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深夜值班室的“紧急来电”(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张老板的手开始发抖,他看了看周围愤怒的居民,又看了看脸色严肃的张起灵,知道这次躲不过去了,终于瘫在椅子上,声音带着哭腔:“我…… 我知道了,我明天就安排人去办,一定…… 一定按要求做。”
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季秋水送走最后一位居民代表,才发现自己的高跟鞋鞋跟已经断了一只,嗓子也哑得说不出话。她靠在会议室的墙上,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终于松了一口气 —— 这场持续了三个小时的风波,总算暂时平息,但她心里清楚,后续的房屋检测、居民安置、工程整改,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季秋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县委办,刚坐下,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住建局的小张递过来一份文件:“季科长,这是《事故情况说明》,请您过目。”
她翻开文件,眉头瞬间拧紧——原本的“施工违规操作”被改成了“突发地质灾害”。
紧接着,办公桌上的电话连续响起了三次,季秋水的指尖还沾着刚从工地现场带回的灰尘,屏幕上跳动的 “李建国” 三个字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得她心口发闷。按下接听键,代县委书记、县长李建国的声音裹挟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砸了过来:“小季,我不管你现在手头在忙什么,立刻停下!市里明天的观摩团是来考察咱们县的改造政绩,那个工地事故,必须给我压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季秋水握着话筒的指节骤然泛白,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却照不进她此刻沉重的心情。“李县长,” 她深吸一口气,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工地脚手架坍塌,三名工人还在医院 ICU 抢救,腿部骨折的老张到现在还没脱离危险;旁边居民楼的承重墙被震出裂缝,二十多户人家不敢回家,昨晚都是在临时安置点打地铺。这种时候压下去,老百姓怎么看我们?”
“老百姓怎么看重要,还是县里的大局重要?” 李建国的语气瞬间冷得像冰,带着毫不掩饰的斥责,“季秋水,我看你是脑子糊涂了!这个改造项目是咱们县今年的重点工程,市里领导盯着呢,要是因为这点破事影响了考核,你担得起责任吗?”
“破事?” 季秋水的声音陡然拔高,积压在心底的愤怒再也忍不住,“李县长,那是三条活生生的人命!是几十户居民的家!您眼里的‘大局’,难道就是粉饰太平,把老百姓的安危抛在脑后吗?”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我记得您常说要‘稳定’,可真正的稳定,不是捂住问题不让人说,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让老百姓满意;您也常说要‘担当’,可真正的担当,不是安全的时候抢着邀功,是出了事的时候敢于扛责,而不是想着怎么掩盖!”
电话那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只有电流的滋滋声在空气中回荡。几秒后,一声充满嘲讽与怒火的冷哼传来,李建国的声音带着咬牙切齿的威胁:“好,好一个‘敢于扛责’!季秋水,我警告你,别给脸不要脸!你要是敢把这事捅出去,综合科科长你还干不干?我看你在整个县里都别想有立足之地!”
“我能不能立足不重要,” 季秋水挺直脊背,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重要的是,那些受伤的工人能得到救治,那些受灾的居民能有个安稳的家,重要的是,这个事故能有人负责!”
“冥顽不灵!” 李建国的怒吼几乎要冲破听筒,“行,随你!出了什么事,你自己一个人扛着!” 说完,“啪” 的一声,电话被狠狠挂断,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季秋水缓缓放下话筒,指尖依旧冰凉,可她的眼神却越发坚定。她转身走到办公桌前,将早上从工地拍的照片 —— 坍塌的脚手架、散落的钢筋、居民楼墙上狰狞的裂缝,还有医院里工人缠着绷带的腿 —— 一张一张整理好,又拿出笔记本,把事故发生的时间、原因、伤亡情况、居民诉求,以及目前工地的整改措施,一字不落地写进《夔北街道改造工地事故快报》里。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她的决心伴奏。写完后,她仔细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遗漏任何细节,然后打开电脑,通过政府内部专线,将这份带着真实与责任的快报,直接发送给了市安委办的邮箱。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窗外的天空似乎也透出了一丝微弱的光。
市安委办的调查,中午十二点。
市安委办的效率出乎意料地高。中午,调查组就赶到了工地,施工方负责人脸色惨白,支支吾吾地交代了违规操作的事实。更令人震惊的是,调查组发现,施工方竟然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这个许可证,是住建局副局长刘志刚“口头批准”的。
“口头批准?”调查组的组长冷笑一声,“这是严重的渎职行为!”
刘志刚被带走时,脸色灰败,再也没有了早上的嚣张。
下午两点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在地面上投下一片暖融融的光斑。季秋水刚把《夔北街道改造工地事故快报》的纸质版整理好,用订书机仔细钉成册,指尖还残留着油墨的淡淡气息,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推开了。
“咔嗒” 一声轻响,老芮提着一个印着 “便民早餐店” 字样的保温袋走了进来,塑料袋把手在他手腕上勒出一道浅浅的红痕。他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意,把保温袋放在季秋水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声音放得很轻:“我刚才路过你门口,看灯还亮着,就知道你肯定没顾上吃饭。快趁热吃,包子还是热乎的,豆浆我特意让老板多加了糖。”
季秋水放下手中的钢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眼底的疲惫像潮水般涌了上来,却在看到保温袋的瞬间,又悄悄退去了几分。她伸手解开保温袋的扣子,一股热气夹杂着肉包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办公室里的清冷。“谢谢芮哥,” 她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小口,温热的馅料在嘴里化开,让她紧绷了一上午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您还特意绕路去买。”
老芮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目光落在季秋水面前的事故报告上,眼神渐渐变得复杂起来。他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你这性子,跟当年的我一模一样,认死理,只要觉得是对的事,就不管不顾地往前冲。”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又有几分担忧,“不过,这次你捅的‘马蜂窝’,可比上次防汛报告那事大多了。李县长那边,怕是不会轻易放过你。”
季秋水咬包子的动作顿了顿,她抬起头,看向老芮,眼底没有丝毫退缩,只有一片坚定。“我知道,” 她轻声说道,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可要是因为怕得罪人,就把工人的生死、居民的安危抛在脑后,那我这个街道办主任,还有什么意义?总得有人捅这个马蜂窝,总得有人站出来,为老百姓说句公道话。”
老芮看着她年轻却坚毅的脸庞,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 —— 那时他还是个刚入职的年轻干部,在面对违规占地问题时,也是这样不管不顾地向上反映,哪怕遭到领导的打压,也从未后悔。
他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季秋水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认可:“你说得对。应急管理局的老张刚才还跟我打电话,说他看了你报上去的事故细节,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还跟我说,‘以前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省得给自己惹麻烦。可现在才明白,我们少一事的背后,可能是老百姓的多一事,是他们的痛苦和难处。’”
季秋水听着老芮的话,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她低下头,又咬了一口包子,温热的感觉从嘴里一直暖到心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的事故报告上,照亮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 —— 那是她对事故的详细记录,是对工人和居民的负责,更是一个基层干部沉甸甸的坚持与担当。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两人偶尔的交谈声,还有窗外传来的几声鸟鸣,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却又充满了力量。她知道,接下来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可能会遭到打压和报复,但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她明白,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守护好老百姓的安危,就是她最重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