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调研材料里的“数据较真”(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实地测量中,一位老农好奇地问:“姑娘,你们这么认真干嘛?往年都是我们报个数就行了。”
季秋水擦擦额头的汗,笑着回答:“大爷,数据准确了,政府才能制定好政策,你们种地才能有更好的收益啊!”
老农点点头:“说得在理!咱们农民最实在,有多少收成就是多少,不搞虚的。”
这些话让季秋水深感欣慰。她发现,大多数农民是朴实诚信的,问题出在考核机制和上报环节。
经过两周的艰苦工作,重新统计终于完成了。最终修正后的全县水稻亩产增长为8%,虽然比之前上报的15%低了很多,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实际情况。
农业局副局长带着修正后的报告来到季秋水的办公室,脸上带着愧疚:“小季科长,以前总觉得‘数据好看’最重要,现在才明白,假数据骗得了考核,骗不了老百姓的粮袋子。感谢你帮我们发现了问题,让我们能够及时修正。”
季秋水微笑着接过报告,在调研报告审核意见栏郑重写道:“所谓‘真实’,不是追求‘完美数据’,是敢于暴露问题——承认增长8%,比虚报15%更有底气。”她把报告递还给副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们以后能够重视数据的真实性,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副局长重重地点头:“我们一定会吸取教训,以后统计数据一定会严格把关,确保真实可靠。”
这件事情在农业局内部引起了巨大反响。局长召开了全局会议,对数据造假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以此为戒,树立正确的统计观念。农业局还加强了对统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更加严格的数据审核机制。
季秋水的较真精神也在县委办内部传开,同事们对她更加敬佩。在后续的工作中,大家对调研材料的数据审核都更加严格,不敢有丝毫马虎。
一周后,市农业农村委对全县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检查。由于数据真实可靠,虽然没有拿到“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但上级部门对全县的粮食生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县委领导也对季秋水的工作表示赞扬,鼓励她继续保持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
然而,季秋水并没有因为事情的圆满解决而放松对基层工作的关注。她开始深入思考数据造假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为了找到答案,她和小赵一起走访了多个乡镇和村庄,与基层干部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一个偏远乡镇的办公室里,一位老乡镇长向她吐露心声:“季科长,不是我们想虚报数据,实在是考核压力太大。每年十几个考核指标,每个指标都关系到乡镇的排名和干部的评价。有些指标根本不切实际,完不成就得挨批评,只能从数据上想办法。”
另一个村的村干部补充道:“上面要数字漂亮,下面就只能编数字应付。说实话,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是没办法啊!”
这些坦诚的交流让季秋水深受触动。她发现,当前考核机制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过度强调量化指标,忽视实际工作成效;二是考核指标一刀切,没有考虑地区差异;三是重年终考核,轻日常监督;四是数据核实机制不健全,审核流于形式。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上级部门往往习惯于通过报表数据来了解下级工作,缺乏实地调研和核实的机会与意识。而基层干部则陷入“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怪圈,为了应付考核不得不编造数据。
经过深入思考,季秋水撰写了一份题为《关于完善基层考核机制与数据核实体系的建议》的报告。报告中,她详细分析了当前考核机制与数据核实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
一是考核指标的单一性与工作实际多样性的矛盾。许多考核指标无法真实反映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二是数据报送的及时性与数据核实的时间性矛盾。上级要求快速上报数据,但留给核实的时间极为有限。
三是考核结果的功利性与数据真实性的矛盾。数据好坏直接关系到干部评价和资源分配,导致数据造假动机强烈。
四是技术手段有限性与数据精准性要求的矛盾。基层缺乏专业统计人员和设备,难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是信息不对称与监督有效性的矛盾。上级部门远离一线,难以有效核实数据的真实性。
针对这些问题,季秋水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建立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避免“一刀切”。
其次,改革数据报送和核实机制。推行“数据报送-初步审核-实地抽查-最终确认”的四步流程,给予足够的数据核实时间。
第三,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聘请专业机构参与数据核实和评估工作,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第四,加强基层统计能力建设。定期组织统计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统计素养和专业能力。
第五,建立数据质量责任追溯制度。对故意造假行为严肃追责,同时对敢于报真数据的单位给予正面激励。
第六,改革干部评价机制。改变单纯以数字论英雄的做法,更加注重工作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
第七,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广使用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辅助数据核实,提高核实效率和准确性。
报告提交后,立即引起了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特意约见了季秋水,详细听取了她的想法和建议。
“小季同志,你提出的问题很尖锐,建议也很中肯。”书记肯定道,“数据造假问题确实需要从机制上解决,而不是单纯批评基层同志。”
不久后,县委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考核机制改革问题。会议决定成立由季秋水参与的工作专班,负责制定考核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
新的考核办法经过三个月的酝酿和试点后正式推出。改革后的考核机制大大精简了考核指标,突出了重点工作考核权重,建立了数据核实的长效机制,并引入了群众满意度评价要素。
半年后,当季秋水再次走访曾经虚报数据的青山村时,村长老张高兴地告诉她:“季科长,现在考核方式变了,我们不用再为完不成指标发愁了。上面更看重实际成效和群众评价,咱们工作起来更有劲头!”
看着老张脸上真诚的笑容,季秋水感到由衷的欣慰。她明白,数据的真实性不仅关乎统计数据,更关系到政府公信力和干部工作作风。只有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数据造假,让干部们把心思用在实干上,而不是数字游戏上。
夕阳西下,季秋水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一片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希望。她知道,追求数据真实的路还很长,但重要的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真实的数据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