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夫子不服,挨家挨户敲门!(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县衙前院的风,吹散了火把的烟气,也吹凉了人心。

王丞哲那句“都散了吧”,像一把无形的锤子,敲碎了张捕头和一众衙役刚刚燃起的血性。

陈望站在远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看到了那封来自青州府的信,看到了王丞哲脸上那一瞬间的挣扎与屈辱,也看到了这位年轻县令最终选择的,一条更隐忍、更艰难的路。

他没有上前去说什么。

有些坎,只能自己迈。

有些路,也只能自己走。

他转身,带着他那同样满脸失落的年轻学生,默默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

夜色深沉,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师生二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青石板上回响。

“老师……”学生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满是憋闷,“就这么……算了吗?”

“李家一封信,就让知州大人为他们说话。”

“王大人他……他终究还是退了。”

陈望没有停下脚步,他那佝偻的背影在月光下被拉得很长。

“他不是退了。”

老夫子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他是换了条路走。”

“可那条路,一样难走。衙门里处处都是李家的人,所有的证据都被销毁了。光靠审问林凡,又能问出什么?”学生愈发不解。

陈望终于停下脚步,他转过身,看着自己的学生。

“所以,不能只靠他一个人。”

学生一愣:“老师的意思是?”

“你先回去温书。”陈望摆了摆手,没有多做解释,转身朝着另一条岔路走去,“为师去拜访几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

那条路,没有通向他自己的家,而是通向了城南。

那里住着青阳县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儒,刘敬文。

……

“陈夫子,夜深至此,何事惊扰?”

刘府的门房显然认得陈望,不敢怠慢,直接将他请入了书房。

刘敬文年逾古稀,须发皆白,正披着一件外袍,在灯下读着一本古籍。

见到陈望,他放下书卷,脸上露出一丝讶异。

“陈兄,你我虽同住一城,却有近一年未见了吧。今日怎么有空到我这老朽之地来?”

陈望没有寒暄,他对着刘敬文,深深一揖。

“敬文兄,我今日前来,是为我那学生林凡,向你求一个公道!”

刘敬文脸上的笑意慢慢收敛了。

他扶起陈望,请他坐下,亲自倒了一杯热茶。

“林凡的事,我听说了。”刘敬文叹了口气,“菜市口,诗成惊天,逼得县令重审。这孩子,有风骨,像你。”

“光有风骨,救不了他的命。”陈望的声音沙哑,“李家势大,已通天至府城。王县令独木难支,如今也是寸步难行。”

他将今日在县衙前院看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平铺直叙。

可越是这样,那股压在人心头的沉重,就越是真实。

书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烛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你想我怎么做?”许久,刘敬文才开口。

“三日后公审,我希望敬文兄能去。”陈望看着他,“你我,还有城中所有尚存一丝读书人血性的同道,都去!”

“我们不闹事,不喧哗,就坐在那里,看着!”

“我们要让李家看看,读书人的眼睛,还没瞎!”

“要让王县令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审案!”

刘敬文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他看着眼前这位老友,看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看着他那张因愤怒和奔走而涨红的脸。

他知道,陈望说得轻巧,可真要坐到那公堂之上,就等于彻底站在了李家的对立面。

李家在青阳县,就是天。

与天为敌,后果是什么,不言而喻。

“陈兄,你可想清楚了?”刘敬文的声音很沉,“你我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何苦再去趟这趟浑水。李家……我们惹不起。”

“惹不起,就看着一个大好前程的年轻人,被他们当成猪狗一样宰了?”陈望反问,声音陡然拔高,“惹不起,就任由他们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王法,踩在泥里?”

“敬文兄!你忘了二十年前,我们同窗苦读,为何考取功名?为的,不就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吗!”

“如今太平与否,我等管不了。可一个学生的性命,一方土地的公道,就在眼前!若我们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还读什么圣贤书!还做什么读书人!”

“不如回家抱孙子,当个睁眼瞎的富家翁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