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群众性的安全治理(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通过每月的安全演练和宣传,居民的安全意识也明显增强。社区每月组织 “消防逃生演练”“防诈骗培训”,居民参与率达 80% 以上 —— 老人学会了识别诈骗电话,年轻人学会了使用灭火器,孩子们学会了火灾逃生技巧。

“以前遇到火灾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参加了演练,知道要弯腰捂鼻、走安全通道,还会用灭火器灭火。” 居民张大叔说,“我还教我孙子怎么逃生,让他从小就有安全意识。”

半年后的夔北街道,秋阳正好,张家村的巷子里飘着桂花的香气。与之前的杂乱不同,如今的巷子路面干净整洁,墙角没有一丝杂物;每栋出租屋的门口都贴着崭新的 “安全须知”,旁边挂着红色的灭火器箱,箱门敞开着,里面的灭火器压力表显示 “正常”;巷口的宣传栏上,贴着 “安全积分排行榜”,陈大妈的名字赫然在列,后面跟着 “58 分” 的字样。

这天上午,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赵东来带着调研团队,在县委书记李建国的陪同下,来到夔北街道考察安全治理工作。刚走进张家村,赵东来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以前听说是城中村,以为会很杂乱,没想到这么干净整洁,安全设施也这么齐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季秋水笑着解释:“这都是房东、楼栋长和居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推行了‘群防群控’模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安全治理中来。”

正说着,一阵 “哗啦哗啦” 的声音传来 —— 房东刘大叔正拿着灭火器,检查压力值。他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 “1 栋 1 单元:灭火器正常;1 栋 2 单元:烟雾报警器需更换电池”。看到调研团队,刘大叔连忙放下手里的活,笑着打招呼:“赵书记、李书记,来考察啊?”

赵东来走上前,指着灭火器问:“刘大叔,您多久检查一次消防设施?”

“每周一次,记在这个本子上。” 刘大叔递过笔记本,“以前觉得租房子只要收房租就行,季书记组织我们培训后才知道,安全比啥都重要。上次我发现租客私拉电线,立马让他整改了,现在租客也很配合,知道安全是为了大家好。”

赵东来翻着笔记本,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忍不住称赞:“您这工作做得真细致!有您这样负责的房东,安全就多了一层保障。”

沿着巷子往前走,只见楼栋长王大爷正拿着手电筒,在 3 栋的楼道里巡查。他戴着红色的 “楼栋长” 袖章,弯腰查看楼道角落,又伸手摸了摸消防栓的玻璃门。“王大爷,您这是在检查啥呢?” 李建国笑着问道。

“看看楼道有没有堆杂物,消防栓的玻璃门有没有坏。” 王大爷直起身,“以前楼道里堆满了纸箱、旧家具,现在好了,大家都知道不能占用消防通道,我每天巡查,心里也踏实。”

他指着墙上的 “安全隐患上报二维码” 说:“要是发现隐患,我扫这个码就能上报,社区很快就会派人来整改。上次我发现 4 楼的煤气阀没关,上报后社区工作人员 10 分钟就到了,避免了危险。”

赵东来拿出手机,扫了扫二维码,页面立刻显示 “隐患类型、位置、描述” 等选项,操作简单易懂。“这个方法好,让隐患上报更及时、更方便。” 他感慨道,“基层治理就是要这样,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老百姓容易参与。”

走到巷子深处,几位老人正围坐在长椅上,听陈大妈讲解防诈骗知识。陈大妈手里拿着一张宣传单,上面印着 “常见诈骗手段”,她指着其中一条说:“大家要记住,凡是让你转账的,不管是谁,都要先打电话核实,千万别上当。”

看到调研团队,陈大妈连忙站起来:“赵书记、李书记,我给老姐妹们讲讲防诈骗,现在骗子太多了,咱们得提高警惕。”

“您怎么想起做这个的?” 赵东来问道。

“季书记组织我们参加防诈骗培训,还搞了‘安全积分制’,我讲一次课能得 3 分,积分能换大米、食用油。” 陈大妈笑着说,“不仅能帮到大家,还能换东西,挺好的。现在老姐妹们都知道怎么防诈骗,上次有个骗子给张大妈打电话,说她孙子住院要转账,张大妈立马给孙子打电话核实,发现是骗局。”

赵东来听着,频频点头:“夔北街道的安全治理,真正做到了‘群防群控’,让房东、楼栋长、居民都成为安全守护者。这种模式接地气、见效快,值得在全市推广!”

调研结束后,在街道办的座谈会上,赵东来对季秋水说:“季书记,你们的‘群防群控’模式,解决了基层安全治理‘人手不足、覆盖面有限’的难题。让政府的‘独角戏’变成群众的‘大合唱’,这是基层治理的创新,也是基层治理的智慧。”

李建国也补充道:“秋水,你这个思路很好!基层治理不是政府单打独斗,而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责任分给每个人,把安全意识种进每个人心里,才能让街道真正平安,让老百姓住得安心。”

季秋水站起身,语气诚恳:“赵书记、李书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参与安全治理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安全治理就像织网,政府是主线,群众是网线,只有主线拉得紧、网线织得密,才能挡住隐患、守住平安。未来,我们会继续完善‘群防群控’机制,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夔北街道的安全防线更牢固。”

座谈会结束时,赵东来在《调研反馈表》上写下:“夔北街道安全治理模式,以‘群众为中心’,通过‘房东责任制、楼栋长制度、积分制’,激活了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安全有人管、隐患有人报、矛盾有人调’,为全市基层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窗户,洒在反馈表上,“可复制、可推广” 几个字格外醒目。季秋水知道,这份认可,不仅是对夔北街道的肯定,更是对 “群防群控” 模式的认可。未来,她会带着这份认可,继续深耕基层治理,让 “每个人都是安全守护者” 的理念,在夔北街道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让平安之花,绽放在每一位居民的心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家村 3 栋的楼栋长王大爷,拿着一本厚厚的 “安全排查台账”,来到季秋水的办公室。台账的封面是红色的,上面写着 “李家村 3 栋安全排查台账”,里面详细记录着 “排查时间、隐患类型、整改情况、居民反馈”——

“年月日:4 楼楼道堆放纸箱,已联系租客清理,租客承诺不再堆放;”

“年月日:2 楼租客私拉电线充电,已制止,引导至充电桩充电;”

“年月日:发现陌生人员徘徊,上报社区,经核实为租客朋友,无安全隐患;”

每一页的末尾,都有居民的签名和反馈意见,有的写着 “谢谢楼栋长,及时消除隐患”,有的写着 “安全排查很到位,我们住得放心”。

“季书记,这是我们栋半年的排查台账,所有隐患都整改了,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王大爷笑着说,“现在居民们都很配合,看到隐患会主动上报,遇到陌生人会主动询问,大家都把楼栋当成自己的家,用心守护安全。”

季秋水接过台账,指尖拂过上面的字迹,心里暖暖的。她把台账带到街道综治办,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 旁边是 “出租屋房东责任清单”“安全积分兑换记录”,还有居民参与安全演练的照片。

“这台账是大家共同守护安全的‘见证’。” 季秋水对综治办的工作人员说,“它告诉我们,基层安全治理,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制度,只需要把责任分给每个人,把信任交给每个人,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就能织密安全防护网,让街道平安,让居民安心。”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台账上,红色的封面格外鲜艳。季秋水知道,安全治理的路还很长,未来,她还会继续完善 “群防群控” 机制 —— 引入 “智慧安防” 设备,在城中村安装监控摄像头、智能烟感报警器;开展 “安全家庭” 评选,激励更多家庭参与安全治理;加强与派出所、消防大队的联动,形成 “齐抓共管” 的格局。

因为她坚信,只有让每个人都成为 “安全守护者”,让每个家庭都参与安全治理,夔北街道才能真正成为 “平安、和谐、幸福” 的家园,才能让居民们住得安心、过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