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长安预警,玉玺归唐(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最新章节。
长安大明宫的紫宸殿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殿内凝重的气氛。
李烨端坐在龙椅上,年仅九岁的他虽身形尚小,双手却紧紧攥着龙椅扶手,指节泛白。
案几上摊着的几份洛阳军情奏疏,每一份都透着血色,自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后,长安与洛阳的联系时断时续,如今连最后一名斥候都没了消息,谁都明白,洛阳恐怕已落入险境。
“陛下,洛阳方向仍无音讯,恐已……” 兵部尚书躬身奏道,话未说完,声音已带着颤抖。
殿内大臣们纷纷垂首,有的攥紧朝笏,有的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鱼袋,凝重的气氛像块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连滚带爬地冲进殿内,发髻都歪了,声音里满是惊惶与激动:“陛下!洛阳…… 洛阳有使者求见!还、还带着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 李烨猛地直起身,原本沉稳的眼神瞬间亮了,连带着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传国玉玺乃大秦丞相李斯所制,刻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字,自五胡乱华后便失踪百年,是天下正统的象征,多少帝王穷尽一生都想寻回,如今突然重现,怎能不让人震惊?
“宣!快宣使者进殿!” 李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连龙椅的扶手都被他按出了浅痕。
片刻后,一名身着粗布衣裳、满身尘土的青年被侍卫带进殿内。
青年面色苍白,左臂缠着渗血的布条,走路都有些踉跄,正是安禄山之子安庆绪。
他怀中紧紧抱着一个暗红色锦盒,锦盒边角磨损严重,却被他护得比性命还重 —— 那里面,正是失踪百年的传国玉玺。
安庆绪刚进殿,不等侍卫通传,“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膝盖砸在金砖上发出闷响,他对着龙椅方向连连磕头:“罪臣安庆绪,叩见陛下!罪臣之父安禄山糊涂,起兵叛乱,如今却遭九幽教冥罗毒手,洛阳百姓更是惨遭屠戮,血河大阵已启动,百万阴兵即将兵临长安!求陛下救救大唐百姓!”
他一边说,一边颤抖着打开锦盒 —— 只见一块三寸见方的碧绿色玉玺静静躺在其中,玉质温润,虽沾着些许尘土,却难掩其通透。
玺纽为五龙交缠之形,龙鳞纹路清晰可见,玺底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篆字苍劲有力,在殿内烛火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金光。
“真…… 真是传国玉玺!” 户部尚书忍不住上前一步,眼睛死死盯着锦盒,呼吸都急促了。
殿内大臣们瞬间炸了锅,有的忘了礼仪,凑到近前细看;有的低声议论,声音里满是惊叹;连平日里最沉稳的御史大夫,都忍不住摸了摸胡须,眼神里满是渴望。
那是对正统的敬畏,更是对国之重器的向往,没有人能抗拒传国玉玺的诱惑。
李烨从龙椅上站起身,小小的身影在玉玺的光芒下显得格外郑重。
他缓步走下台阶,目光紧紧锁在玉玺上,伸出的手都带着轻微的颤抖 —— 这是他父皇生前都没能寻回的宝物,如今竟在他手中重现,这难道不是上天庇佑大唐的征兆?
“安庆绪,你且详细说来 —— 洛阳究竟发生了何事?冥罗又是如何对待你父与百姓的?” 李烨的声音虽仍稚嫩,却多了几分威严。
此刻的玉玺,不仅是一件宝物,更是支撑他抵御冥罗的底气。
安庆绪抹了把脸上的泪水与尘土,哽咽着道出实情:“自父君在洛阳称帝后,冥罗便以‘助父君稳固统治’为由,在洛阳设下八处分坛,每日掠夺百名百姓投入分坛,说是‘炼制护城煞气’。父君察觉不对,派臣去交涉,却险些被冥罗的煞气所伤。”
“后来父君调兵包围分坛,却被冥罗操控的阴兵击败,三千士兵尽数战死。深夜,冥罗潜入皇宫,用邪术操控侍卫,亲手杀死父君,还以父君的尸体为祭品,启动了血河大阵!”
“如今洛阳城内,百姓被煞气包裹,化为无意识的‘血奴’;城外百万阴兵破土而出,随时朝着长安方向进发!罪臣拼死带着传国玉玺逃出洛阳,只求陛下能念在洛阳百姓无辜,出兵抵御冥罗,罪臣愿以死谢罪,只求陛下给罪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说完,安庆绪再次磕头,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 “咚咚” 的声响,很快就渗出血来。
唐代律法中,谋逆乃十恶不赦之罪,安庆绪作为安禄山之子,本应株连九族。
可此刻,传国玉玺就摆在眼前,它不仅印证了安庆绪所言非虚,更象征着大唐的正统与希望。
殿内大臣们面面相觑,眼神复杂 —— 有对安庆绪的憎恶,却更有对玉玺的敬畏,没人再提 “株连” 二字,连之前主张严惩的御史,都悄悄退了回去。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陛下!臣沈砚,从洛阳归来,有紧急军情禀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砚身着斩邪司制服,快步走进殿内。
他身上还沾着洛阳的尘土,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眼神锐利,目光扫过殿内时,也忍不住被锦盒中的玉玺吸引,脚步顿了顿 —— 他虽对皇权象征不甚在意,却也知道这枚玉玺对大唐的意义。
“沈爱卿!你可算回来了!” 李烨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转身,“快说说,洛阳如今究竟是什么情况?安庆绪所言,是否属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