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周国栋的果报(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秋水啊!宣判了虽然大快人心,但仍要时常警醒:
周国栋之妻刘雯,系市纪委刘科长亲姐姐;刘科长与市委组织部某副部长是党校同期同学;刘科长的市纪委5室对接渝复县的工作。还有,必将档案库后门封死,切记!”
信纸短短五行,却让季秋水后背发凉。她想起上周档案室门禁系统半夜两点被远程重启的日志,想起李建国秘书小王那句意味深长的“领导只是好奇”,想起市纪委来人“例行核实”时那台闪着红点的录音笔……
绿茶的热气在台灯下蜿蜒,像极了因果的曲线。季秋水在笔记本上写下八个字:“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又补一行小字:“因在上游,果在下游;人在做,云端在看。”
周国栋他们宣判后的下一个周一上午,渝复县县委办召开“档案数字化项目风险评估会”。主持会议的,正是市纪委5室刘科长——刘思远。他戴着金丝眼镜,讲话慢条斯理,语气温和,却字字藏锋。
“同志们,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但保密是生命线。经请示市纪委,我们拟采用‘双钥制’:技术标由市大数据局统一招标,管理标由县纪委和我室联合把关。季科长,你看如何?”
会议室空调嗡嗡作响。季秋水目光扫过刘思远袖口那枚与周国栋同款的百达翡丽,心里冷笑: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她翻开文件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刘科长的方案,我原则上赞成。但文档科有三点建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一,所有档案扫描件同步生成哈希值,写入司法区块链,防止篡改;
第二,调阅日志实时同步到市纪委数据仓,市县两级共享,杜绝暗箱;
第三,项目验收引入第三方公证,全程录像,存档十五年。”
话音落地,刘思远的眉头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他扶了扶眼镜:“季科长考虑得很周全,但会不会程序太复杂,影响效率?”
季秋水微微一笑:“效率与风险成反比。周国栋案卷宗里,被烧毁的原始凭证就是因为没上链,才死无对证。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会场陷入短暂沉默。代县委书记、县长李建国用笔在笔记本上敲了敲:“我同意季科长的意见。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护栏,再麻烦也得做。”
刘思远抿了一口茶,镜片后的目光意味深长,仿佛在重新评估这个看似柔弱、实则锋利的女人。
会后第三天,档案室突发“意外”——服务器凌晨三点遭雷击,主板烧毁,RAID阵列报废。季秋水赶到现场时,技术员小赵正抱着硬盘哭丧着脸:“季姐,备份盘也坏了,数据怕是……”
季秋水没慌,她掏出手机,拨通市大数据中心值班电话:“请协助恢复渝复县节点202X-04-20 00:00至202X-05-20 23:59区块高度至的链上镜像。”
两小时后,数据完整回滚。季秋水在服务器机柜里发现一枚被改线的UPS远程控制模块,序列号与刘思远去年在市委党校市纪委工作培训班上展示的“案例教具”一致。
她把模块拍照,连同日志一起加密上传到市纪委举报平台。做完这一切,她靠在档案室冰冷的铁门上,轻轻呼出一口气:“因果的网,又收紧了一扣。”
服务器事件后,市纪委正式批复:渝复县档案数字化项目列为全市“阳光政务”试点,所有节点接入国家司法链,任何删改都会触发警报。
刘思远被调离,理由是“工作需要”,明眼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临行前,他专程给季秋水打了个电话,电话那边的他皮笑肉不笑:“季科长,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季秋水回以标准微笑:“刘科长慢走,后会无期。”
电话结束,季秋水想起老王头的话:“上面还有人没被网进来。”她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上是市纪委刚刚推送的《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影子股东”专项治理的通知》。
她轻声自语:“网眼很大,但鱼终究跑不掉。”
窗外,夜色如墨,星光点点。季秋水知道,这场风暴远未结束。但只要她还在,只要还有人记得郑琴音、记得那些被推倒的房屋与麦田,记住那些沉默的哭声——正义,就不会真正沉睡。
因果的河流,正缓缓流向下一个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