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大逆不道之言(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最新章节。

这是大宋一品大员,在大朝会时才有资格穿着的礼服。

宽袍大袖,玉带环腰,衬得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少了几分沙场的铁血,多了几分文臣的儒雅。

岳飞褪去了所有的锋芒,将自己,还原成了一个最纯粹的——臣子。

“元帅,您……”

岳云看着父亲的这身装扮,眼中疑惑。

在他心中,父亲永远是那个身披银甲、气吞山河的大元帅。

岳飞替儿子整理了一下衣甲,温和道:“记住,战场之上,我们是兵,以武立身,庙堂之上,我们是臣,以礼立足,今日,是为父的另一个战场。”

就在此时,宫里的传旨太监,到了。

“传陛下口谕!”

“宣,燕云节度使、靖边伯岳飞,及有功将领王贵、杨再兴……入奉天殿,觐见!”

终于,来了。

岳家军众将,在岳飞的带领下,迈出了会同馆的大门。

从会同馆到紫禁城,不过一里之遥。

但这一里路,却比从燕京到南京的千里之途,还要漫长。

街道两旁,再没有了昨日的夹道欢迎。

取而代之的,是禁军森严的仪仗。

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穿过承天门,走过金水桥,当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奉天殿,以一种睥睨众生的姿态,出现在众人眼前时。

即便是牛皋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将,也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收敛了呼吸。

奉天殿的汉白玉台阶,在冬日的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

殿前广场上,文武百官,早已按品级,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数百道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齐刷刷地,聚焦在了岳飞一行人的身上。

有敬佩,有仰慕,多是武官,他们看着岳飞,如同面对战神。

有嫉妒,有怨毒,多是文官,他们看着岳飞,好似看着一个必须被铲除的异类。

岳飞目不斜视,身姿傲然。

“宣!燕云节度使岳飞,上殿觐见!”

随着内侍尖锐悠长的唱喏声,岳飞独自一人,走入了这座辉煌的权力殿堂。

奉天殿内,檀香袅袅。

朝中重臣分列两旁,个个神情肃穆,宛如泥塑。

大殿的尽头,那高高的龙椅之上,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目光如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静静地注视着那个从殿门口,缓缓走来的身影。

四年了。

终于又见到了他。

眼前的岳飞,比四年前,黑了,瘦了。

那身姿,却愈发挺拔如松。

年轻的脸上,褪去了当年的青涩,沉淀下了如山般的稳重与坚毅。

崇祯皇帝的心中,百感交集,有欣喜,有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岳飞走到大殿中央,在距离御阶十步之遥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没有抬头,垂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绯色朝服,然后,在满朝文武震惊的目光中,行了一个最标准、最恭敬的五拜三叩首之礼!

“臣,大宋燕云、河北、山西三镇节度使,靖边伯,岳飞……”

额头重重地,磕在了冰冷坚硬的金砖之上。

“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清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内。

这一拜,不是军礼,不是臣礼。

这是子民,拜见天子之礼。

用这种最卑微、最彻底的姿态,无声地,向龙椅之上的那个人,回应着所有的猜忌与弹劾。

我,岳飞,无论功劳多大,官居何位,永远,都只是您脚下的臣子。

龙椅之上,崇祯皇帝的瞳孔,不易察觉地,收缩了一下。

身侧的左丞相张叔夜,悄然松了一口气。

“岳卿,平身。”

许久,崇祯那听不出喜怒的声音,才缓缓响起。

“谢陛下。”

岳飞站起身,垂手而立,没有抬头。

“朕,四年未见卿,你为我大宋,立下了不世之功。”

崇祯皇帝声音听似温和,不带半分感情:“朕,心甚慰。”

“此乃陛下天威,祖宗庇佑,三军用命之功,臣,不敢居功。” 岳飞回答的滴水不漏。

“呵呵……” 崇祯笑了笑。

他不再兜圈子,看了一眼身旁的御史台官员。

左佥都御史林如海,立刻会意,从班中走出,手持象牙笏板,声色俱厉:

“臣,御史台林如海,弹劾燕云节度使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