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老夫子课堂发难,新教习文气破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王明远王夫子那句话,声音不高,却像一盆冷水,兜头浇在了热烈喧腾的明伦堂里。

原本围着林凡的学子们,脸上的兴奋和激动瞬间僵住,纷纷回头,看向这位县学里资历最老、也最严苛的夫子。

那被叫住的学子,更是面色发白,躬着身子,连连称是,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

“王夫子……”

他想辩解几句,却在王明远那审视的注视下,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而凝重。

林凡拨开身前的郑谦,走上前,先是对着王明远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王夫子教诲的是。”

他没有反驳,反而先承认了对方话里的道理。

然后,他才转向那名不知所措的学子,温和开口。

“王夫子是怕你我走了捷径,忘了根本,这是爱护之言,你要记在心里。”

“圣人经典,是千年文道的根基,是每一个读书人安身立命的磐石,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会变。”

他这番话,让王明远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可林凡的下一句话,却让王明远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紧紧地锁了起来。

“但是,”林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讲堂,“根基是用来承载高楼的,磐石是用来抵御风浪的。若我们只守着根基,却不敢在其上添砖加瓦,那这根基,与一块埋在地下的死石头,又有何异?”

他看着堂下所有的学子,一字一句。

“我们读经典,不是为了变成经典的复述者,而是要站在先贤的肩膀上,去看他们未曾见过的风景,去说他们未曾言明的道理。这,才是对经典,最大的尊重。”

“你!”

王明远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这番话,听着句句在理,可每一句,都在挖他信奉了一辈子的治学理念的墙角!

“巧言令色!一派胡言!”

他一甩袖子,不再理会林凡,而是对着所有学-子厉声训斥。

“明日,老夫要亲自考校你们的《论语》!若是连圣人原典都背不全,看你们还如何去‘添砖加瓦’!”

说完,他便背着手,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明伦堂。

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学,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学子们面面相觑,心中刚被点燃的火焰,似乎又被浇上了一层名为“考试”的冰水。

“林兄,这王夫子也太固执了!”郑谦愤愤不平。

林凡却只是笑了笑,并不在意。

他知道,理念的冲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的。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第二日,依旧是明伦堂。

林凡的第二堂课,还未开始,王明远夫子便带着两个老教习,不请自来,直接坐在了第一排。

他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将一本厚厚的《论语集注》放在桌上,闭目养神。

那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了整个讲堂。

学子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

林凡走上讲台,仿佛没有看到王明远一般,神色自若。

“昨日,我们谈了诗的本源。今日,我们便来聊一聊,如何将‘本心’与‘苍生’,融入我们的文章。”

他刚起了个头,王明远便睁开了眼睛。

“林教习。”

他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

“在谈论如何融入文章之前,是否应该先检验一下,这些学子,对文章的根本,究竟掌握了多少?”

他不等林凡回答,便直接面向所有学子,沉声发问。

“《论语·为政篇》有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谁能为老夫解一解,此句何意?又该如何应用于时文策论之中?”

这个问题一出,堂下顿时一片死寂。

这句子他们都背过,注释也看过,意思是“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行事的动机,审视他安心于什么。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

可要说如何应用到策论里,还当着王明远夫子的面,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更何况,随着王明远的发问,一股沉重、刻板的文气,从他身上弥漫开来。

这股文气,饱含着数十年苦读经典的沉淀,厚重如山,压得在场的学子们心头发闷,脑中一片空白,连原本记熟的文句,都变得模糊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