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林场五精(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最新章节。
长白山西麓有个靠山屯,屯子往西二十里有个老林场,早些年还热闹过一阵子,后来封山育林,工人们撤走了,就剩下个看林子的老赵头和他收留的哑巴徒弟小木头。
这年冬天雪下得邪乎,刚进腊月就封了山。老赵头被屯里人接去喝喜酒,临走前叮嘱小木头:“我三两日就回,你守着场部,切记太阳落山就锁门,任谁叫门也别开。这老林子年头久了,不太平。”
小木头十八九岁,是个老实孩子,不会说话但心里透亮,连连点头应下。
头两日平静无事。第三日黄昏,天色阴沉得厉害,又飘起了鹅毛雪。小木头早早闩了门,正对着火炉烤土豆,忽听外面传来脚步声,踏着雪咯吱咯吱响,到了门前停住,接着便是“咚咚咚”的敲门声,又急又重。
小木头记着师父的话,屏住呼吸不出声。
门外安静了片刻,一个粗哑的嗓子喊道:“屋里有人吗?我们是赶山的,迷了路,借个地方避避风雪!”
小木头凑到窗边,用手指蘸了点唾沫,悄悄捅破窗纸朝外看。只见门外站着五个黑影,都裹着厚厚的棉大衣,戴着狗皮帽子,遮住了大半张脸,肩上落满了雪。奇怪的是,这五人站成一排,最右边那个格外矮小,几乎像个小孩子,被其他四人紧紧夹在中间。
小木头心下疑惑:这大雪封山的时节,哪有拖家带口赶山的?他不敢应声。
那五人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应答,又开始敲门,这次声音温和了许多:“行行好,开开门吧,冻得快不行了,暖和暖和就走。”
声音透着股可怜劲儿,但小木头心肠硬,只是摇头。
门外的人似乎知道屋里有人,轮番上前劝说,声音各有不同,有的苍老,有的年轻,但都带着一种奇怪的、黏糊糊的腔调。说了半晌,见屋里始终没动静,那粗哑嗓子似乎恼了,恶狠狠地骂了几句,接着便传来用身体撞门的闷响。
那破木门被撞得摇晃起来,门闩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小木头吓得脸色发白,四下张望想找家伙防身。
就在这时,撞门声戛然而止。
一阵极低的、窸窸窣窣的交谈声在外面响起,像是有几个人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小木头再次凑到窗边,只见那五人围成一圈,脑袋几乎抵在一起。忽然,最右边那个矮小的身影似乎极力想扭过头看向屋子,却被左边一个高大的身影死死按住脑袋扳了回去。
争论停止了。那五人同时转向房门,沉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一言不发,转身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风雪中,脚步声很快就被风声吞没。
小木头长出一口气,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他不敢睡觉,添了柴火,握着砍柴刀守在火炉边。
一夜无事。
第二天雪停了,但天色依旧灰蒙蒙的。小木头惦记着外面棚子里养的几只下蛋母鸡,小心地开门查看。鸡没事,但雪地上除了他的脚印,只有一行奇怪的足迹通往林子深处——那足迹像是一个人的,但又特别深,仿佛背着极重的东西,而且步子迈得极大,完全不似常人。
小木头心里发毛,赶紧退回屋里。
到了晚上,他更加警惕。果然,刚擦黑,那脚步声又来了。这次直接到了门前,连伪装都省了。
“咚咚咚!”
敲门声比昨晚更响、更急。
小木头透过窗纸破洞再看,还是那五人,同样的打扮,同样的站位。但今晚,他们似乎连话都懒得说了,只是固执地、一遍遍地敲着门。
小木头紧握砍柴刀,手心全是汗。
僵持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敲门声停了。小木头以为他们又要走,却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用指甲细细地刮擦门板,从上到下,嘶啦嘶啦,听得人牙酸。紧接着,一股淡淡的、像是陈年古墓里带出来的腐朽气息,丝丝缕缕地从门缝里钻了进来。
小木头感到一阵头晕恶心,心里暗道不好。他想起师父炕柜里藏着一本破旧的《地母经》,据说能辟邪。他连忙翻出来,也顾不上看不懂,就摊开放在门槛内侧。
那刮门声立刻停止了,腐朽味也淡了些。门外传来几声压抑的、恼怒的低吼。
看来这东西怕圣贤经文?小木头刚升起一丝希望,却听到外面传来“噗通”一声,像是什么东西跪下了,接着,竟响起一个他无比熟悉的声音——是师父老赵头苍老焦急的嗓音!
“木头!快开门!师父摔伤了腿,快扶我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