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二圣南迁(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最新章节。

毕竟,若姚友仲是来逼宫救驾,那可就麻烦大了。

队伍行进中,太上皇赵佶的銮驾停了下来。

眼见姚友仲所部人马声势浩大,直逼近前,赵佶心中顿时生出几分不悦。

此刻的他,最怕的便是再生枝节,影响了他“安全南狩”的大计。

于是,赵佶隔着轿帘,以昔日帝王之尊,高声勒令姚友仲:“姚友仲!朕命你即刻率兵返回东京,留守城池,不得再随驾南行!”

言辞之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而,姚友仲纹丝不动。

他勒住缰绳,端坐于马上,高声回道:“末将是来护卫官家的!还请太上皇勿怪!”

此言一出,无异于当众打了赵佶的脸,抽的啪啪作响。

赵佶气得在轿中直喘粗气,却也无可奈何。

他深知姚友仲乃是崇祯的死忠,若此时强硬驱逐,恐怕会引火烧身,甚至担心姚友仲会像方才在城门下那般,直接对他们不利。

赵佶不得不暂时隐忍,只得命令范琼等人,日夜严密看守着崇祯,以此要挟姚友仲,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无力感,让老艺术家感到异常憋屈。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如此受制于人。

马车内的崇祯,对姚友仲的忠心感到欣慰,但并不感动。

姚友仲年纪轻轻,行事容易冲动,一旦他与范琼等人发生冲突,乱军之中,自己恐性命难保,坏了大计。

于是,崇祯通过范琼,向姚友仲下达了命令,要求姚友仲不得距离太近,只需在侧翼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威慑即可。

此举既能利用姚友仲的兵力形成保护与压制,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实乃两全其美之策。

范琼得了崇祯的命令,连忙传达给姚友仲。

张邦昌在旁听闻,不由得对崇祯投去赞许的目光。

他以为崇祯是看清了形势,知进退,识大体,主动选择了妥协与配合,心中窃喜不已,暗道这小子总算识相了。

张邦昌甚至还“大度”地向崇祯保证,只要他乖乖合作,他们绝不会伤害他。

崇祯闻言,冷冷地瞥了张邦昌一眼:“你凭何保证?”

言下之意,你算哪根葱,能给朕这样的保证?

张邦昌被崇祯的反问噎了一下,脸色微变,随即又恢复了那副得意洋洋的嘴脸。

他捻着胡须,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架势,傲然道:“本相身为大宋太师宰相,连太上皇都要给几分薄面,保你性命,自是轻而易举!”

他这话,既是自夸,也是在暗示崇祯,他已掌握大权。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崇祯的身份毕竟特殊,没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杀他,否则会引起天下大乱,也会授人以柄。

崇祯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又问了一句:“若是金军南下追击,当如何?”

张邦昌闻言,哈哈一笑,像是听到了世上最好笑的笑话。

“定王殿下此言差矣!本相已与金国元帅完颜宗翰达成东京议和,金人早已退兵,岂有追击之理?殿下多虑了!”

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好像自己才是真正的智者,而崇祯不过是个杞人忧天的小儿。

崇祯冷笑一声,嘲弄道:“金人狡诈多变,你这老货居然相信其言?”

张邦昌闻言,面色不悦,挺起胸脯,一副饱经世故的模样,沉声道:“本相为官数十年,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金人此番退兵,是因他们也损失惨重,急于休养生息,岂会再行追击,自讨苦吃?”

这老登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和平”美梦之中,不愿醒来。

他坚信自己的眼光独到,洞察秋毫,而崇祯不过是年轻气盛,不懂世故罢了。

“殿下还请安歇,老实南迁。”

张邦昌呵呵一笑,胸有成竹。

话音未落,马车外,骤然传来一阵惊呼声。

声音先是零星几句,随即化作一片嘈杂的骚动。

一骑快马如风般扑来,只听有卫兵惊慌失措地大喊:“不好了!有金兵!后面有金兵追来了!正往我行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