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暗潮初现(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沪江潮》最新章节。
卢沟桥的枪声传到上海,整座城市顿时紧张起来。徐砚深被紧急召往警备司令部,临行前他将一把钥匙交给沈知意:"这是我书房暗格的钥匙,里面有些东西或许用得上。"
杜清晏的伤势还未痊愈,但已经回到《沪江评论》主持笔政。他在最新一期社论中写道:"华北烽火起,沪上岂能安?今日之退让,即是明日之坟墓。"
沈知意打开徐砚深书房的暗格,发现里面除了军事地图,还有一本详细记录日本在沪人员动向的册子。最后一页用红笔标注着一个新名字:山口由纪。
"山口次郎的妹妹。"她轻声念道,"沪江公学新来的日语教师。"
?
沪江公学教务处,杜清晏看着新聘教师档案微微皱眉。山口由纪,二十二岁,东京女子学院毕业,推荐人一栏写着松本教授。
"有什么问题吗?"教务主任问道,"她的日语教学资格很完整。"
杜清晏合上档案:"这个时候来的日本教师,总是要特别留意。"
下课铃响,他在走廊遇见新来的教师。山口由纪穿着素净的和服改良旗袍,鞠躬的姿势标准得像是测量过:"杜先生好,我是新来的日语教师山口由纪。"
她的中文略带关西口音,眼神却异常清明。杜清晏注意到她手腕上戴着一串翡翠念珠,与当年毓嶂那串十分相似。
?
徐家客厅,徐明远看着北方传来的战报,脸色凝重。"二十九军还在抵抗,但日军增援不断。"他对徐砚深说,"南京方面要我们克制,避免给日军制造事端的借口。"
徐砚深立正回答:"但官兵们求战心切,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这时徐曼华带着沈知意进来。沈知意直接摊开地图:"日军在虹口的调动异常,不像单纯的防御部署。"
徐明远点头:"我们也注意到了。日本海军陆战队最近频繁演习,像是在为什么做准备。"
?
山口由纪很快成为沪江公学最受欢迎的日语教师。她教学认真,待人礼貌,却总带着淡淡的疏离。杜清晏安排人暗中观察,发现她经常独自去外滩写生,画的都是港口和军舰。
这天课后,山口由纪突然找到杜清晏:"杜先生,我能请教一些关于中国诗词的问题吗?"
她拿出一本《唐诗三百首》,翻到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什么望月就会思乡呢?"
杜清晏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忽然有些恍惚。这个女子看似单纯,问的问题却都别有深意。
?
沈知意通过银行系统查到一些蹊跷的汇款记录。有多笔资金从日本汇入,收款人都是文化机构,但最终流向不明。
"像是在为某个大型活动做准备。"沈知默分析道,"但这些机构都与艺术相关,看不出军事用途。"
与此同时,徐砚深在部队发现异常。几个日本顾问最近频繁出入军械库,名义上是检查装备,却总在测量些什么。
"他们像是在计算射界和火力覆盖范围。"徐砚深在地图上标出几个点,"这些位置都很关键。"
?
山口由纪开始参加杜清晏的文学沙龙。她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但每次发言都切中要害。有次讨论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她突然说:
"有时候个人就像樱花,看似自由飘落,其实早被风向注定。"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杜清晏一眼。
散场后,杜清晏叫住她:"山口老师似乎对命运很有感触?"
女子微笑:"杜先生不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吗?就像您,明明可以安心做学问,却偏要办报议政。"
这时一个纸团从她袖中滑落。杜清晏拾起打开,上面写着一行小字:"小心艺术节。"
?
徐砚深和沈知意连夜分析"艺术节"的线索。发现下个月确有一个中日友好艺术节,主办方正是那些收到汇款的机构。
"场地就在虹口公园,正好在军事要害区域。"徐砚深指着地图,"如果发生什么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