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杏林探幽得真趣,闲言碎语试金石(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满级嬷嬷穿成黑料网红后》最新章节。
沈清梧依约前往华老的居所。那是一片位于老城区的安静院落,青砖灰瓦,闹中取静。推门而入,并非想象中的奢华,而是充满了书卷气和草药清香的雅致空间。满墙的古籍线装书,博古架上陈列着各种药材标本和古朴的制药工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药香。
华老早已备好清茶,见到沈清梧,热情地引她入座。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拿出了几本纸张泛黄、字迹古朴的养生典籍,其中果然有沈清梧所说的《松鹤延年功》的残谱,还有《黄庭经》注疏、《千金方》中的导引篇等珍本。
两人一见如故,立刻沉浸在了深入的探讨之中。华老从医学经络、脏腑理论的角度解析功法的养生原理,而沈清梧则能从功法本源、气息运行、甚至历代修炼者的体感记载方面提供补充和印证。她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华老研究中某些存疑之处的关键,其见解之精妙,让行医教学一生的华老都叹为观止。
“妙啊!原来这个动作的微妙弧度,是为了更好地刺激带脉!老夫研究了十几年,竟不如小姑娘你一点拨!”华老抚掌赞叹,眼中闪烁着发现宝藏的光芒。
沈清梧则从华老这里系统性地学习了现代中医对传统养生法的科学阐释,弥补了她知识体系中的一块重要拼图。她也毫不藏私,根据记忆,将《松鹤延年功》缺失的几个关键衔接动作和呼吸心法补充完整,并演示了如何根据不同体质进行微调。
华老如获至宝,连忙拿出纸笔详细记录,激动得像个孩子:“太好了!太好了!这套古法总算能重见天日,造福更多人了!沈小姑娘,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一老一少,完全沉浸在学术的海洋里,忘却了时间。直到华老的老伴进来催促吃饭,两人才发现已是午后。
饭桌上,是简单的家常菜,但用料讲究,搭配合理,显然是遵循养生之道。华老的老伴也是位慈祥温和的老人,对沈清梧很是喜欢,不停给她夹菜。
席间,华老兴致勃勃地提出:“清梧啊”他已经自动省略了‘小’字,“你这身本事,埋没了太可惜!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学校兼个职?开个讲座,或者带个兴趣班?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多,但像你这样有真才实学的,太少了!”
沈清梧沉吟片刻,婉拒道:“多谢华老厚爱。只是我目前琐事繁多,恐难胜任教学工作。且我所知庞杂,却未必符合现代学院派的体系,登台授课,恐有不便。”
她深知自己知识来源特殊,并不适合过于体制化的教学岗位。
华老虽觉可惜,但也理解:“也是,你这水平,给本科生上课确实大材小用了。那这样,以后你常来,咱们就当私下交流。我这儿就是你的另一个书房!还有,以后你和你身边人有什么头疼脑热需要调理的,尽管来找我!别的不敢说,养生保健这一块,老夫还是有点底气的!”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珍贵的承诺。沈清梧郑重道谢。
自此,沈清梧的生活又多了一项固定日程——每隔几日便去华老处“切磋”。有时是探讨古籍,有时是辨识药材,有时仅仅是陪二老喝喝茶、说说话。在这种充满长者关怀和学术氛围的交往中,沈清梧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华老夫妇也将她视为忘年交和极为看重的小友,关爱有加。
公园里的晨练自然也坚持了下来。跟着沈清梧学习《松鹤延年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甚至有了些组织性,大家自发建立了微信群,取名“松鹤社”,还推选沈清梧当了“荣誉社长”,其实她并未过多参与管理。沈清梧教学时,华老有时也会溜达过来,在一旁看着,偶尔指点一两句,更是让学员们深信这位“沈老师”是深藏不露的高人。
这一切,自然又落入了某些人的眼中。
这日,沈清梧刚结束晨练,准备去华老家,却在公园门口被一个拿着手机、看似无意经过的年轻男子拦住了。
“哎呀,这不是沈清梧老师吗?”男子故作惊讶,手机镜头却若有若无地对准了她,“沈老师真是多才多艺啊!不光戏拍得好,这养生拳也打得这么棒,还成了公园明星了?听说还拜了位老中医当师傅?这是打算全面开花,进军健康产业了?是不是有什么新产品要推广啊?”
话语看似恭维,实则充满了试探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恶意,暗示她利用老人和养生热潮炒作牟利。
沈清梧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看着对方,以及那个并不隐蔽的手机镜头。她认得这人,是某个专靠偷拍明星隐私和制造话题的八卦媒体的记者。
“强身健体,利己利人,与产业无关。与长者交流,学习知识,乃人之常情,亦与拜师无关。”她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至于推广产品,更是无稽之谈。阁下若有闲情逸致,不妨也加入晨练,强健体魄,也好过在此捕风捉影,浪费光阴。”
那记者被怼得脸一红,还想说什么,沈清梧却已不再理会,径直走向路边等候的车子,那是晓芸不放心,最近常来接她。
车上,晓芸气鼓鼓地说:“沈老师,这些人真讨厌!怎么什么事都能被他们说得那么难听!要不要告诉顾总,让他处理一下?”
“不必。”沈清梧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淡淡道,“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些许闲言碎语,伤不了分毫。由他们去罢。”
她如今的心境,早已不同往日。有了华老这样的底蕴支撑,有了自己清晰的道路规划,这些娱乐圈的蝇营狗苟,在她眼中已如尘埃般微不足道。她甚至懒得为此动用顾延之的资源。
然而,她低估了八卦的传播速度。很快,「沈清梧公园练拳敛财」、「疑拜师老中医欲转型养生博主」之类的扭曲报道便开始在一些小范围内流传。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顾延之耳朵里。他此刻正忙于《宣和风骨》的后期宣发和星耀的新项目布局,听到这消息,先是无语,随即又有些哭笑不得。他知道这肯定是胡说八道,但心里又忍不住泛起一丝酸意——她现在的生活似乎越来越丰富多彩,而自己却好像越来越被排除在外。她甚至连这种小事都不再来找他帮忙了。
他忍不住让助理去查了一下那个“老中医”的底细。当助理将华老的背景资料放在他桌上时,顾延之再次震惊了。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医药泰斗、桃李满天下……这位沈清梧,怎么随便认识个人,都是这种级别的隐世大佬?!
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那些吃醋和试探,在对方这种绝对的实力和机缘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而另一边,傅渊也看到了那些无聊的八卦。在一次色彩调试的间隙,他状似无意地提起:“沈老师最近似乎遇到点小麻烦?需要帮忙吗?”他的语气带着关心,却并无打探之意。
“无事,跳梁小丑而已。”沈清梧专注于屏幕上的色值微调,头也未抬,“倒是傅先生,这个‘香炉紫烟’的饱和度,我觉得可以再降低0.5个点,更接近烟气将散未散时的那抹灰紫调。”
“好,我试试。”傅渊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投入到工作中。
第三十四回,八风不动。
外界的纷扰,如同微风拂过深潭,虽起涟漪,却难撼其根本。
沈清梧的心,愈发沉静通透。
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专业的深度,人际的广度,内心的厚度,都在稳步增长。
那些噪音,终究只会成为衬托她前进步履的……背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