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底气(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得,绕了一圈,烫手山芋又回来了!她眨巴着大眼睛,看着阿爷那副“你懂的”表情,认命地把银票小心地折好,揣进自己小衣最里面的暗袋里。得,看来这家里的“财政大臣”(背锅的)还得是她!
早饭果然比昨日更加丰盛。虽然还是杂粮粥、贴饼子、咸菜,但粥明显更稠了,饼子贴得油光焦黄,每人碗里还真的多了一个剥好的、白生生的煮鸡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饭桌摆在了院子里,因为人实在太多,正房根本坐不下。大家或蹲或站,或者自己找地方坐着吃,各自拿着碗去锅里盛,气氛反而更加轻松热闹。
那十条汉子看着这和昨晚一样甚至更胜一筹的饭食,尤其是那个额外的鸡蛋,眼神都更加复杂了。他们默默吃着,速度依旧不慢,但少了些昨晚那种近乎搏命的急切,多了几分踏实和感激。
吃完饭,根本不用杨老爹催促,石磊就主动带着人上前,恭敬地问:
“东家,今日有什么活计,您尽管吩咐!”
杨老爹看着他们急不可耐想要报答的样子,点点头,问道:
“正要跟你们说。眼下最紧要的,是把那处老宅子收拾出来,好歹先收拾出几间能遮风挡雨的屋子,大家也能搬过去,住得宽敞些。修缮房屋,盘炕砌灶,这些活计,你们可有人会?”
话音刚落,几乎所有人都抬起了头,眼神发亮。
石磊抱拳道:“回东家,军中扎营、修缮营房、构筑工事是常事。不敢说手艺多精,但垒墙、上梁、铺瓦、盘炕、砌灶这些粗活,我等兄弟都能上手!绝无问题!”
“对!东家放心!保准弄得妥妥帖帖!”韩大锤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好!”
杨老爹眼中露出满意之色,“那就一起去老宅看看,估摸一下需要哪些材料,多少人手。”
杨老爹带着十条汉子,身后还跟着个小尾巴舒玉,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村西头的祖宅走去。
这还是舒玉第一次真正看到自家的祖宅。虽然昨日听阿奶和二婶形容过,但亲眼所见,还是被震撼到了。
那宅子坐落在缓坡上,虽然墙头荒草长得比人还高,墙皮大块大块地剥落,露出里面的青砖,不少窗户都没了窗棂,像一个个黑洞洞的眼睛。但那规模和气派,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显赫!五进的院落,高高的马头墙,飞檐斗拱虽然残破,却依旧能想象出当年的精致。巨大的楠木柱子支撑着宽阔的门廊,朱漆大门早已斑驳不堪,但厚重的底子还在。
光是绕着外墙走一圈,舒玉的小短腿就开始发酸了。她拽着阿爷的衣角,仰着小脸,发出由衷的感叹:
“阿爷,咱家这老宅……也太大太气派了吧!”
杨老爹看着眼前破败却难掩根基的宅院,浑浊的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喟叹:
“当年阿爷的阿爷,高中探花之后在御前得了脸,皇上特意赏了银子回乡修建的。自然……是极气派的。”
石磊等人则是用专业的眼光仔细查看着。他们敲打墙壁,检查梁柱,爬上爬下地查看屋顶情况。
一番检查下来,石磊向杨老爹汇报:
“东家,宅子用的都是好料,盖的非常坚固,青砖到顶,梁柱都是上好的楠木和松木,地基也打得极牢。主要是久未居住屋顶瓦片缺失严重,导致椽子有些糟朽;门窗大多需要更换;墙皮需要重新铲抹;还有就是各处都需要彻底清扫整理。活儿不少,但都能干。”
他顿了顿,计算了一下:
“若是东家着急先收拾出几间能住的,我等兄弟全力赶工,加上周叔父子,还有那两位……呃,护卫兄弟(指甲乙),再加上您之前提过的王赖子和德柱兄弟,人手也差不多。若是能再多三五个壮劳力,专门负责搬运清理,我等专注于修缮,快的话,两三日就能先收拾出来。”
杨老爹听完,心中有了数,点头道:“好。我再去找五个人来。你们先开始清理,能干的活先干起来。”
他让石磊等人留下开始初步清理,自己则带着已经走得小腿肚发酸的舒玉,转身去了里正杨五爷家。
杨五爷听了杨老爹的来意,有些惊讶:
“怀玉,你要雇人修宅子?还一日四十五文,管一顿饭?这工钱可给得不低啊!”
杨老爹平静道:“宅子破败得厉害,活计重,不能亏了乡亲。五哥,你帮我问问上次在祠堂里,肯站出来说句公道话的那几位叔伯兄弟家里,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出个人来帮衬几天?一家只要一个就成。”
杨五爷人老成精,立刻明白了杨老爹这是投桃报李,借着雇工的机会,补贴那几家明事理、肯仗义执言的族人,也是在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族里的支持。他心中感慨杨怀玉做事讲究,面上露出笑容:“这是好事!他们肯定乐意!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工?”
“越快越好。明天一早吧。”
杨五爷想了想,又道:“怀玉啊,你看……我家老二,身子骨也还结实,能不能也去搭把手?工钱看着给就成,主要是让他跟着历练历练。”
杨老爹哪能不明白这是杨五爷想进一步拉近关系,自然点头应下:
“五哥说哪里话,二小子肯来帮忙,求之不得。”
事情说定,杨老爹便带着舒玉往回走。刚进自家院门,就见一个穿着体面绸缎褂子、管家模样的人,正陪着笑脸跟颜氏说话,旁边桌上还放着一个精美的礼盒。
见杨老爹回来,那管家连忙上前行礼:
“杨老爷您回来了?小的是镇上张员外家的管家。我家老太太下月初六做寿,点名非要您家铺子的‘罗老夫人同款’寿桃寿包!这是五十两定金,您看……”
他指着桌上的礼盒,“用料、做工,务必都要最好的!价钱好商量!”
颜氏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又看看杨老爹,脸上是既心动又发愁。心动的是这生意着实诱人,发愁的是家里刚接了修宅子的活,哪里抽得出人手做这么精细的寿礼?
杨老爹对颜氏微微颔首。颜氏这才一咬牙,应承下来:
“成!张员外家瞧得起,这活儿我们接了!定让老太太满意!”
张管家顿时喜笑颜开,又说了几句奉承话,这才留下定金和具体要求,心满意足地走了。
送走管家,颜氏转身看到杨老爹,立刻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快步走过来,把手里的钱袋递给他看,声音还带着点飘:
“老头子,他家老太太做寿宴……点了名要按罗家那规格来……还……还先给了五十两定金!”
她虽然刚得了“巨款”,但这靠自己手艺实实在在挣来的、沉甸甸的五十两现银,带来的冲击和喜悦是完全不同的!
杨老爹接过钱袋掂了掂,点点头:“既是点了名,又是定金,那就接下。张家是体面人家,这活做得好了,往后不愁生意。”
颜氏见老头子点头,心里顿时踏实了,但马上又发起愁来:“接是接下了,可……可这寿宴规模不小,光靠我和元娘、秀芝、凤儿,再加上周婆子,还要给修宅子的人做饭,也忙不过来啊!这……”
舒玉在一旁听着,立刻扯了扯颜氏的衣角,仰着小脸提醒:
“阿奶!你忘了?咱们之前还说,要去村里雇几个手脚麻利、嘴巴严实的婶娘大娘来帮忙呀!”
颜氏猛地一拍脑门:“哎呦!瞧我这脑子!一高兴把这事忘了!对对对!雇人!这就去!”
说着,她也顾不上别的了,风风火火地就往外走,要去相熟的人家问问。
“阿奶!”
舒玉连忙喊住她,小大人似的嘱咐,“雇她们给盖房子的人做饭啊!记得要嘴巴严实的哦!”
“知道知道!”
颜氏头也不回地摆摆手,人已经一阵风似的刮出了院门。
院子里瞬间又安静下来,只剩下杨老爹和舒玉。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杨老爹低头看了看小孙女,淡淡道:“人都忙了。你没事做?”
舒玉心里正美滋滋地想着阿奶去“招兵买马”的热闹场景,闻言一愣,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杨老爹下一句就是:
“那就去练字。昨日我看你写的那几个字,跟鬼画符似的。今日不写满十张大纸,不许出门。”
舒玉的小脸瞬间垮了下来,如同霜打的茄子。她哀怨地看了阿爷一眼,却不敢反抗,只得耷拉着小脑袋,一步三挪地蹭回屋里,苦大仇深地磨墨铺纸去了。
杨老爹不知从哪摸出那根光滑的戒尺,放在手边,自己则搬了把小凳子,坐在炕沿下,眯着眼睛,看着舒玉拧着小眉头,握着对她来说过于粗大的毛笔,一笔一划、歪歪扭扭地在那张粗糙的草纸上,跟那几个墨团般的字较劲。
窗外,阳光正好,院子里隐约传来远处老宅工地上的号子声和吆喝声,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而屋内,舒玉对着雪白的纸张,捏着毛笔,气哼哼的和小爱同学吐槽:
“阿爷也太小气了!这么大年纪了还玩公报私仇那一套!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