹!钱爷爷!你们笑什么呢?有什么好事呀?”

山洞里光线昏暗,弥漫着烟火气和泥土味。杨大江和钱师父正围在窑口附近,两人都是满脸烟灰,胡子拉碴,眼窝深陷,黑眼圈浓得像是被人揍了两拳,但眼睛里却闪烁着异常明亮兴奋的光芒,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看到舒玉进来,两人先是一愣,随即笑得更开心了。杨大江几步跨过来,一把将小女儿抱起来,用他那满是胡茬的脸蹭了蹭舒玉的小脸蛋,扎得舒玉嗷嗷直叫,心里却甜滋滋的。

“哈哈哈!毛毛怎么来了?快看!快看钱爷爷给你变出了什么宝贝!”杨大江声音洪亮,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和自豪。

钱师父也笑得见牙不见眼,原本花白的胡子被火燎得七长八短,看起来有点滑稽,却丝毫掩不住他的得意。他小心翼翼地用火钳从窑口旁边一个垫着厚厚干草的筐子里,夹起一个物件,递到舒玉面前:

“小丫头,瞧瞧!还认得这是啥不?”

舒玉好奇地睁大了眼睛,定睛看去——

那是一个……碗?

但又不是她平日里常见的陶碗或粗瓷碗。那只碗,胎体细腻白皙,在昏暗的光线下竟泛着一种温润柔和的光泽!碗壁薄而均匀,外面似乎还勾勒着几笔简单的青花色,虽然线条略显稚拙,颜色也略深,但那确确实实是青花!碗口规整,整体造型流畅,虽然还能看出一点手工的痕迹,但已然是一件……瓷器!一件真正的、带着光泽和釉色的瓷器!

舒玉的小嘴瞬间张成了圆圆的“O”型,眼睛瞪得溜圆,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只碗,又看看笑得一脸褶子的钱师父和激动得脸膛发红的阿爹。

“瓷……瓷器?!钱爷爷!阿爹!你们……你们烧出瓷器来了?!”她的声音因为震惊而拔高,带着不可思议的尖细。

“哈哈哈!对啊!瓷器!咱们烧出来了!”杨大江用力点头,激动得差点把舒玉抛起来。

钱师父更是得意得胡子直翘,小心翼翼地放下那只碗,又从那筐子里拿出一个小碟子,一个茶杯,虽然器形简单,但无一例外都是胎质细腻、釉面光滑的瓷器!在昏暗的窑洞里,这些素雅的瓷器仿佛自身带着光,与周围粗糙的环境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

舒玉的眼睛都快粘在这些瓷器上了!她伸出小手,想摸又不敢摸,小嘴里发出“哇”、“哎呀”、“太厉害了”之类的惊叹,夸奖的话像不要钱似的往外蹦:

“钱爷爷!您真是太神了!简直是鲁班再世!灶王爷下凡!这瓷器也太好看了吧!比城里铺子卖的还好!光滑得跟鸡蛋壳似的!这青色画得真有味道!阿爹你也太棒了!居然真帮着钱爷爷烧出来了!你们真的是太棒了!”

这一连串的彩虹屁,把钱师父夸得满面红光,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摆手:“瞎琢磨,瞎琢磨!都是你阿爹肯下力气!哈哈!”

杨大江也憨厚地笑着,看着女儿那崇拜的小眼神,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钱师父笑够了,目光落到一直安静站在洞口、面带微笑看着他们的顾九身上,他知道这姑娘是京城来的,见识多,便招呼道:“顾九,老夫知晓你是见过世面的。来来,你也给瞧瞧,这瓷器……还入得了眼不?有啥不足的地方,尽管说!老夫受得住!”

顾九闻言,也不扭捏,落落大方地走上前,先是对着钱师父和杨大江福了一礼,这才小心地接过钱师父递来的那个青花小碟子。她对着洞口的光线,仔细地观察瓷器的胎质、釉面、厚度,又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侧耳倾听发出的声音。

她的动作专业而认真,看得钱师父和杨大江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有些紧张地看着她。

片刻后,顾九将碟子小心放回筐里的干草上,抬起头,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评价道:

“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滑匀净,厚薄也算均匀。器形规整,青花发色虽略显深沉,但勾勒流畅,别有古拙之意。以民窑而论,已算是中上品质了。钱师父,老爷恭喜了!”

她的评价客观,不算顶级夸赞,但钱师父听了却更加高兴了!他要的就是这份客观专业的认可!这说明他烧的东西,是真的够得上水准了!不是他们自己关起门来的盲目乐观!

“哈哈哈!好!好!中上就好!中上就好啊!”钱师父抚掌大笑,激动得在原地转了个圈。

舒玉在一旁听得有些迷糊,眨巴着大眼睛问:“顾九姐姐,中上……是很厉害的意思吗?”

杨大江笑着给女儿解释:“傻丫头,你钱爷爷这是头一回试着烧瓷器!连着三窑,窑窑都成了!出的都是这样的好瓷器,残次品很少!这成功率,简直神了!”

舒玉这才明白过来,也跟着瞪大了眼睛。她虽然不懂烧窑,但也知道瓷器娇贵,十窑九不成是常事。钱爷爷居然连成三窑?!

这下,连顾九都真正露出了震惊的神色!她家以前也涉足过瓷器生意,她太清楚了,瓷器烧造极难,十窑能成一两窑就算不错了,残次品更是数不胜数。钱师父第一次烧,就连着三窑成功,而且品质稳定,这已经不是运气好能解释的了,这简直是天赋异禀!

她看向钱师父的目光里,顿时充满了真正的敬佩:“钱师父……您这……这可真是……天赋惊人!假以时日,必成一代大家!”

钱师父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瞎猫碰上死耗子,嘿嘿……”

舒玉看着阿爹和钱师父虽然兴奋不已,却难掩极度疲惫的样子,尤其是钱师父那被燎得参差不齐的胡子和两人那堪比熊猫的黑眼圈,心里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钱爷爷,阿爹,你们太辛苦了!看你们累的!胡子都烧没了!黑眼圈这么大!”她伸出小手指比划着,“走!回家歇歇吧!好好睡一觉!吃点好的!”

杨大江心里暖暖的,揉了揉女儿的头发:“爹不累。看着这些东西,再累也值了!”

钱师父也摇头,眼神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不行不行,现在可不能歇!得趁着这手感顺,火候感觉都对,赶紧再烧两窑试试!感觉来了,挡不住!”

舒玉看劝不动,只好退而求其次:“那……那我让阿爷派几个人上来帮你们吧?搬搬抬抬的,也能让你们轻省点。”

钱师父却依旧拒绝:“不用不用!现在手艺还没摸透,人多了反而添乱!等我们再琢磨琢磨,稳当了再说!”

他又沉浸到了对下一窑的憧憬中。

杨大江看着天色不早,怕女儿下山不安全,便道:“毛毛,你们先回去吧。告诉你阿爷和阿奶这个好消息就行。爹还得帮你钱爷爷准备下一窑的料。”

说着,他抱起舒玉,一直把她们送到半山腰比较平缓的地方,看着顾九牵稳了舒玉的手,才一步三回头地返回窑上。

舒玉被顾九牵着往家走,忍不住回头望去。夕阳的余晖将阿爹返回窑口的背影拉得很长,那背影坚实,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疲惫,以及一种让她安心的力量。她忽然觉得,阿爹好像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具体哪里不一样,她又说不上来。

杨大江走回窑口,并没有立刻进去,而是站在山坡上,望着女儿小小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村落的方向,目光深沉。女儿的聪慧越来越遮掩不住,甚至有些想法在他看来都有些离经叛道,这世道对女子本就苛刻……他这当爹的,如果再不努力拼一把,挣下一份足够厚实的家业,将来怎么护得住她?怎么让她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攥紧了拳头,转身毅然走进了烟火缭绕的窑洞。为了女儿,再苦再累,他也得把这条路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