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往昔暗影(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沪江潮》最新章节。
老照片在指挥部桌面上泛着黄,徐明远、沈敬亭与徐明达三张年轻的面容,定格在二十年前的东京。徐砚深指尖抚过小叔徐明达的影像,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小叔的模样,那眉宇间与自己、与陈景澜都有着抹不去的相似痕迹。
“我父亲的书房里,从未有过这张照片。”徐砚深声音低沉。
沈知意轻声道:“我父亲也是。他书柜最深处有个上锁的抽屉,或许…”
杜清晏用放大镜仔细查看照片背景:“他们在早稻田大学的校门前。根据校服款式,应该是1917年左右。”
他取出从新月会据点缴获的部分文件,其中一份泛黄日记的碎片上,隐约可见“早稻田”、“三友”等字迹。
“三友…”沈知意沉吟,“难道就是指他们三人?”
?
陈景澜站在虹口一间密室的窗前,手中怀表盖内的照片与徐砚深手中的一模一样。赵玉芬临终前将这怀表塞进他手中,气若游丝:“你父亲…的理想…在他哥哥那里…”
他一直以为,“哥哥”指的是徐明远。直到最近才查明,当年分裂三友的,竟是一份关于中国未来的蓝图——徐明达主张激进革命,沈敬亭坚持实业救国,而徐明远选择了军政道路。
“父亲,你看到了吗?”陈景澜对着窗外硝烟低语,“你构想的‘新世界’,将由我来实现。”
他打开保险箱,取出一份泛黄的手稿,扉页上写着《新中华建设方略》,署名正是徐明达。
?
徐砚深决定回老宅寻找线索。深夜的徐公馆寂静无人,他潜入父亲从不让人进入的书房。在撬开那个上锁的抽屉后,他发现了一叠信笺。
最上面是一封徐明达从日本寄来的家书,日期是1923年:
“大哥钧鉴:弟与敬亭兄理念渐行渐远。他日若弟有不测,万望照拂玉芬与她腹中骨肉。另,弟所着《新中华建设方略》手稿,已托付可靠之人,待时机成熟…”
信到此中断,下一页不见了。徐砚深注意到信纸边缘有被撕毁的痕迹。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推开,徐明远站在门口,面色凝重:“你不该来这里。”
?
与此同时,沈知意在父亲沈敬亭的书房里也有发现。在一本厚重的机械学着作中,夹着几张设计图纸,看似是工业机床,细看却暗藏玄机。
杜清晏辨认出这些是早期密码机的设计图:“沈伯父当年研究的,不只是机械设备。”
他们还找到一本1919年的日记,其中一页写道:
“明达日益激进,今日竟提出要借助外力改造中国。明远与我皆不认同,三友之谊恐难维系…但愿那份手稿永远不会现世。”
沈知意与杜清晏对视一眼,都意识到这份手稿可能就是关键。
?
陈景澜的行动开始了。他利用新月会的网络,同时在上海多个重要设施制造事端:电厂跳闸、电话中断、甚至连自来水厂都出现故障。
混乱中,一封加密电报发往各地新月会成员:“新月既盈,万象更新。”
徐砚深在指挥部接到各处报告,立即明白这是陈景澜在展示实力。
“他要证明,新月会已经深深植根于这座城市的命脉。”杜清晏破译着电报密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