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县长调研(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选调生的宦海生涯》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我特意穿上新买的衬衫,提前二十分钟到政府楼前,手里攥着记满省道资料的笔记本。
没过多久,几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精准地停在了指定位置。
第二辆车的车门打开,张红益县长迈步下车。他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深灰色夹克衫,身材不算高大,但步履沉稳,眼神锐利,不怒自威。
张振国主任和文秘科的陈秘书紧随其后,姿态恭敬。
张县长与早已等候在此的分管交通的贺副县长简单寒暄。
贺副县长是县里少有的女性县领导,约莫四十岁年纪,一身合体的藏青色西装套裙,挽着发髻,显得干练利落。
她身旁跟着联络员,是文秘科的田静。田静今天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针织连衣裙,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身和饱满的胸脯,脸上化着淡妆,在一众深色西装的男性干部中,显得格外亮眼。
两位领导低声交流了几句,便一同弯腰上了那辆宽敞的考斯特中巴车。
我不敢怠慢,赶紧小跑着坐进了后面一辆负责保障的工作车辆里,心情既紧张又兴奋。
省道改建是河清县挂了号的重点工程,关系到几个乡镇的出行和经济发展。
调研车队沿着坑洼不平的老路缓慢行驶,张县长不时要求停车,他不顾尘土,直接走到路边,俯身查看路基的破损情况,或指着远处的桥梁隧洞,询问随行的交通局负责人工程进度、技术难点和资金落实情况。
在一个明显施工停滞的路段,车队再次停下。
镇党委书记早候在那儿,穿件崭新的夹克,见了张县长,快步迎上来,开始汇报情况,唾沫横飞地强调工作的艰难和群众的“不配合”、“思想工作难做”,言语间将责任大多推给了那几户“钉子户”。
张县长默默听着,眉头微锁。待汇报完毕,他出人意料地没有做任何指示,而是转身,径直朝着那几户村民家走去。我们一行人赶紧跟上,心里都捏着一把汗。
我暗想,这些能被安排在今天见县长的住户,必然是乡镇、村里提前“筛选”和“做通工作”的,真正的刺头恐怕早就被“隔离”了,毕竟谁也不敢让县长当面下不来台,那可是严重的属地管理失职。
在一户村民家门口,主人是个黑瘦的中年汉子,看到这么多干部簇拥而来,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眼神里混杂着拘谨、戒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
张县长没有摆官架子,而是用当地方言和他拉起了家常,问家里几口人,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对修路怎么看。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中年汉子打开了话匣子,倒不是纯粹嫌补偿低,主要是担心路修好后,大型车辆从他家门口过,噪音、灰尘、安全问题,而且他家的房子离规划的路基太近,存在隐患。他觉得现有的补偿方案没有充分考虑这些长远影响。
张县长听得很仔细,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交通局长和那位刚才还在滔滔不绝的镇党委书记,语气平和却带着千钧之力:
“群众有这样的顾虑,是完全正常的,将心比心嘛。我们的工作不能简单化,不能光是算经济账,还要算环境账、民生账。补偿标准要依法依规,但群众的合理诉求也要充分考虑。比如这个安全距离问题、后续的降噪防尘措施,设计单位要重新评估,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我们的重点工程,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
镇党委书记和交通局长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能连连点头称是。
整个调研过程,张县长话不多,但观察细致,提问精准,处理问题果断务实,既有原则性,又充满了对群众疾苦的理解。
这与我之前接触过的某些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夸夸其谈、动不动就“高度重视”、“严肃处理”的领导,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我飞快地记录着,不仅记下领导的指示,也记下他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矛盾的方法,感觉受益匪浅。
调研结束,返回县城的车上,我抓紧这宝贵的时间,在颠簸的车厢里,开始初步整理混乱的笔记,力求在记忆清晰时,将关键信息提炼出来。
车厢里有些沉闷,除了引擎声和偶尔的话语声,便是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