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官上任(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选调生的宦海生涯》最新章节。
经发办副主任的椅子还没焐热,分管领导就到位了。
新来的副镇长叫胡进,是从县农业局空降下来的,据说在局里是出了名的“笔杆子”,张口闭口都是“产业结构”“经济模型”,标准的“学院派”。
这事儿在镇上引起了不小波澜,原本大家都以为在乡镇熬了多年的宣统委员老秦这次能顺位接班,毕竟论资历、论人脉,老秦都是板上钉钉的人选,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硬生生被一个外来干部截了胡。
这几天,秦委员脸色明显不好看,下班钟点一到,夹着包就走人,连往常惯常的“加班”都省了。
有次在食堂遇见,他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小林啊,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前途,跟对了人,步步高升啊。”这话里的酸味,隔老远都能闻到。
胡镇长约莫三十七八岁,总穿着件一尘不染的白衬衫,说话带着县里干部特有的腔调。
上任第一天,他就召集我们经发办和农技站的全体人员开会,算是正式亮相。
会议室里,他坐在主位,开场白简洁有力:“同志们,经发办和农技站是镇政府的重要部门,组织上派我来大山镇,核心任务就是把大山镇的农业优势盘活,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我初来乍到,情况还不熟悉,往后的工作,还要靠在座的各位支持配合。”
说话间,他目光扫过我,“林涛同志年轻有为,普查工作搞得很出色,希望你在抓发展上也能拿出同样的闯劲来。”
老钱作为主任,自然是第一个表态,立刻堆起那副惯有的笑:
“胡镇长您太客气了,您水平高,见多识广,能来分管我们,是大伙的福气。您放心,我们经发办全体人员,一定坚决拥护您的领导,全力配合您的工作,您指哪儿,我们打哪儿!”
农技站的老王也跟着附和:“胡镇长放心,我们农技站一定全力配合经发办的工作。”
我也赶紧接话:“胡镇长放心,我一定在钱主任的带领下,在您的指导下,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
胡镇长满意地点点头,话锋随即一转,切入他酝酿已久的正题:
“当前,全县上下都在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发力。我们大山镇,客观条件摆在这里,山多田少,传统农耕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困境也是机遇!我初步考虑,是否可以引进一些经济效益高的养殖项目?林涛,你是省大的高材生,专业对口,这块工作你要牵头抓起来,尽快拿个初步方案出来。”
我连忙回话:“我一定把方案做细做实,不辜负您的信任。”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没敢飘,胡镇长一上来就点我的名,既是看重,也像是把块烫手的山芋直接塞到了我手里。
我注意到,在一旁的老钱,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掩饰着某种情绪。
老钱已经五十八岁了,在经发办主任位置上坐了快十年,眼看着就要退休了,这些年一直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念头,能稳住摊子就万事大吉。
如今突然空降这么一位年富力强、一门心思要“干大事”的分管领导,那点安稳日子,怕是要到头了。他那略显佝偻的身躯,在椅子上不自觉地挪动了一下,像是被这股“新火”烤得有些不自在。
果然,散会后老钱就把我拉到走廊拐角:“小林啊,胡镇长新官上任,想搞点新气象,这能理解。我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往后经发办的日常活儿,你就多担待着点。”
他叹了口气,话里有话,“不过,咱们这地方,情况特殊,不比县里。上面的蓝图画得再漂亮,也得落地。你搞这个养殖方案,一定要结合实际,多下去走走,听听老百姓的想法,千万别闭门造车。”
老钱的话,像盆温水,浇在我被胡镇长点燃的兴奋劲儿上。
我嘴上应承着:“钱主任,您放心,我明白,肯定会做好调研的。”但心里那股被领导赏识和委以重任的激情依然汹涌。专业对口的自信,以及渴望在新岗位上证明自己的迫切,都让我对即将开展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我认为,只要方案做得足够科学、足够细致,就能克服老钱所说的那些“特殊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