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金陵城势力大起底,文道暗流波涛汹涌(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夜色深沉,下湾村的喧嚣已然平息,只剩下偶尔的犬吠,打破这份寂静。

林凡站在简陋的屋舍内,油灯的光芒映照在他沉静的面庞上。

李明和赵峰已快马加鞭赶往金陵,去请周大人前来石桥县。

陈浩的密报,静静地躺在桌案上,信纸上的字迹,每一笔都透着金陵城那股不同寻常的暗流。

“京城……”

林凡轻声重复着这两个字,指尖轻抚着信纸上那句“乡试之事,京中自有定论”。

这绝非王家一个地方豪族能说出的话,更非寻常官员能轻易插手。

这意味着,他所面对的,远不止是金陵世家,而是更深、更广的权力网络。

他将目光投向堆放在桌角的几卷卷宗,那是他从石桥县衙调阅来的龙泉河历年水文记录和修缮账目。

这些卷宗,厚重且泛黄,承载着龙泉河畔百姓多年的苦难与无奈。

林凡没有急着入睡,他决定趁着夜深人静,将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记录,与陈浩带来的情报结合起来,尝试着拨开那层层迷雾。

他先从最近几年的水文记录看起。

每一年的水患,似乎都与上游某些河段的异常引水和堵塞有关。

而这些被引水滋养的田地,无一例外,都归属于金陵城内的王、张、赵等几个世家。

这些家族在石桥县拥有大量田产,并与当地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只是表象。”

林凡心头明了,眉头微锁。

这些家族固然是直接的受益者,但要年年如此大规模地改动河道,而不被上级察觉,甚至能让县衙的修缮款项石沉大海,其背后必然有更强大的力量支撑。

他翻开历年的修缮账目,账目上的开支巨大,却收效甚微。

其中一些款项的流向,模糊不清,最终都指向了金陵城内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商行,而这些商行,又与金陵城中某些中层官员有着隐秘的关联。

林凡将这些信息一一对应,仿佛在脑海中绘制一张巨大的网。

这张网,以龙泉河为中心,向外蔓延,覆盖了金陵城,甚至触及了更远的地方。

他发现,金陵城内并非只有王、张这等地方世家。

还有一些家族,他们并不直接参与地方事务,却在金陵官场、乃至军方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他们通过联姻、门生故吏、甚至暗中的利益输送,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权力联盟。

这些势力之间,表面上相互制衡,实则在某些共同利益面前,又会相互勾结。

他们仿佛一群寄生虫,吸附在王朝的肌体上,鲸吞着民脂民膏,却又巧妙地规避着风险。

“乡试之事,京中自有定论。”

林凡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这句话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

乡试舞弊,牵扯的不仅仅是学子前程,更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公平与公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