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初识张婷(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选调生的宦海生涯》最新章节。
开班后第二天,教室里弥漫着慵懒的气氛。
首节课开始前,班主任李老师手持笔记本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敲了敲话筒:
“跟大家说个事儿,按照培训安排,本次培训需要编写三期学习简报和动态信息,有哪位同志愿意承担这个任务?”
教室里瞬间静了下来,有人低头假装记笔记,有人将目光投向窗外。
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活儿吃力不讨好,既要听课,还得抽出时间写稿子,实在不划算。
我犹豫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敲了敲。想起在大山镇写材料的经历,觉得这倒是个锻炼的好机会,既能练练手,说不定还能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可转念又怕:党校的文字得讲“理论高度”,万一写得太“土”,不符合要求,反而弄巧成拙。
正犹豫着要不要举手,斜前方忽然传来一个清亮的女声:
“李老师,我愿意试试。”
我循声望去,只见第二排靠窗的位置坐着位女生。
晨光恰好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她身着一件浅色衬衫,袖口规规矩矩地挽到小臂,露出纤细的手腕。头发扎成低马尾,额前的碎刘海修剪得十分齐整,衬得脸盘小巧精致。
她抬着手,指尖轻轻搭在笔记本上,脸上带着温和而自信的微笑。
“还有人吗?”
李老师扫视一圈,见只有她一人举手,又追问了一遍。
我赶紧举起手:“李老师,我也愿意试试。”
李老师明显松了口气,眉间的皱纹都舒展了几分:
“就由张婷和林涛同志负责。你俩下课后来我办公室一趟,我详细说一下具体安排。”
下课铃刚响,张婷就抱着笔记本走了过来。
她的步伐轻盈,带着一股书卷气:“你好,我是张婷,在委办信息科工作,以后咱们得搭个伴了。”
她伸出手,笑容真诚。
我连忙回握,触到她指尖微微的凉意:“大山镇党政办林涛,还请多指教。”
去办公室的路上,张婷侧过头问我:
“你们乡镇平时信息报送多吗?我刚到信息科不久,总觉得这类工作挺难的,大家好像报送信息也不太积极。”
“写材料这个苦差事,确实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接触。”我点点头,“不过写多了也就摸出点门道了。”
进了办公室,李老师翻开课程表,指尖在“简报”和“信息”上点了点:
“分工很简单,简报主要写每天的学习内容和学员感悟,要接地气;信息要要往组织部报,得突出亮点、符合政策方向,体现培训成效。”
她看向张婷:“你在信息科,对信息的路子肯定更熟悉,就负责写动态信息吧。”
又转向我,“林涛,你要是没意见,就承担简报的撰写工作?你在基层,应该更了解学员们想什么、关心什么。”
我立即应下:“没问题,我在乡镇也常写总结类的材料,比较熟悉。”
张婷也笑着说:“其实我刚到信息科三个月,很多地方还在学习,说不定还要向林涛同志请教呢。”
她说话时眼神真诚,没有丝毫党办干部的架子,像个刚入职的新人,透着股难得的谦逊。
回到教室,我趁着课间,赶紧翻出前一天的笔记,将《公文写作》课上邓主任讲的“公文三要素”摘录下来,又记下几句学员在课堂上的真实反应,打算把这些作为简报的素材,让内容更加鲜活。
接下来的日子,我成了培训班的“兼职通讯员”。
除了认真听课,还得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间整理笔记、撰写简报。
有时在教室后排,有时在宿舍,我埋头苦写,将培训中的精彩内容和自己的思考一一记录下来。
张婷也没闲着。她总是课后留在教室,对着笔记本写写改改,有时会把组织部发的信息范文摊在桌上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