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雪林疑云(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奉天1931:兵王逆旅》最新章节。
民国二十年冬月十三,天刚蒙蒙亮,棋盘山北麓的雪林里还飘着细碎的雪沫子。陈峰猫着腰躲在一棵老松后面,耳朵贴紧冰冷的树干——远处的枪声已经弱了,但日军的装甲车引擎声还在“轰隆隆”地响,像头笨重的野兽在雪地里碾过,震得地面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他刚从国民党部队的临时阵地撤出来,后颈还沾着点雪粒,是刚才趴在雪地里观察时蹭上的。那支自称“东北军驻锦州部队”的队伍,领头的是个叫张达的营长,三十来岁,脸膛冻得通红,军装袖口磨得发亮,手里攥着把毛瑟枪,枪托上还缠着块破军布。刚才交火时,张达的士兵确实冲得猛,可陈峰总觉得不对劲——他们的机枪只打日军的腿,迫击炮也故意往空地上轰,像是在“演戏”,不是真要跟日军拼命。
“队长,你看!”小李从树后探出头,手里举着那个带追踪标记的粮袋,声音压得极低,“这标记我刚才摸了摸,是用桐油混着炭粉画的,雪化了也不会掉,日军肯定能顺着找过来。”
陈峰接过粮袋,指尖蹭过那个小小的圆圈横线标记,心里沉得慌。上一章截粮队时,他光顾着打伪军、躲日军,压根没注意粮袋上的手脚——佐藤英机这招够阴的,表面是运粮,实则是设了个追踪陷阱,就等着他们把粮袋运到百姓聚居地,一锅端。
“把所有带标记的粮袋都挑出来,”陈峰把粮袋扔给身后的队员,“用雪把标记擦掉,再往上面撒点松针灰——老烟枪说过,松针灰能盖掉桐油的味儿,日军的军犬闻不出来。”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蹲在雪地里用树枝刮粮袋上的标记,手指冻得发紫也不敢停。陈峰抬头往国民党部队的方向望——张达的人已经开始收拾阵地了,几个士兵正往卡车上搬伤员,还有人在雪地里捡子弹壳,看那样子是要撤。
他想起刚才张达拽着他胳膊说的话:“兄弟,你们这义勇军能打,跟我回锦州吧!咱们东北军虽然撤了,但总有想抗日的,凑在一起才有力气!”当时陈峰没接话,只盯着张达腰间的电台——那电台是美军产的,比东北军主力部队的还新,可张达的士兵手里却拿着老旧的汉阳造,甚至还有人用鸟铳,这压根不合常理。
“队长,不对劲!”负责警戒的队员突然低喊一声,手指向雪林东侧,“有马蹄声,从那边过来了!”
陈峰立刻摸出腰间的手枪——这是他穿越时带的USP紧凑型手枪,只剩三发子弹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他顺着队员指的方向望去,雪地里果然有一串马蹄印,印子很深,看样子是骑兵,而且至少有十个人。
“隐蔽!”陈峰压低声音,带着队员们钻进旁边的灌木丛。灌木丛的枝条上挂满了冰碴子,刮在脸上又冷又疼,可没人敢出声——这时候来骑兵,不是日军就是汉奸队,绝没好事。
马蹄声越来越近,夹杂着人的吆喝声,是东北话,带着点辽西的口音:“都给我仔细搜!张营长说了,见着带粮袋的义勇军,先把人扣下,粮袋要完整的!”
陈峰心里一咯噔——是张达的人!他们不是要撤吗?怎么又派骑兵来搜?他悄悄拨开灌木丛的枝条,看见五个骑兵正骑着马在雪地里转圈,马背上挂着步枪,马鞍旁还挂着绳索,显然是来抓人的。
“队长,他们是冲咱们来的!”小李攥紧手里的改装汉阳造,枪身上的简易瞄准镜反射着雪光,“要不要干他们?”
“别冲动。”陈峰按住小李的枪,“他们人多,还有马,咱们带着粮袋跑不快,先看看情况。”
正说着,骑兵里有个瘦高个突然勒住马,弯腰捡起地上的一个粮袋碎片——是刚才队员们刮标记时掉的。“这里有动静!”瘦高个大喊一声,挥了挥手,五个骑兵立刻催马往灌木丛这边过来。
陈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摸出一颗手榴弹——这是上次从日军巡逻队手里缴获的,拉环早就扣好了,就等着关键时刻用。他给队员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准备突围,可就在这时,雪林西侧突然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是马的嘶鸣声。
“怎么回事?”瘦高个勒住马,警惕地往西边望。陈峰也趁机探头——只见三个穿着破棉袄的村民正往这边跑,后面跟着两个日军士兵,手里端着三八式步枪,正开枪追。
“是王寡妇村的人!”小李认出了领头的村民,是昨晚领粮袋的老周头,“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老周头跑得跌跌撞撞,怀里还抱着个孩子,孩子的棉帽掉了,小脸冻得发紫,嘴里不停喊着“娘”。他身后的两个村民也跑得气喘吁吁,其中一个还受了伤,胳膊上淌着血,染红了半边棉袄。
“住手!”瘦高个骑兵突然举枪对准日军士兵,大喊一声,“这是中国的地界,轮不到你们撒野!”
日军士兵愣了一下,随即冷笑一声,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你们是东北军?张达的部队?他已经跟我们大日本皇军达成协议,不干涉我们的‘讨伐’,你们敢违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瘦高个脸色一变,手里的枪晃了晃,没敢开枪。陈峰看得清楚,这骑兵根本不敢跟日军硬拼,刚才的喊话不过是装样子。
“队长,不能再等了!”赵山河的声音突然从后面传来,他拄着根树枝,一瘸一拐地走过来,腿上的伤口还在渗血,“再等老周头他们就完了!”
陈峰回头,看见林晚秋正扶着赵山河,她的棉袄上沾了不少雪,头发也乱了,可眼神很坚定:“我跟你一起去,万一有人受伤,我能及时处理。”
陈峰没再犹豫,他把手榴弹递给身边的队员:“你们留在这儿看好粮袋,我带老赵和晚秋去救老周头,一会儿我开枪为号,你们趁机往北边的山洞撤——老烟枪说过,那边有个废弃的煤窑山洞,能藏人。”
队员们点头应下,陈峰则带着赵山河和林晚秋,猫着腰往老周头那边摸过去。雪地里的脚印很容易暴露,他们只能踩着松树下的阴影走,每一步都走得很轻,生怕惊动日军。
离老周头还有二十米时,日军士兵突然举起枪,对准了老周头怀里的孩子。“再不站住,就开枪了!”日军士兵喊道,手指已经扣在了扳机上。
“砰!”
陈峰率先开枪,子弹打在日军士兵的枪托上,把枪打飞了。另一个日军士兵刚想掏手榴弹,赵山河已经冲了上去,手里的大刀劈过去,日军士兵慌忙躲闪,却被脚下的雪滑倒,赵山河趁机一脚踩在他的胸口,大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别杀他!”林晚秋突然喊了一声,她跑过去蹲在老周头身边,摸了摸孩子的脉搏,“孩子冻僵了,得赶紧找地方暖和,留着这个日军或许有用。”
陈峰点点头,走过去用枪指着被踩在地上的日军士兵:“说,你们为什么追老周头?”
日军士兵梗着脖子,不肯说话。赵山河脚下一用力,他立刻疼得龇牙咧嘴:“我说!我说!我们是佐藤少佐的部队,奉命搜查逃跑的‘反日分子’,刚才在村里看到老周头领了粮袋,就追过来了!”
“佐藤英机?”陈峰心里一紧,“他现在在哪儿?”
“在……在皇姑屯仓库,他说要等追踪标记的消息,找到义勇军的据点!”日军士兵哆哆嗦嗦地说,眼神里满是恐惧。
陈峰刚想再问,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是刚才那五个骑兵,他们听到枪声,又折回来了。“队长,快走!”赵山河拉起陈峰,“再不走就被包围了!”
林晚秋抱起孩子,老周头和另外两个村民跟在后面,几个人往北边的山洞跑。日军士兵想趁机爬起来,却被陈峰一脚踹晕,扔在了雪地里。
跑了大约半个时辰,他们终于看到了老烟枪说的山洞。山洞藏在一片松树林后面,洞口被积雪和藤蔓遮住,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陈峰先钻进去探了探,山洞里很干燥,地上还铺着些干草,应该是以前猎人住过的。
“大家先进去暖和暖和。”陈峰回头喊道,帮林晚秋把孩子抱进山洞。林晚秋立刻解开自己的棉袄,把孩子裹在怀里,用体温给孩子取暖。孩子的小脸还是发紫,呼吸很微弱,林晚秋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不停地用手搓孩子的手脚。
赵山河靠在山洞壁上,撕开裤腿看了看伤口——刚才跑的时候不小心扯到了缝合的线,伤口又裂开了,血把纱布都染红了。“妈的,这破腿真不给力!”赵山河骂了一句,却没喊疼,只是从怀里摸出个干粮袋,掏出块冻硬的窝头递给老周头,“老周头,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老周头接过窝头,眼圈红了:“赵连长,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和孩子都活不成了。刚才在村里,日军把没领粮袋的村民都集中起来了,说要找义勇军的下落,我怕孩子出事,就带着他跑了。”
陈峰坐在一旁,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佐藤英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粮袋上的追踪标记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日军肯定会加大搜捕力度,附近的村子都要遭殃。
“队长,老烟枪叔还没回来呢。”小李突然说,他刚才带着队员们把粮袋运到山洞里,现在正守在洞口,“他去联络苏明月同志了,按理说应该到了。”
陈峰心里一紧,老烟枪去联络苏明月已经快两个时辰了,按理说从这里到苏明月的联络点也就一个时辰的路程,怎么还没回来?难道出事了?
“我去看看。”陈峰站起来,摸了摸腰间的手枪,“你们在这儿看好粮袋和村民,尤其是这个孩子,一定要照顾好。”
林晚秋抬头看了看陈峰,把自己的棉围巾解下来递给她:“外面冷,你戴上吧。老烟枪叔经验丰富,应该不会有事,可能是路上遇到什么麻烦了。”
陈峰接过围巾,裹在脖子上,心里暖暖的。他走出山洞,雪已经停了,太阳从云层里探出头来,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他顺着老烟枪走的方向望去,雪地里有一串脚印,很清晰,是老烟枪的棉鞋印——他的棉鞋鞋底有个破洞,走在雪地上会留下个小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