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档案柜里的 “陈年账”(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你这是强词夺理!” 陈立民急得脸都红了,他指着台账上的记录,声音拔高了几分,“这笔支出本身就不合规!没有审批单,没有明细,现在又加个什么‘说明’,万一将来上级部门查下来,说是咱们为了掩盖违规操作伪造说明,谁来担这个责任?是你,还是我?”

“责任我来担。” 季秋水毫不退让,“如果还原真相也算错,那这个责任我愿意担。”

两人剑拔弩张,小赵和小林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老芮想劝两句,可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 —— 他知道陈立民的顾虑,也明白季秋水的坚持,这事怎么说都有理,可偏偏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老芮的搪瓷杯还没放回桌上,档案室的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冷风裹着两道挺拔的身影闯了进来 —— 俩男人都穿着笔挺的深色西装,熨得没一丝褶皱,胸前别着的纪检监察徽章亮得晃眼,在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下跟小太阳似的,一下子把屋里的气氛都照得严肃起来。

年长些的那位往前站了半步,手里的证件 “啪” 地亮出来,声音沉得像敲在石板上:“我们是市纪委的,来调取周国栋同志案件相关的档案材料,特别是 2012 年县委办的会议经费台账,麻烦配合一下。”

这话一出口,档案室里瞬间静得能听见灰尘往下掉的声音,连空调吹风的动静都好像弱了半截。陈立民站在旁边,脸 “唰” 地一下白得跟墙上的石灰似的,手里攥着的《档案移交规范》“啪嗒” 掉在地上,他盯着那本小册子,愣是半天没反应过来要捡 —— 那模样,活像突然被老师抓包的小学生,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老芮握着搪瓷杯的手也开始轻轻发抖,杯沿的水珠 “滴答、滴答” 往地上掉,溅起小小的水花。他眼神慌慌的,原本眯着眼的模样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紧蹙的眉头,嘴里还小声嘟囔着:“这咋说曹操曹操到……”

小赵和小林站在角落,俩人飞快地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都写满了 “完了完了” 的紧张 —— 小赵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文件夹边缘,把硬壳都捏出了印子;小林则悄悄往后退了半步,跟要把自己藏进档案柜似的,心里直打鼓:谁能想到纪委偏偏这时候来,还一开口就奔着 2012 年的台账来,这不正好撞在枪口上吗?

就在这一片慌乱里,季秋水反倒稳得像棵扎了根的树。她深吸一口气,胸口起伏了一下,把心里那点翻涌的波澜压下去,伸手从桌上拿起那本泛黄的台账,指尖在纸页上轻轻顿了顿,然后迈着稳稳的步子走到纪委同志面前,声音平静得没带一丝颤音:“这是 2012 年 7 月的会议经费支出台账,里面有一笔五万块的‘办公用品’支出,账面记录跟实际用途对不上,我得跟二位好好说说情况。”

年长的纪委同志挑了挑眉,左边的眉毛往上扬了半寸,眼神里带着点锐利的审视,接过台账时指尖碰了碰纸页,动作干脆利落。他飞快地翻到 7 月 15 日那一页,手指点在 “购买办公用品” 那行字上,语气里带着点探究:“哦?怎么个对不上法?详细说说,别漏了细节。”

季秋水没半分犹豫,把老芮刚才说的事儿一五一十倒了出来,连周国栋书记当时急得直跺脚、拍着桌子说 “不能寒了老百姓的心” 的模样都描述得活灵活现,连后续因为防汛忙、人事变动没补手续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明明白白,没藏半点掖半点:“这笔五万块根本不是买办公用品的,是给抗洪的志愿者买慰问品的 —— 矿泉水、方便面堆得跟小山似的,还有毛巾和驱蚊水,一卡车拉过去都没够分。当时情况多紧急啊,河堤都快溃了,哪顾得上走正规手续?周书记也是急得没办法才用办公经费先垫上,想着后面补,结果一忙就忘了,才让这账面上留了个‘糊涂账’。”

她说完,还指了指台账上那张模糊的收据:“您看这收据,边缘磨得乱七八糟,金额都晕了,就是当时往河堤送东西的时候,被雨水淋了又来回折腾弄的,根本不是正经办公用品采购的票据。”

她转头看向老芮,眼神里带着一丝信任:“芮哥,您这里有当年的志愿者名单,对吧?”

老芮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赶紧从随身带来的旧文件袋里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那张纸已经泛黄发脆,边缘还有些破损,上面用圆珠笔密密麻麻地写着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按着一个鲜红的手印。“这是当年志愿者的签到名单,每个人领慰问品的时候都按了手印,我一直没舍得扔,想着万一将来有需要……”

纪委的同志接过名单,仔细核对了上面的名字和人数,又拿出手机,当场拨通了几个号码。电话接通后,他先是表明身份,然后询问对方是否记得 2012 年参与抗洪抢险,是否收到过县里发放的慰问品。挂断电话后,他脸上的严肃渐渐褪去,甚至露出了一丝笑意。

“多谢你们的配合。” 年长的市纪委同志把台账和名单递给身边的同事,语气缓和了不少,“其实关于 2012 年抗洪期间的经费使用情况,我们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当时各地都面临类似的情况,为了及时保障抢险工作,有些单位会灵活调配经费,虽然流程上存在瑕疵,但出发点是好的,也是为了群众。”

他拿出笔,在核查报告上写下几行字,然后递给季秋水看:“我们会在报告里注明,2012 年 7 月县委办支出的五万元经费,实际用于为抗洪抢险志愿者购置慰问品,虽未完善审批手续,但属于特殊情况下的合理调配,体现了基层干部的为民情怀,不予追责。”

看着报告上的文字,陈立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老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手也不抖了;小赵和小林悄悄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等纪委的同志走后,老芮拍了拍季秋水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欣慰,还有几分敬佩:“丫头,今天这事,多亏了你。要是换了别人,说不定早就慌了神,要么不敢说实话,要么就跟着陈馆长一起隐瞒,可你偏偏敢把真相说出来,还找了证据佐证。叔没看错你,有担当,也有脑子。”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叔在县委办干了三十年,见过不少事。有些‘违规’,看似不合规矩,却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有些‘合规’,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是为了明哲保身,怕担责任。你得学会区分这两种情况,更要敢为那些‘为民’的‘违规’作证 —— 因为这些‘违规’背后,藏着的是咱们共产党人的初心。”

季秋水点点头,拿起笔,在档案移交清单的备注栏里,一笔一划地写道:“每一份档案背后,都承载着前辈们的坚守与担当,记录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我们保管档案,不仅是为了留存历史,更是为了传承这份初心,让每一份付出都不被误解,每一份担当都能得到认可。”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抬起头,看向窗外。夕阳透过窗户,把档案室里的灰尘照成了金色的雾,那些泛黄的纸张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也有了温度。小赵和小林正在仔细核对档案,老芮坐在一旁,慢悠悠地喝着茶,嘴里还哼着年轻时的老歌。

季秋水轻轻合上台账,心里忽然明白,这些档案不仅仅是冰冷的纸张,更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是一代代基层干部用汗水和初心写就的故事。而她的责任,就是守护好这些故事,让每一份坚守都能被看见,每一份担当都能得到应有的公道。

窗外的夕阳渐渐西沉,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档案室里的灯光亮了起来,照亮了那些泛黄的纸张,也照亮了季秋水眼中的坚定 —— 她知道,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 “陈年账”,但只要守住初心,秉持公正,就一定能给每一份档案,每一段历史,一个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