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季秋水的真相追击(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授权给你。”李建国拿起笔,在《情况说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天亮前,我要见到所有原始批件,包括电子档和纸质档。另外,把汪鹏的所有材料也整理好,早会一并处理。”
“是!”季秋水拿起文件,转身就要走。
“等等。”李建国叫住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包没开封的咖啡,“让值班室煮点热的,别硬扛。”这句突如其来的关心,让季秋水的眼眶微微发热,她用力点了点头,快步走出了小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凌晨的县委办大楼,脚步声在空荡的走廊里格外清晰。季秋水首先给张建军打了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她听到那边有翻文件的声音——看来张建军也在加班。
“张主任,我是季秋水,有紧急情况向您汇报。”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现在需要协调档案室、水利局和财政局,追回所有下发的批件副本。”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张建军沉稳的声音:“我已经让办公室的人待命了。你负责文档科和电子系统,档案室我亲自去,水利局和财政局那边我让王副主任联系,咱们三点在会议室汇总情况。”他顿了顿,补充道:“汪鹏那边我已经让保卫科‘请’到办公室了,你放心查,出了问题我担着。”
季秋水心里一暖。她知道,张建军这话不是客套——在机关里,这种涉及领导批件的事,一旦处理不好,牵头人很容易引火烧身。张建军主动把责任揽过去,是在给她保驾护航。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成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季秋水带着文档科的两个同事,逐一排查电子公文系统的下载记录,给每个下载过批件的单位打电话,要求他们立刻删除电子档,把纸质档送到县委办。一开始,有些单位的值班人员还不配合,说“领导都签字了,哪能说改就改”,季秋水耐着性子解释,语气坚定却不失礼貌:“这是李县长亲自督办的事,出了问题我负全责,但现在必须按我说的做。”
凌晨三点,当季秋水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会议室时,张建军已经坐在那里了。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摞文件,看到季秋水进来,他指了指桌上的热咖啡:“刚煮的,趁热喝。”
“档案室的批件都追回来了,一共十七份,核对过,都是篡改后的版本。”张建军递给她一份清单,“水利局那边有点麻烦,他们已经把批件送到施工队了,王副主任正带着人去拿。财政局说还没来得及存档,原件在保险柜里,我让他们直接送过来。”
季秋水翻开清单,发现张建军在每个单位后面都标注了联系人、追回时间和文件状态,甚至连“某值班人员态度敷衍,已记录”这样的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她忍不住感慨:能在县委办主任的位置上坐这么久,张建军的细心和魄力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四点十五分,水利局的批件送来了。王副主任一脸歉意:“施工队那边不乐意,说耽误他们明天开工,我把李县长的手令亮出来,他们才肯交。”
四点五十分,财政局的批件也到了。
五点半,所有被篡改的批件副本全部追回,一共二十七份。季秋水和张建军一起,把这些副本和原始批件逐一对比,确认无误后,放进了带锁的文件柜。
六点整,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透过会议室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上。季秋水靠在椅背上,终于敢闭上眼休息片刻,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七点半,早会准时开始。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气氛却异常凝重。李建国坐在主位上,脸色平静得看不出情绪。汪鹏也来了,他穿着和昨晚一样的夹克,只是头发乱糟糟的,眼睛红肿,看到季秋水时,眼神里充满了怨毒和恐惧。
按惯例,会议一开始应该是各部门汇报工作,但李建国一开口就打破了常规:“今天先不说别的,先看一样东西。”他朝季秋水点了点头。
季秋水拿着U盘走上台,把它插进大屏幕。首先出现的是原始批件和篡改后批件的对比图,红色的标注清晰地显示出被修改的部分。接着是监控录像的截图,汪鹏在文档科门口徘徊的样子,被放大了投在屏幕上。然后是系统操作日志、宏远建材的工商信息、李建国的讲话录音文字版……
证据像一张张网,把汪鹏牢牢地困在里面。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屏幕和汪鹏之间来回移动。汪鹏的脸一点点变得惨白,最后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了脸。
“汪鹏,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李建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
汪鹏猛地抬起头,指着季秋水喊道:“是她陷害我!她因为竞聘的事记恨我,故意设圈套害我!”
“是吗?”张建军突然开口,他拿出一份文件,“这是你昨晚在办公室用PS修改批件时的电脑记录,还有你表哥的银行流水——就在昨天下午,你给他转了五万块,备注是‘活动经费’。这些,也是季秋水陷害你的?”
汪鹏彻底愣住了,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建国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河堤工程是保命工程,这八百万,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谁也不能动!汪鹏目无国法,篡改批件,意图侵吞公款,立刻移交纪委监委处理!”他顿了顿,看向季秋水,声音里带着难得的温度:“季秋水同志,在这次事件中,她不仅守住了文档科的职责,更守住了我们干部的底线。她用证据说话,用原则办事,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掌声在会议室里响起,一开始稀稀拉拉,后来越来越响亮。季秋水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那些或敬佩、或愧疚、或复杂的目光,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机关里,所谓的人脉和技巧,终究抵不过“正直”二字。
散会后,李建国特意把季秋水和张建军留下来。
“小季,”李建国递给她一个崭新的笔记本,“这个给你,比你那个旧的好用。”他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字:“守得住底线,才能走得远。”
张建军在一旁笑着说:“县长,我看综合科科长这个位置,季秋水是坐得稳稳的了。”
季秋水接过笔记本,指尖触到光滑的封面,心里暖流涌动。她想起凌晨李建国递过来的那包咖啡,想起张建军那句“出了问题我担着”,想起自己在文档科里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
她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领导的信任,从来不是凭空来的。它诞生于你每一次坚守原则的瞬间,藏在你为真相奔波的脚步里,最后,落在那个你敢于敲响的门环上。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透过玻璃照在三人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县委大院里的白杨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为这场凌晨的胜利,低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