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黄皮子讨封(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最新章节。
民国初年,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屯里住着个三十出头的木匠,名叫王老四。此人手艺精湛,心地却有些计较,每每给人做工,总要暗中克扣些木料,攒下来给自己打家具。屯里人知晓他的毛病,但因他手艺确实好,价钱也公道,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年腊月,大雪封山,王老四闲在家中,忽闻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个裹着破旧棉袄的老头,须发皆白,面皮却紧致,一双小眼睛滴溜溜转。
“王木匠,俺是后山黑瞎子沟的,家里老娘病重,急需一口寿材,工钱好说,就是得劳您大驾,随我走一趟,现做现用。”老头说话急促,嘴里哈出白气。
王老四本不想接这寒冬腊月的活计,但听说工钱丰厚,又瞥见老头袖口隐约露出的银元光亮,便点头应下。他收拾了工具,跟着老头深一脚浅一脚进了山。
黑瞎子沟这地方王老四只听老人提起过,说是邪性,多年没人敢去了。此刻踏雪而行,但见老树林立,鸦雀无声,唯有风声呜咽。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眼前豁然开朗,竟有一处整洁的院落,青砖瓦房,在这荒山野岭中显得格外突兀。
老头引他进了厢房,里面堆着上好的红松木料,却不见病重的老娘。王老四心下生疑,但看在钱的份上,也不多问,埋头干起活来。
他手艺确实精湛,刨、凿、锯、卯,动作行云流水。期间那老头偶尔来看,每次皆啧啧称赞。只是王老四贼性不改,见木料富余,便偷偷截下一段上好的红松木心,揣入怀中,想日后给自己雕个镇纸。
寿材做成那日,老头果然付了双倍工钱,却又面露难色:“王木匠,实不相瞒,俺家还有一事相求。”
“您老但说无妨。”王老四掂着沉甸甸的工钱,满口应承。
“俺家老娘生前好体面,这寿材虽好,却无雕花点缀,恐她地下不喜。听闻您雕工一绝,能否再留一日,给棺头雕些祥云瑞兽?另有重谢!”
王老四心中计较:一日功夫,还能再赚一笔,何乐不为?于是爽快答应。
是夜,老头备了酒菜招待。几杯烧刀子下肚,王老四话也多了起来,吹嘘自家手艺如何远近闻名,甚至夸口道:“不是俺吹,就俺这雕工,天上的仙女儿看了都想下凡来求!”
正吹嘘间,忽闻内室传来一阵轻微咳嗽,似是个老妪声音。老头脸色微变,急忙起身入内。王老四酒意上涌,也未多想,自顾自吃喝。
片刻后老头返回,面色如常,却又敬了几杯。王老四终于醉倒,伏桌酣睡。
迷迷糊糊间,他仿佛见一黄衣老妪走到面前,仔细端详他的面容,喃喃道:“倒是个有巧手的,心术虽有些不正,却非大奸大恶之徒...”说罢,竟化作一只毛发稀疏的老黄皮子,蹒跚离去。
翌日清晨,王老四头痛欲裂地醒来,发现自己睡在炕上,院中已摆好早餐,却不见那老头踪影。他想起今日还要雕花,便起身干活。
操起凿刀刻刀,王老四忽然发现自己的手格外灵巧,脑中涌现出许多从未想过的精美图样。他下意识地雕琢起来,但见木屑纷飞间,祥云缭绕,瑞兽腾跃,竟如神助。
正雕得入神,忽闻身后有人说话:“好手艺!”
王老四回头,见是那老头,身旁还站着个黄衣老妪,正是昨夜梦中所见!此刻细看,这老妪面带病容,却眼神晶亮,不像寻常村妇。
老妪颤巍巍走到棺前,抚摸雕花,连连点头:“小子,你这手艺跟谁学的?”
王老四忙答:“自家瞎琢磨的。”
“哦?无师自通竟能至此?”老妪似笑非笑,“昨夜你说大话,道是仙女儿都要求你的雕工,可是真的?”
王老四顿时面红耳赤:“酒后胡言,老太太莫当真。”
老妪却摇头:“老身却当真了。实不相瞒,我家族中尚有几个小辈,正需学些手艺糊口。你若愿收徒传授,必有重谢。”
王老四心中暗忖:这荒山野岭的,能有什么重谢?但看这家人宅院整齐,或许真有些家底。他本就贪财,便应承下来:“教是可以教,只是这拜师礼...”
老妪笑道:“这个自然。”说罢击掌三声。
但见院门开处,鱼贯走入几个青年男女,皆穿着黄布衣裳,面貌清秀,行动轻捷。他们手中各捧礼物:有晒干的山珍、成捆的药材、甚至还有一锭明晃晃的银子。
王老四看得眼直,忙不迭应下。于是当日便开始授课。
这些学生个个心灵手巧,王老四只需稍加指点,他们便能心领神会,进步神速。不过三日工夫,基本的雕工都已掌握。王老四暗自惊奇,从未见过如此聪明的学徒。
第三日夜里,老妪又设宴款待。酒过三巡,她忽然道:“王师傅,老身观你虽有巧技,却福缘浅薄,命中无大财。可是如此?”
王老四想起自己虽手艺出众,却始终只能勉强糊口,不由点头称是。
“老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老妪眯着眼,“你若愿将绝技倾囊相授于我这些晚辈,我可助你得一场富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老四忙问:“如何相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