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县委办也要过年(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渝复县的县委大院便热闹了起来。
清晨,季秋水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走进大院,迎面便看见几个工人正踩着梯子往门楼上挂红灯笼。灯笼上金线绣着“福”字,在晨光中泛着喜庆的光泽。大院中央的花坛里,园艺科的师傅们正在移栽年桔,黄澄澄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衬着绿叶格外鲜亮。
“季科长,早啊!”门卫老张笑呵呵地打招呼,“今年咱们县委的年味可比往年浓多了。”
季秋水点点头,目光扫过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后勤科的几个小伙子正抬着一箱箱年货往各科室送,档案室的小赵站在台阶上指挥,嘴里还叼着半根油条。
“秋水,快来搭把手!”小赵看见她,连忙招手,“咱们科室的年货到了,再不来就被他们抢光了!”
季秋水笑着走过去,接过一箱沉甸甸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渝复县特产的腊肉、香肠,还有几包手工麻糖,包装上印着“县委办春节特供”的字样。
“今年县里统一采购的,听说周书记特意嘱咐,要让大家过个好年。”小赵压低声音,“不过啊,各科室私底下送的礼可比这丰厚多了。”
季秋水挑了挑眉:“还有私下的?”
“那可不!”小赵神秘兮兮地指了指隔壁办公室,“住建局送的是高档茶叶,自然资源局送的是进口坚果,连县医院都塞了一盒‘补气养生’的药材。咱们文档科虽然没啥实权,但好歹是‘信息枢纽’,谁不想在你这儿留个好印象?”
季秋水无奈地摇摇头,心里却觉得新鲜。她没有参加工作时,过年过节也只有亲戚朋友来往,工作了发现县里各部门这样明目张胆的“人情网”,还是头一回见识。
上午十点,县里的春节慰问活动正式启动。
周国栋书记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西装,胸前党徽在冬日阳光下闪亮,他率先迈下中巴车,后面紧跟着李建国县长、解来峰副书记,再往后是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各在家常委、市管领导,浩浩荡荡二十余人,队伍像一条人造彩虹,沿着县委大院铺出的红地毯一路延伸到三辆考斯特车门。季秋水作为文档科唯一被“钦点”的随行记录员,捧着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里面装着统一印制的《春节慰问手册》、签字笔、一次性雨衣,甚至还有一沓空白《困难职工登记表》——“以备不时之需”,办公室主任昨晚特意叮嘱。
第一站是县里的老干部家属院。
老干部院原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六栋红砖小楼,如今外墙粉刷一新,栏杆漆成喜庆的中国红,院门上方拉着横幅:“致敬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周书记抬手示意停车,媒体组的无人机嗡嗡升空,镜头俯拍,周书记一行排成弧形,像一张拉满的弓。
弓弦第一声落在离休老书记赵德海家。赵老今年九十三,腿脚不便,被家人搀到门口。周书记双手握住那双枯枝般的手,掌心温度透过棉布手套传来:“老领导,您为渝复县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年轻一代一定要向您学习!”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让随行记者录到同期声。赵老激动得嘴唇直颤,几度哽咽:“全靠组织……全靠组织……”
李建国县长立刻递上红包和年货——一只印有“渝复县委敬赠”的帆布手提袋,里面两桶5L装压榨花生油、一袋5kg五常大米、一盒800g坚果礼盒、一张500元超市购物卡,外加一封周书记亲笔签名的慰问信。信纸选用250克铜版纸,烫金标题,展开时哗啦一声脆响,像小型礼炮。解来峰副书记负责拍照,他半蹲、侧身、连拍,闪光灯把赵老家二十平米客厅照得如同白昼。
季秋水在队伍末尾记录:
“10:15 赵德海家,周书记讲话30秒,握手7秒,合影12秒。”
她抬头时,发现赵老的儿子悄悄把红包塞进茶几抽屉,顺手把年货提进厨房——那里已经堆了七八份一模一样的手提袋,像一堵彩色城墙。
第二站是县光荣院。
光荣院住着三十一位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战士,平均年龄八十七岁。为了迎接领导,院方连夜把走廊扶手缠上红绸,大厅摆好三排塑料靠背椅,椅背贴名字,按职级排序。周书记进场时,全体老人起立鼓掌,工作人员在后排打节拍,节奏整齐得像排练过的合唱团。
周书记走到第三排,停在一级战斗英雄孙德胜面前。孙老1949年渡江战役失去左臂,如今只剩空荡荡的袖管。周书记双手捧住那只袖管,轻轻摇了摇:“孙老,您当年在枪林弹雨中冲锋,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孙老用右手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喉咙里发出含糊的“为人民服务”。
慰问品升级:每人一只定制搪瓷缸,缸身印着“渝复县2025年春节优抚纪念”,缸盖是不锈钢保温杯,内置2000元慰问金。搪瓷缸碰撞时叮当作响,像老式电话铃。
季秋水注意到,院长悄悄把一份名单塞给解副书记,名单上打了三颗星的是“重点镜头老人”,两颗星的“可拍可不拍”,没星的“自行安排”。
中午十二点,队伍转战县轴承厂。
厂门口挂着“欢迎县领导莅临指导”的充气拱门,工人们穿着崭新藏青色工装,列队三排。周书记站在临时搭起的T台上,手持无线话筒:“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春节将至,我代表县委县政府给大家拜个早年!”
掌声雷动,工会主席带头喊口号:“感谢领导关怀!撸起袖子加油干!”
慰问品再次降级:每人一袋酥心糖、一盒挂面、一张200元购物券。工人们依次上台领取,与领导合影。季秋水看到,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工接过红包时,嘴角抽了抽,把糖袋捏得沙沙响。她凑过去小声问:“怎么了?”
小工撇嘴:“去年还发油发米,今年就这点,打发叫花子呢。”
旁边的工会干部赶紧咳嗽:“少说两句,不想要工作了?”
小工立刻换上标准笑容,对着镜头比出剪刀手。
下午两点,队伍分成三队,像三叉戟刺向县城不同角落:
周书记亲自去县人民医院,给值班医护送上鲜花和“白衣天使”水晶奖杯;
李县长去县环卫站,给环卫工人发“城市美容师”红围巾;
解副书记去县看守所,给在押人员送“新春普法手册”和牙刷香皂套装。
季秋水跟着周书记去了医院。
急诊科护士长刘艳红刚下夜班,眼圈发黑,她接过水晶奖杯时手在抖,小声说:“领导,我们科缺三个人,排班快排不开了……”
周书记拍拍她的肩:“困难是暂时的,组织上会统筹考虑。”
摄影师适时按下快门,定格书记关怀、护士含泪的画面。
下午四点,最后一站是县特殊教育学校。
孩子们穿着红色演出服,表演手语舞《感恩的心》。周书记站在第一排,跟着节奏轻轻拍手。表演结束,他俯身抱起一个聋哑小女孩,小女孩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留下淡淡口水印。闪光灯连成一片,季秋水甚至听见有记者小声欢呼:“这条能上省台!”
慰问品是每人一套“温暖包”:羽绒服、棉鞋、画笔、旺旺大礼包,外加一张“县领导与孩子们共度新春”的合影照片,照片右下角印着二维码,扫码可下载高清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