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摸脉仙姑(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最新章节。
马万财面有难色:“起坟迁葬恐被乡人耻笑...”
“面子和家运,东家自己权衡。”仙姑淡淡道,“只是龙脉躁动,时间越久,反噬越强。不出三年,怕是家破人亡。”
马万财骇然,终于下定决心迁坟。择日破土那日,仙姑亲自到场主持法事。棺木起出时,众人皆惊——那上好柏木棺材竟如被什么东西绞过一般,扭曲变形,棺盖上还有道道爪痕。
更骇人的是,开棺后发现,棺内遗体面目全非,仿佛被重物碾压过一般。
仙姑焚香祷告,做法事安灵,又将预备好的三牲祭品埋入穴中,方才平息地脉动荡。
马万财经历此事,再不敢妄自尊大,从此修桥铺路,广积善德。说来也怪,此后马家运势渐好转,虽不复从前豪富,却也平安顺遂。
经此一事,摸脉仙姑名声大振,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找她摸脉问事。仙姑立下规矩:一日只看三人,贫苦人家分文不取,富户乡绅随缘给赏。
这年寒冬,屯里猎户在山上救回个冻僵的年轻书生,名唤李文渊,说是赴京赶考,途中遇雪迷路。书生身体孱弱,在屯中养病期间,常去仙姑处帮忙抄写文书,两人渐生情愫。
开春后,书生病愈,要继续赴京赶考。临行前夜,他向仙姑表白心意,许诺高中后必回来迎娶。
仙姑却摇头:“你我殊途,难有善果。你自去求你的功名前程,莫要为我误了终身。”
书生不解其意,再三追问。仙姑终是透露天机:“我非凡人,乃是借体还魂。马三姑当年为护龙脉舍身,地仙允她借小翠之体延续香火。我虽得享人身,实则已是地仙门下,终身需守贞洁,济世度人,不可婚嫁。”
书生闻言,怅然若失,次日黯然离去。
却说这书生走后,仙姑郁郁寡欢,日渐消瘦。某夜,那青衣老汉又至,见她如此,叹道:“痴儿,你既已脱凡胎,何苦又陷情劫?”
仙姑垂泪:“虽得地仙之体,仍怀凡人之心。情之一字,最难割舍。”
老汉道:“也罢,我与你个方便。那书生今科必中进士,但仕途多舛,三年后有场大难。你可暗中护他周全,待他劫难度过,或可再续前缘。”
仙姑拜谢。老汉又道:“不过你需牢记,你之根本在于摸脉辨气、济世救人,不可因私废公。”
此后三年,仙姑一面行善积德,一面暗中关注书生仕途。果然,李文渊高中进士后,被授官县令,却因得罪上司被诬陷下狱。
仙姑得地仙相助,夜入府衙,摸遍卷宗档案,终找到冤案破绽。她又托梦给巡按御史,提示案中疑点,最终使得冤情得雪,李文渊官复原职。
李文渊知是仙姑相助,感念不已,弃官回到靠山屯,愿终身相伴。仙姑感其诚意,禀明地仙,得允婚配。但约法三章:一不举宴席,二不张扬婚事,三需助她济世度人。
婚后,二人相敬如宾,共同行善。仙姑授李文渊医卜星相之术,夫妻二人一摸脉一开方,救治乡民无数。
十年后的某个清晨,有乡人急叩门扉,说双龙镇外发现一处古墓塌陷,露出地下空洞,幽深不知几何,镇民不敢妄动,特来请仙姑查看。
仙姑与李文渊同往,见那塌陷处阴风阵阵,隐有异响。仙姑如往常般俯身摸地,忽然脸色大变,连退数步。
“快走!这是镇着古凶物的禁地,封印已损,凶气外泄!”
她急令乡民后退,自己却站在原地不动。李文渊欲上前拉她,却被她厉声制止:“别过来!我已沾了凶气,走不脱了。你快带大家退到百步之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话音刚落,地面再次塌陷,仙姑身影瞬间被吞没。李文渊痛不欲生,欲跳下相救,被乡民死死拉住。
是夜,李文渊独坐房中,泪眼朦胧间,见那青衣老汉再次现身。
“仙姑无恙,只是被凶物所困,需闭关化解。”老汉道,“你不必忧心,七七四十九日后,她自会归来。”
李文渊急问:“那凶物究竟是什么?”
老汉叹道:“是前朝镇在此地的一条凶龙,怨气所化。当年马三姑摸出的睡龙,实则是这凶龙的龙脉。马万财破土动工,已损了封印,如今彻底崩塌了。”
“那仙姑她...”
“她乃地仙之体,正是凶龙的克星。此乃她的劫数,也是她的功德。”老汉说罢,化作青烟消散。
四十九日后,正值月圆之夜,李文渊独坐院中,忽闻门外脚步声响。开门一看,正是仙姑归来,只是容颜略显憔悴,手中多了一柄青铜短剑。
“凶龙已暂时被封,但我需镇守此地,以防它再次出世。”仙姑道,“从今往后,我不能远离双龙镇了。”
李文渊握住她的手:“你在何处,我便在何处。”
此后,夫妻二人在双龙镇定居,继续为人摸脉解难。仙姑因降服凶龙,神通更胜从前,不但能摸脉诊病,还能驱邪除妖。
岁月流转,李文渊白发渐生,仙姑却容颜依旧。忽一日,仙姑对李文渊道:“你寿数将尽,我可渡你一口仙气,延寿十年。但你需舍弃今生记忆,从头来过。”
李文渊笑道:“不必了。人生一世,有始有终方得圆满。能与仙姑相伴这些岁月,已是我几世修来的福分。”
三月后,李文渊无疾而终。葬仪那日,天降细雨,有双蝶绕棺三周,向西飞去。
丧事毕,仙姑闭门三日。第四日清晨,乡人见宅门大开,仙姑端坐堂中,神色如常。
此后又三十年,仙姑容颜不改,仍为四方百姓摸脉解难。直到某年冬至,她将木雕鲤鱼传给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嘱咐几句后,闭目而逝。乡人感其恩德,为她立祠祭祀,香火不绝。
至今双龙镇老人仍言:月圆之夜,若在仙姑祠前诚心祈求,或可见一青衣老汉与一女子身影,似在巡视地脉。若遇有缘人,那女子还会为其摸骨看脉,指点迷津。
而靠山屯中,偶有婴孩出生时手中紧握泥土,老人便说:这是摸脉仙姑转世来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