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值班交接的“责任传递”(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科长,这个清单真的有用!”周一的科室例会上,小赵兴奋地分享,“昨天我值班时接到青岩镇询问扶贫资金拨付进度的电话,按照清单要求标注了‘需今日10点前回复’。今早交班时,小林一眼就看到了这个紧急事项,立即处理,避免了乡镇的催促。”

小林也深有感触:“最重要的是心里有底了。以前总担心漏掉什么重要事项,现在按照清单一项项核对,交接完毕签字确认,感觉责任分明,工作起来也踏实多了。”

综合科值班交接的变化很快引起了其他科室的注意。信息科科长有一次路过值班室,正好看到小林和小赵在认真核对交接清单,每一项都仔细确认签字。

“你们这个交接方式很规范啊,”信息科科长感兴趣地拿起清单模板看了看,“能不能借我们参考一下?”

督查室主任更是直接找到季秋水:“我们督查事项经常需要多班次跟进,你们的交接清单很适合我们工作特点,能不能帮我们定制一个‘督查事项交接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月后,在全县县委办系统例会上,县委书记李建国特意提到了综合科的这项“小创新”:“最近我发现综合科的值班交接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了解后才知道他们制定了一份《值班交接清单》。这个创新看似是规范流程,实则是织密‘责任闭环’。”

李书记的手指在那份已经有些折痕的清单复印件上轻轻敲击了两下,会场里顿时鸦雀无声。他微微向前倾身,调整了一下话筒的位置,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手中的清单上。

"同志们,"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今天我特意要讲讲这份值班交接清单。"他举起那份复印件,让所有人都能看清,"从'口头交接'到'清单交接',差的不是一张纸,而是把'事'放在心上、把'责'扛在肩上的态度。"

李书记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这份清单我仔细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有味道。全县机关干部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小事不重视,大事必出乱'。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我们用多少教训换来的经验啊。"

他翻开清单的第二页,指着上面的分类项:"综合科的这份交接清单,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它把工作中那些'模糊的事'变成了'明确的事',把'没人管的事'变成了'有人扛的事'。这就是我们基层工作最该有的细致。"

说到这里,李书记突然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些:"我听说最开始推行的时候,还有同志觉得太麻烦,说什么'多此一举'。现在看看,"他转向参会的人员,"这不就是把我们常说的'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吗?"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季秋水坐在台下,注意到前排几个局长的表情变化——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现在的认真思索。她侧头看看身边的小林和小赵,两个年轻人的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腰杆挺得笔直,小赵甚至还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领。

会议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张建军主任特意从主席台那边绕过来,拍拍季秋水的肩膀:"小李,一会儿来我办公室一趟。"

来到主任办公室,张建军先是泡了两杯茶,然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季秋水:"看看吧,县里准备把你们的清单作为范本,在全县推广。"

季秋水接过文件,只见封面上印着《全县机关单位值班交接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字样。翻开首页,醒目的地方印着《值班交接清单》的完整模板,不过在她最初设计的基础上,县里还增加了"突发事件初步处理要点"和"重要联系人电话表"等实用内容。

"你这丫头,"张主任呷了口茶,笑眯眯地说,"总能从'小事'里挖出'大道理'。不过这次做得确实漂亮,连李书记都记住了你的名字。"

季秋水连忙摆手:"主任,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小林和小赵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的结果。最开始的那版清单很简单,是在实际使用中,他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哦?"张主任挑挑眉,"就是刚才坐在你旁边的那两个年轻人?"

"是的,"季秋水点头,"小赵提出了增加'最晚回复时限'的建议,小林则完善了'特殊事项备注'的格式。还有很多一线值班的同志,都贡献了智慧。"

张主任笑了,用手指点点季秋水:"这就是领导的艺术啊——把一个人的好想法变成大家的好习惯。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调侃,"下次再有这种好点子,记得先跟我通个气。今天李书记问起来,我差点没接住话。"

季秋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不起主任,我也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动静。就是想着解决科室里的实际问题..."

"没事没事,"张主任摆摆手,"这是好事。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接下来其他县区可能会来学习取经,到时候你可要好好介绍经验。"

离开主任办公室,季秋水远远就看见值班室里亮着灯。她悄悄走近,透过门缝看到小林和小赵正拿着新打印的清单,逐条核对当天的值班事项。

"这个'石坝乡低保咨询'的事项,最晚回复时限是明天上午10点,记得设个闹钟提醒。"小林指着清单上的一项说。

小赵一边记录一边回答:"放心吧,我已经在手机上设了双重提醒。不过这个事项的对接人写的是民政局王科长,我建议再加个备份联系人,万一王科长外出开会呢?"

"有道理,"小林点头,"就加民政局办公室电话吧,我这儿有。"

这时,夕阳的余晖恰好透过窗户洒进来,金黄色的光芒照在清单上,"责任"两个字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明亮。

季秋水没有进去打扰他们,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看着两个年轻人认真工作的模样。她想起三个月前,他们还对值班交接满不在乎,如今却已经能如此专业地对待这项工作。

这时,小赵突然说:"说起来,咱们科长真是厉害,一个值班交接清单都能搞出这么大动静。听说要在全县推广了?"

小林笑着接话:"那是,要不怎么是咱们科长呢。不过说实话,最开始我还觉得这清单太麻烦,现在用顺手了,真离不开了。上次市里来检查,夸咱们值班记录最规范呢!"

"是啊,"小赵感叹道,"而且用了这个之后,终于不用背锅了。该谁的责任清清楚楚,再也不会出现'我以为你处理了'的情况。"

两人的对话飘进季秋水的耳朵里,她不由得微微一笑,转身轻轻离开。走廊上的灯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正如她此刻的思绪一样绵长。

回到办公室,季秋水拿起笔,在值班交接清单的扉页上添了一行字:"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细节的魅力在于坚持。机关工作的价值,不在于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是否把每件小事都做得让人放心。"她相信,这份看似普通的清单,将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更多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出责任与担当的花朵。

她坐在办公桌前,打开新一期的值班交接清单,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一段话:“所谓‘闭环’,不是把流程走满,是把责任传透——从‘我值班’到‘你值班’,差的不是时间,是‘把事盯到底’的担当。”

窗外,华灯初上,县城渐渐笼罩在夜色中。季秋水知道,今晚又有人将在这栋大楼里彻夜值班,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而有了这份交接清单,她相信,责任的传递将更加顺畅,工作的衔接将更加无缝。

她轻轻合上文件夹,嘴角泛起一丝欣慰的微笑。改革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方向正确,每一步都算数。值班交接的“责任传递”,只是她心中规划的诸多改革中的一小步,但这一小步,却让她看到了更大的可能。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县委大院时,季秋水注意到值班室的黑板上多了一行字:“值班交接无小事,责任传递大于天。”不知道是谁写上去的,但那一刻,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改革的种子已经播下,现在,它正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而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