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星骸远征与火种共鸣:噬星起源地的古老秘辛(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最新章节。

黎明新纪元第六十二年,银河系在《银河共同防御条约》的框架下,进入了全面备战与文明升级的新时期。银河防御理事会以林墨联盟为核心,整合了星海联盟、深渊守护者及五十多个文明的科技资源,在银河系边缘建立了三座“银河防御枢纽”,部署了升级后的星核深渊阵与暗物质防御系统,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防御网络。

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与技术迭代,林墨联盟的舰队完成了全面升级:新一代“永恒级”超级旗舰增至五艘,搭载了融合创生之力与暗物质能量的“双核引擎”,速度提升至光速的百分之一,防御罩强度达到此前的三倍;“破晓级”主力战舰批量生产至三百艘,配备了“暗物质创生炮”,既能撕裂吞噬屏障,又能净化黑暗能量;更令人振奋的是,“意识共鸣装置”研发成功,能够通过金色晶体碎片,微弱地感应林墨残留的意识波动,为寻找其意识回归的方法提供了可能。

这一天,银河防御理事会在“永恒号”旗舰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关于噬星者起源地的探索计划。

“根据深渊守护者提供的古老星图与噬星者残骸的能量溯源分析,我们已锁定噬星者的起源地——距离银河系边缘两百光年的‘星骸禁区’。”陈博士站在全息投影前,调出一张布满红色标记的星图,“这片区域曾是一个繁荣的星系,约十万年前突然爆发大规模的黑暗能量爆炸,所有星体化为残骸,成为了噬星者的孕育之地。探测数据显示,星骸禁区中心存在一个巨大的‘黑暗核心’,正是噬星者能量的源头,也是解开其起源之谜的关键。”

守望者的能量核心闪烁着凝重的光芒:“星骸禁区的环境比星云迷雾带更加极端,黑暗能量浓度是银河系边缘的百倍,空间结构极度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时空崩塌。更重要的是,那里很可能残留着噬星者的原始族群,以及……导致噬星者诞生的未知文明遗迹。”

苏晚晴的目光落在星图中央的黑暗核心上,指尖轻轻抚摸着胸前的金色晶体碎片——自从上次战斗后,碎片便失去了光芒,如同普通的晶体,但她始终坚信,林墨的意识并未消散,只是陷入了沉睡。“探索星骸禁区,不仅是为了彻底根除噬星者的威胁,更是为了寻找唤醒林墨意识的方法。”她的声音坚定,“我决定,亲自率领‘永恒号’‘曙光号’‘守护号’三艘超级旗舰,以及一百艘‘破晓级’主力战舰,组成‘星骸远征舰队’,前往星骸禁区探索。”

星海联盟的代表立刻表示支持:“我们将派遣‘星海号’超级旗舰与五十艘主力战舰加入远征舰队,提供量子切割炮的技术支援。噬星者的威胁关乎整个银河系的安危,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深渊守护者的长老也点头道:“我们将派遣十名最精锐的守护者加入舰队,协助你们抵御黑暗能量的侵蚀,解读可能存在的古老文明遗迹。同时,我们会激活星核深渊阵的远程支援功能,在紧急时刻为你们提供暗物质能量支援。”

会议结束后,星骸远征舰队迅速集结。三艘林墨联盟的超级旗舰、一艘星海联盟的超级旗舰,以及一百五十艘主力战舰,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舰队,通过星核空间跳跃门,朝着星骸禁区的方向进发。

舰队的首次空间跳跃就遭遇了麻烦。星骸禁区周围的空间紊乱程度远超预期,跳跃过程中,舰队遭遇了强烈的时空乱流,多艘主力战舰的防御罩被撕裂,舰体受损。“总司令,星骸禁区的空间乱流强度超出探测数据,常规空间跳跃无法直接抵达核心区域,我们必须降低跳跃频率,分段前进!”“永恒号”的导航官汇报,语气中带着焦急。

苏晚晴立刻下令:“调整航行计划,每跳跃一光年就停留半天,稳定舰体状态,同时用量子晶探测系统绘制详细的空间地图,避开危险区域!”

接下来的半个月,远征舰队在时空乱流中艰难推进。每一次空间跳跃都伴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有时会闯入漂浮的星体残骸群,需要紧急规避;有时会遭遇黑暗能量风暴,舰体的装甲被腐蚀得坑坑洼洼;更可怕的是,他们还遇到了“空间陷阱”——一种由黑暗能量形成的时空漩涡,一旦陷入,就会被卷入未知的维度。

在一次规避空间陷阱时,星海联盟的“星海号”旗舰不慎被漩涡边缘的能量波及,舰体失控,朝着一块直径百公里的星体残骸撞去。“‘星海号’失控!请求支援!”“星海号”舰长的紧急通讯传来。

“‘曙光号’,立刻前往支援,用牵引光束稳定‘星海号’的舰体!‘永恒号’启动创生防御罩,阻挡星体残骸的撞击!”苏晚晴下令。

“曙光号”迅速靠近“星海号”,释放出强大的牵引光束,将失控的“星海号”拉回安全轨道;“永恒号”则展开巨大的创生防御罩,硬生生挡住了星体残骸的撞击,防御罩上泛起剧烈的涟漪,能量瞬间消耗了30%。

经过半个月的艰难航行,远征舰队终于抵达了星骸禁区的外围。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撼与压抑:曾经的星系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无数漂浮的星体残骸,大小不一,有的如同山峰,有的如同岛屿,在黑暗能量的作用下缓慢旋转。天空中没有星光,只有黑暗能量散发的微弱紫光,将整个区域笼罩在一片死寂的氛围中。

“探测到黑暗核心的位置,位于星骸禁区的中央,距离我们还有十光年。”探测官汇报,“核心周围的黑暗能量浓度极高,形成了一道‘黑暗壁垒’,无法直接穿透,疑似有强大的防御机制。”

苏晚晴下令:“舰队在星骸禁区外围休整三天,修复受损舰船,补充能量。科研团队利用这三天时间,分析黑暗能量的特性,寻找突破黑暗壁垒的方法。深渊守护者的各位,请协助我们解读周围的星体残骸,看看是否能找到关于古老文明的线索。”

休整期间,科研团队和深渊守护者展开了紧张的工作。陈博士的团队发现,星骸禁区的黑暗能量虽然狂暴,但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波动,每三天会出现一次持续一小时的能量低谷,这是突破黑暗壁垒的最佳时机。而深渊守护者则在一块巨大的星体残骸上,发现了古老的刻痕——这些刻痕与星神文明的文字有相似之处,但更加古老,像是某种创世铭文。

“这些铭文记载着一个古老的文明——‘星源文明’。”一位深渊守护者的长老解读道,“星源文明是银河系诞生之初的第一个智慧文明,掌握着宇宙的本源能量,也就是‘星源之力’。他们曾是银河系的主宰,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文明奇迹。”

“铭文显示,十万年前,星源文明在进行一项‘宇宙能量转化实验’,试图将黑暗能量转化为无害的星源之力,解决能源危机。但实验失败了,黑暗能量失控,引发了巨大的爆炸,不仅摧毁了星源文明的母星,还将其转化为了噬星者的源头——黑暗核心。星源文明的大部分成员在爆炸中灭亡,只有少数幸存者逃入了宇宙深处,不知所踪。”

苏晚晴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星源文明的星源之力,会不会与星神文明的创生之力有关?如果能找到星源之力的线索,或许不仅能突破黑暗壁垒,还能唤醒林墨的意识。”

“很有可能。”长老点头道,“星神文明的创生之力,很可能是继承了星源文明的星源之力。铭文还提到,星源文明的实验基地中,存放着‘星源火种’,这是星源之力的核心载体,也是控制黑暗能量的关键。如果能找到星源火种,或许就能彻底控制黑暗核心,消灭噬星者的源头。”

三天后,黑暗能量的波动如期进入低谷。苏晚晴下令:“舰队启动最大推力,跟随深渊守护者的引导,突破黑暗壁垒!所有舰船开启最高强度的创生防御罩和暗物质护盾,抵御黑暗能量的侵蚀!”

远征舰队排成一字长蛇阵,在深渊守护者的能量引导下,朝着黑暗壁垒冲去。黑暗壁垒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当舰队靠近时,壁垒突然掀起巨大的能量浪潮,试图将舰队吞噬。

“启动星核净化炮,开辟通道!”苏晚晴大喊道。

四艘超级旗舰的星核净化炮同时开火,金色的能量束汇聚成一道巨大的通道,硬生生在黑暗壁垒上撕开一个缺口。舰队迅速穿过缺口,进入了黑暗核心所在的区域。

这里的景象更加恐怖。中央是一个直径达十万公里的黑色球体,正是黑暗核心,表面不断有黑色的能量丝线涌出,连接着周围的星体残骸,像是一个巨大的心脏,在缓慢跳动。黑暗核心的周围,漂浮着数千艘原始噬星舰船,它们的形态比之前遇到的更加狰狞,散发着更加强大的黑暗能量波动。

“发现星源文明的实验基地!位于黑暗核心的东侧,一座半埋在星体残骸中的巨型建筑!”探测官兴奋地汇报。

实验基地的主体是一座巨大的银色建筑,虽然大部分被星体残骸掩埋,但仍能看出其宏伟的规模。建筑的表面布满了复杂的能量纹路,与星源文明的铭文相似,散发着微弱的星源之力波动。

“‘星海号’和‘守护号’率领五十艘主力战舰,牵制周围的原始噬星舰船!‘永恒号’和‘曙光号’率领剩余舰船,前往实验基地,寻找星源火种!”苏晚晴下令。

“星海号”和“守护号”立刻转向,朝着原始噬星舰船冲去。星核净化炮和量子切割炮同时开火,金色和银白色的能量束在黑暗中交织,不断摧毁着原始噬星舰船。但原始噬星舰船的数量太多,而且防御能力远超之前的噬星者,战斗陷入了胶着。

“永恒号”和“曙光号”则顺利抵达实验基地。建筑的入口被一块巨大的星体残骸堵塞,“曙光号”的星核净化炮开火,将残骸炸开,露出了一个巨大的通道。舰队派出十支登陆小队,乘坐小型穿梭机,进入实验基地内部。

实验基地内部一片狼藉,布满了厚厚的灰尘和破损的仪器,但主体结构依然完好。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刻满了星源文明的实验记录,详细记载了宇宙能量转化实验的过程和失败的原因。登陆小队沿着通道深入,最终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实验室。

实验室的中央,矗立着一座透明的能量舱,舱内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金色球体,散发着温和而强大的能量波动——正是星源火种。能量舱的周围,布满了复杂的控制仪器,上面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似乎仍在运行。

“找到星源火种了!”登陆小队队长兴奋地汇报。

苏晚晴通过通讯器下令:“小心提取星源火种,不要触碰任何未知的控制按钮,避免引发危险!”

队员们小心翼翼地靠近能量舱,使用特制的能量提取装置,试图打开舱门。然而,当提取装置接触到能量舱的瞬间,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红色的警示灯开始闪烁,整个建筑剧烈震颤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