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终究落在网里(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4月20日,上午9:00,渝复县委礼堂。主席台上的党徽被擦拭得锃亮,红色横幅上“全县干部大会”七个大字在晨光中泛着庄严的光。礼堂里座无虚席,所有在家的县直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全部到齐。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紧张感,仿佛一场暴风雨刚过,余波未平。

季秋水坐在第三排,目光沉静地扫过会场。她看着前排那些曾与周国栋推杯换盏、称兄道弟的局长们,此刻正襟危坐,脊背挺得笔直,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有些人低着头,翻着文件,眼神躲闪;有些人则频频交换眼神,似乎在无声地传递着某种讯息。有几个人的位置空着——那是已经被纪委连夜带走的干部,他们的名字已被从花名册上抹去,像被风卷走的落叶,无声无息。

李建国县长站在发言台前,喉结上下滚动两下,声音低沉却清晰地宣读着市委决定:

“经市委批准,渝复县委书记周国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在新的书记到任前,由我暂时主持县委工作。”

台下一片死寂,只有纸张翻动的窸窣声,像春蚕啃食桑叶。有人低头记录,有人悄悄抬眼望向主席台,眼神里藏着惊愕、不安,甚至一丝侥幸。

“同时宣布一项人事任命,”李建国翻过一页文件,目光在会场缓缓扫视一圈,最终落在季秋水身上,“原县委办文档科副科长季秋水同志,在本次案件侦破中表现突出,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为县委办文档科科长。”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像是被风吹散的枯叶,不连贯,也不热烈。季秋水注意到,前排几位局长悄悄回头,目光复杂地落在她身上——有忌惮,有探究,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敌意。她微微颔首,神情平静如水。

会议结束后,李建国把季秋水叫到办公室。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红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马纹路,光影交错,仿佛命运的棋盘。

“秋水啊,坐。”李建国亲自为季秋水倒了杯茶,动作温和,“这次多亏了你,渝复县才得以清除这么大的毒瘤。”

季秋水双手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李县长,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李建国叹了口气,目光望向窗外远处的群山:“周国栋在渝复县经营多年,根深蒂固。他一手遮天,连档案室都成了他的‘保险柜’。这次事件,对全县干部队伍的震动很大。我刚主持工作,千头万绪啊。”

“李县长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吩咐。”季秋水语气坚定。

李建国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我想把全县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特别是土地、规划、建设这些敏感领域的档案。你在这方面有经验,我想由你们科室牵头,成立一个专项工作组。”

季秋水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李建国的用意——新官上任,不仅要摸清家底,更要清除周国栋残余的影响力,重建制度的公信力。

“我一定全力以赴,紧密跟随县委县府的脚步,走好每一步。”她郑重承诺。

4月25日,傍晚,县委后山。

季秋水沿着郑琴音“自杀”那天走的小径缓步而上。春风拂过山林,枯枝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响动,像谁在低语。她记得郑琴音曾在这里留下最后一段监控影像,随后人间蒸发。如今,新任县公安局局长正在这里等她。

“季科长,”县公安局局长指着坡下某处,神情凝重,“这里当时监控被干扰了四十三分钟,现在我们修复了数据。”

他打开平板,画面定格在一辆黑色SUV驶离的瞬间,车牌模糊,但后座隐约有人影晃动——那身影,与郑琴音的身形极为相似。

季秋水凝视着画面,心中波澜起伏。她想起周崇德教授笔记本上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影网再密,也总有透光的缝——那缝,就是老百姓的眼睛。”

“季科长,”县公安局局长犹豫片刻,终于开口,“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您是怎么发现周国栋他们的问题的?”

季秋水微微一笑,目光投向远处渐沉的夕阳:“可能是因为我比较较真吧。”

“较真?”公安局长有些不解。

“对,较真,当初要不是听到周书记的一个电话,还有郑副主任的自杀有些蹊跷的话,我也不会这么较真的。”季秋水轻声道,“在这个位置上,如果对不合理的事情视而不见,对显而易见的矛盾避而不谈,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文档科里的档案不是死物,它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份文件背后,都站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当程序被篡改,当记录被抹去,当真相被掩盖——我就不能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公安局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敬意。

4月30日,市委办公室。

“秋水啊,坐。”市委书记示意季秋水在对面坐下,语气亲切,“你的事迹我都听说了,很了不起啊。”

季秋水谦虚地低头:“领导,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不简单啊。”市委书记语气温和却带着赞赏,“在那种环境下,能够坚持原则,不畏强权,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你知道吗?周国栋在那个位置多年,势力盘根错节,连上面都有人替他说话。”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楼下的城市景观,声音低沉:“拔出萝卜带出泥,光是厅级干部就有3名以上,处级以上干部就牵涉了9个,还有很多科级干部……这场风暴,震动不小。”

季秋水默然。她知道,这场风暴远未结束,它像一场余震不断的地震,随时可能再次撕裂地面。

“市委研究决定,”刘书记转身,目光炯炯,“由李建国同志暂时主持渝复县委工作,同时派市里重要的同志下去担任县委副书记,协助工作。你呢,继续做好你的文档科管理工作,毕竟你工作时间也才一年左右,以后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季秋水明白,这是市委在布局渝复县的人事安排,既要稳定局面,又要防止权力真空。而她,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5月10日,渝复县民政局办公室。

“刘局,大刘局。”季秋水笑着走进县民政局副局长(原县委办文档科科长刘科长)的新办公室。

刘科长——如今已是刘局长——连忙起身相迎:“季科长!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来看看老领导,有些工作还要请老领导指导呢。”季秋水环顾四周,办公室比原来宽敞明亮许多,墙上挂着民政工作流程图,“怎么样,还适应吗?”

刘局长苦笑:“说实话,有点不适应。搞了一辈子文件,突然让我办民政,分管这么多科室,头都大了。昨天还有个老人来上访,说低保被停了,可我连政策都背不全。”

“慢慢来吧,您能力那么强、方法又多,很快就能上手。”季秋水真诚地说。

刘局长犹豫片刻,压低声音:“秋水啊,你现在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自己多注意点。”

“怎么了?”季秋水有些不解。

“周国栋虽然倒了,但他的关系网还在。”刘科长眼神凝重,“我听说,市里和县里有些领导,对你的做法颇有微词。说你‘越权’‘破坏团结’,甚至有人怀疑你动机不纯。”

季秋水心头一紧,却仍保持镇定:“谢谢您提醒,我会小心的。”

刘科长叹了口气:“你是个好同志,但政治这东西,不是光靠正直就能走到底的。自保,才有走下一步的实力。”

5月15日,县委会议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