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报信(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如同九天惊雷在头顶炸开!颜氏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无法抗拒的眩晕猛地攫住了她!眼前骤然一黑,天旋地转!耳朵里嗡嗡作响,仿佛整个世界的声音都被抽离!她枯瘦的身体猛地一晃,如同狂风中断了线的风筝,软软地向后倒去!
“老婆子!”
杨老爹眼疾手快,一把扶住颜氏瘫软的身体,枯树般的手臂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才没让她栽倒在地。颜氏靠在他怀里,双目紧闭,脸色灰败如纸,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半点声音,只有胸口剧烈地起伏,如同濒死的鱼。
“娘!”
“阿娘!”
刘秀芝和元娘也惊呼着冲了过来。
那小兵显然被这阵仗吓懵了,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结结巴巴地补充道:
“老……老夫人别急!大江兄弟……真没事!陈将军……特意交代了……只让他带路到洞口……就……就立刻派人把他押……护送回来!牛参将……也保证了!绝……绝对平安!”
“平安……平安……”
颜氏在杨老爹怀里悠悠转醒,浑浊的眼睛茫然地睁开,失神地重复着这两个字。那颗刚刚被惊雷劈得几乎停止跳动的心,此刻如同被架在了滚油之上,反复地煎着、熬着!想象着儿子在史家沟那片血肉地狱边缘行走的画面,每一刻都是凌迟!她猛地挣脱杨老爹的搀扶,枯瘦的手指死死抓住冰冷的门框,指关节捏得发白,身体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浑浊的目光重新死死钉回巷口那片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仿佛要将那黑暗生生看穿,看到儿子平安归来的身影!
元娘看着婆婆那副仿佛随时会碎裂、却又强撑着屹立的模样,再听到小兵确认丈夫只是引路到洞口、并非直接参战,心头那块压得她几乎窒息的大石,反倒悄然落下了一丝缝隙。她一直悬着的心,反而奇异地落回了实处。她脸上没有颜氏那般剧烈的惊恐,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苍白和眼底深处深重的疲惫。听到“史家沟”三个字时,她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随即又稳住了。她早猜到了。从援兵过门不入,从公爹沉默如山的背影里,她就猜到了。此刻,悬着的心,反倒落下了几分。至少,人还活着。
她默默上前一步,扶住摇摇欲坠的婆婆,声音嘶哑却清晰:
“娘,大江……引完路就会回来的。”
她像是在安慰颜氏,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元娘弯腰,将睡熟的舒婷轻轻放在正房门槛内侧铺着的小褥子上,仔细掖好被角。做完这一切,她直起身,走到颜氏身边,默默搀扶住婆婆另一条胳膊。没有言语,只是用自己单薄却坚定的身体,支撑着浑身发抖的老人。
颜氏还在哭骂,声音嘶哑,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元娘却不再劝,只是沉默地站着,目光越过院门,投向巷口那片吞噬了蹄声和烟尘的沉沉黑暗。婆媳俩的影子被灶房透出的昏黄灯光拉长,扭曲地投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如同两尊沉默而悲伤的石像,钉在了敞开的院门口。
夜风呜咽着卷过空寂的巷子,带来刺骨的寒意。远处城头隐约传来守夜人单调的梆子声,更添凄凉。颜氏的哭声渐渐低了下去,化作压抑的、断断续续的抽噎。元娘依旧沉默,只是将婆婆冰凉枯瘦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被无限拉长。周婆子端来的热水在灶台上冷了又热,热了又冷。颜氏固执地不肯挪动一步,元娘便也陪着。两人依偎在门边,目光死死锁着巷口,仿佛要将那浓得化不开的夜色看穿,盼着那熟悉的身影能从黑暗中挣脱出来。
夜露浸湿了她们的鬓发和肩头,寒意顺着单薄的衣裳往里钻。颜氏的身体因寒冷和巨大的情绪波动而微微颤抖,元娘便将她搂得更紧些。沉默在婆媳间蔓延,比颜氏方才的哭骂更沉重。只有那偶尔划过夜空的、不知名的鸟鸣,凄厉地撕破寂静,又迅速被更深的黑暗吞没。
不知过了多久,灶房里那盏小油灯的灯油终于耗尽,挣扎着跳动几下,彻底熄灭了。最后一点昏黄的光晕消失,小院彻底沉入黎明前最深的黑暗。
婆媳俩依旧依在门边,如同生了根。颜氏浑浊的老眼在黑暗中睁得极大,死死盯着巷口方向,仿佛那里随时会亮起救赎的光。元娘的下颌线绷得紧紧的,扶着门框的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
时间,在揪心的等待中被无限拉长。夜色如同浓稠的墨汁,沉沉地覆盖着大地。远处城墙上隐约传来的刁斗声,单调而悠长,一声声,敲在等待者的心上。灶房门口,那锅反复煎熬、早已冷透凝结成块的杂粮糊糊,如同一个无人问津的冰冷祭品,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夜晚的漫长与煎熬。空间里,舒玉三人还在那片金色的麦浪中无声挣扎;小院中,婆媳俩的目光穿透黑暗,固执地守望着东方天际线。直到……那浓得化不开的墨色边缘,终于被一只无形的手,极其缓慢地、撕开了一道微弱的、鱼肚白般的灰白缝隙。
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