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棺材十八仙(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最新章节。

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子东头住着个老光棍,姓张,六十出头,是个老木匠,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数得着。张木匠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广,屯里人送外号“张百晓”。

这天黄昏,张木匠刚从邻村做完活计回来,路上就撞见了急匆匆的村长李富贵。

“张叔,可算找着您了!”李富贵擦着汗,“明儿个屯里要迁老坟,您得帮个忙,开棺捡骨。”

张木匠一听就皱眉:“这节气迁坟?谁家这么着急?”

“不是谁家,是整片老坟都要迁。”李富贵压低声音,“县里说要修路,正好经过咱们老坟地,限期三天迁完,不然推土机直接就推了。”

张木匠心里咯噔一下。靠山屯的老坟地可有年头了,据说清朝乾隆年间就有了,埋了多少代先人。这么急着迁坟,怕是要惊动地下的安宁。

第二天一早,张木匠带着工具到了坟地。屯里老少爷们差不多都到齐了,个个面色凝重。迁坟动祖,在农村可是大事,要不是上面压得紧,没人愿意干这活儿。

大家按照辈分顺序,一家家起坟开棺。快到晌午时,挖到了一处无主老坟。这坟没有碑,坟头也比别的小,要不是这次迁坟,根本没人注意。

“这埋的是谁啊?”年轻人问老辈人。

几个老人面面相觑,都摇头说不知道。年纪最长的赵老太爷拄着拐杖,眯眼看了一会儿:“打我记事儿起,这坟就在了。听我爷爷说,他小时候这坟就有,埋的是个外乡人。”

既然是孤坟,大家也就不那么讲究了。几个后生抡起铁锹就挖,不一会儿就露出了棺材。让人惊讶的是,这棺材虽然埋了不知多少年,却丝毫没有腐烂,木头表面还泛着幽幽的光泽。

“好木料啊!”张木匠一眼就看出这棺材不寻常。他伸手摸了摸棺盖,手感温润,像是上等的楠木,可东北不长这种树,怎么会有人用楠木在这荒山野岭下葬?

更让人心里发毛的是,棺材盖上刻着些奇怪的图案,既像是狐狸,又像是黄鼠狼,还有蛇和刺猬,正好是东北民间常说的“胡黄白柳灰”五大仙家。

“张叔,开棺吧。”李富贵说道。

张木匠点点头,拿出工具。可奇怪的是,棺材钉怎么也撬不动。几个壮小伙轮番上阵,那棺材盖就像焊死了一样。

“邪门了嘿!”有人嘀咕道。

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不知从哪冒出来个干瘦老头,穿着身不合时宜的灰色长衫,眼睛滴溜溜地转。

“要开棺,得用这个。”老头声音尖细,递过来一把古旧的铜钳。

张木匠接过钳子,刚想问老头从哪来,一抬头人却没影了。四下张望,只见远处林边有个灰影一闪,像是只大耗子钻进了草丛。

“见鬼了...”张木匠心里直打鼓,但这么多人在场,也不好说什么。他试着用铜钳夹住棺材钉,没想到轻轻一撬,钉子就松动了。

不一会儿,棺材钉全部起出。张木匠和李富贵合力推开棺盖。

“啊呀!”棺盖开启的瞬间,围观众人齐声惊叫,向后倒退。

棺材里根本没有尸体,而是整整齐齐摆着十八个木雕人偶,每个约一尺来长,雕刻得栩栩如生。细看之下,竟是九男九女,容貌衣饰各不相同,脸上表情活灵活现,似笑非笑,似嗔非嗔。

最奇的是,这些人偶的材质正是那罕见的楠木,与棺材本身一模一样。

“这、这是啥玩意儿?”李富贵声音发颤。

张木匠也是头回见到这等怪事。他伸手想拿起一个人偶细看,指尖刚触到木雕,突然一阵头晕目眩,耳边似乎听到细碎的嬉笑声。

“别动!”赵老太爷突然喊道,“这是‘棺中仙’,动不得!”

众人忙问什么是“棺中仙”。赵老太爷喘着气说,他小时候听太爷爷讲过,有些修道之人会用特殊木料雕刻人偶,放入特制棺中吸取地气,时间久了就能成精作怪。但这法术失传已久,没想到真能见到。

“那怎么办?”李富贵问。

赵老太爷摇头:“赶紧原样埋回去,惹怒了它们,咱屯子就别想安宁了。”

可是县里修路是板上钉钉的事,这坟必须迁。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先把棺材抬到屯里的祠堂暂时安置,等找到合适地方再埋。

于是八个壮小伙上前抬棺。奇怪的是,这棺材看着不大,却重得出奇,八个汉子憋红了脸才勉强抬起。更吓人的是,棺材一动,里面就传来“咯咯”的声响,像是那些木偶在移动。

好不容易把棺材抬到祠堂,已是日落西山。大家心有余悸,纷纷回家,约定明天再商量怎么办。

当夜,靠山屯就出了怪事。

先是张木匠睡到半夜,被一阵敲击声惊醒。点灯一看,屋里没人,声音是从工作台传来的。他走过去一看,吓出一身冷汗——白天他带回来的那把铜钳,正在自己敲击桌面,像是在发信号。

接着是李富贵家。村长半夜被鸡叫声吵醒,起身查看,只见鸡窝里蹲着只硕大的黄鼠狼,正人立着学鸡叫。见人来也不跑,反而作揖似的拜了拜,然后一闪没影了。

屯东头的老赵家更邪乎。赵家媳妇起夜,看见院里月光下坐着个穿红袄的姑娘正在梳头。她以为是邻居,刚要打招呼,那姑娘转过头来——脸上光板一块,根本没有五官!

这一夜,靠山屯家家户户都没睡安稳,不是听见奇怪声响,就是看见诡异景象,但都没造成实际伤害,像是某种警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