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文气点化显奇迹,提学道惊呆了!(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周大人的目光,在三份考卷上停留。阅卷房里,连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考官们大气不敢出,生怕打破这份沉寂。这份寂静,仿佛凝固了时间,也凝固了所有人的心绪。
良久,周大人抬起头。
他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缓缓扫过陈修远、方大人,以及刘明、钱同那些面色惨白的考官。
“陈大人,林凡此子的文章,本官已尽数阅览。”
周大人终于出声,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却自有一股让人心头一紧的威严,“策论见解独到,诗赋情真意切,经义亦有新意。确是难得。”
听到“难得”二字,陈修远和方大人心头一松,但刘明、钱同等人脸色却更难看了。
然而,周大人话锋一转:“但,正如诸位所言,此子文章,确实与金陵文坛素来所重的‘中正平和’有所不同。
其‘格物致知’、‘以实为先’之理念,更是前所未闻。
加之文气化形之说,争议甚大。”
他将林凡的三份考卷轻轻推到桌子中央,目光沉静:“乡试取士,关乎社稷,亦关乎文道传承。若不能服众,恐难平息金陵城中流言。”
“周大人,林凡文章,字字句句皆为民生,何来不服众之说?”
陈修远上前一步,语气仍带着坚持,“至于中正平和,若一味粉饰太平,便是最大的不平和!”
“陈大人所言,本官亦有所思。”
周大人摆手,示意陈修远稍安勿躁,“但眼下,流言已起,世家不满,若无确凿之证,难以定论。”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方大人身上:“方大人,可否取来文房四宝,另备一桌?”
方大人虽然不解,但立刻躬身应诺,迅速去准备。
很快,阅卷房中央,一张小桌被摆好,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周大人站到桌前,目光再次投向林凡的考卷,尤其是在那篇策论上停留。
“林凡文章,屡次提及金陵城西巷子百姓之困苦,言及水患、农作之艰难。”
周大人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既是‘格物致知’,‘以实为先’,那便当场一试!”
此言一出,阅卷房内所有考官都惊住了。
当场再试?
这可是乡试中从未有过的先例!
刘明和钱同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
他们觉得,林凡一个乡野秀才,就算文章写得好,临场应变,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题,又怎能与金陵世家子弟相比?
陈修远眉头紧锁,他知道周大人此举,是在给林凡一个机会,也是在给自己一个台阶。
但如果林凡临场失利,那一切都将功亏一篑。
周大人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他拿起一支笔,在空白的宣纸上写下几个字。
“金陵城西,有条青石河,河水常年淤塞,雨季泛滥,旱季断流,致使沿岸农田收成不佳,百姓苦不堪言。”
周大人放下笔,声音沉稳有力,“林凡,你既言‘格物致知’,‘以实为先’,今日便请你,对此河治理,提出具体方略。无需引经据典,但求切合实际,可行有效。”
他目光直视林凡的考卷,仿佛隔着纸张,与林凡对话。
这考题,看似简单,实则极考真本事。
没有书本可查,没有前人可循,完全是实打实的问题,需要对当地情况有深入了解,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林凡“格物致知”的精髓所在。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凡那三份考卷上。
虽然林凡本人不在,但所有人都清楚,周大人这是在给林凡一个“隔空应答”的机会,也是在向众人展示,他力保林凡的决心。
就在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周大人的声音落下,那张摆放在主位上的林凡的策论考卷,忽然微微一颤。
紧接着,一股温润的文气,从卷面之上缓缓升腾。
这股文气,并非之前考棚内的磅礴,而是带着一种细腻而又生动的力量,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飘向周大人所设的考桌。
在所有考官的惊呼声中,那股文气,竟然在周大人写下的考题旁边,自行凝聚。
墨迹开始在空白的宣纸上流转,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正在执笔作画!
“这……这是怎么回事?!”
刘明失声喊出,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钱同也吓得后退一步,脸色煞白,浑身颤抖。
文气自行书写?
这已然超出了他们对文道的认知。
陈修远和方大人,虽然同样震惊,但更多的是一种激动与狂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