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火烧粮仓流民乱,林凡献计安人心!(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县衙公堂,夜深如墨,唯有堂上几盏油灯,将王丞哲阴沉的脸映得忽明忽暗。
空气里还残留着木头烧焦的呛人味道,混合着堂下囚犯身上的酸臭,令人作呕。
王丞哲看着那几个被五花大绑、哭天抢地的流民,心中的烦躁与怒火交织,烧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杀?
杀了这几个领头的,能吓退城外上千张嗷嗷待哺的嘴吗?
不杀?
官仓被烧,律法何在?他这个县令的威严何在?
这就像一个脓包,一碰就疼,不碰,它就在那里慢慢腐烂,迟早要了整条胳膊的命。
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沉稳的脚步声从堂外传来。
林凡来了。
他一身青衫,在夜风中微微摆动,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平静得仿佛只是饭后出来散步。
他先是看了一眼堂下那几个面无人色的囚犯,又抬头看了看一脸疲惫的王丞哲,拱了拱手。
“大人。”
王丞哲看到他,那股子憋在胸口的郁气,总算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你来了。”
他指着堂下,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火气。
“你看看!这就是你给青阳县带来的‘富裕’!粮食多了,人也多了,乱子也跟着来了!”
“西城粮仓,被烧了小半,损失粮食近千石!再这么下去,不等沈家的银子把咱们的仓库填满,这些流民就能把青阳县给活活吃垮、拖垮!”
林凡静静地听着,等王丞哲发泄完,才缓缓开口。
“大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堵不如疏。”
“疏?怎么疏?”王丞哲一拍桌子,“本官现在哪有余粮去疏导他们?本地百姓的口粮,上缴朝廷的赋税,供给农事司的用度,哪一笔能少?再开仓放粮,就是挖咱们自己的根!”
林凡摇了摇头。
“学生说的‘疏’,不是白给。”
他走到公堂中央,声音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堂里。
“学生有两个法子。”
“第一,以工代赈。”
王丞哲愣了一下。
“以工代赈?”
“不错。”林凡接着解释,“青阳县想要长久富庶,商路必须通畅。上次学生便提议修路,如今正好是个时机。”
“我们张榜招募流民为工,由县衙统一调配,修缮并拓宽通往府城及周边县镇的官道。我们不给他们银子,只给他们饭吃。每日做工,便可领到两顿饱饭,若能超额完成,还可额外领一份口粮带回家给妻儿。”
王丞哲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个法子,他不是没想过,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让一群饿疯了的流民去干活,他们有力气吗?他们肯听话吗?万一在工地上再闹起来,岂不是更麻烦?
“他们饿得连路都走不动,如何做工?况且人心浮动,稍有煽动,便是一场大乱。”王丞哲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个法子。”
林凡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文道教化。”
“什么?”王丞哲以为自己听错了。
“对这些已经陷入绝望的人来说,填饱肚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安抚他们那颗惶恐不安的心,给他们一个念想,一份希望。”
林凡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学生不才,愿亲赴流民营地,为他们讲学。”
“不讲圣人经典,不讲之乎者也。只讲最简单的道理,念最直白的诗文。让他们知道,劳作有酬,勤恳有饭吃。让他们明白,青阳县不是在施舍他们,而是在给他们一个靠自己双手活下去的机会。”
“用文气梳理他们心中的暴戾与绝望,用希望代替他们眼中的茫然与疯狂。”
王丞哲彻底怔住了。
他看着眼前的少年,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以工代赈,是善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