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国庆回乡(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选调生的宦海生涯》最新章节。
“娘,单位食堂吃得健康,我这体重还涨了几斤。”我笑着把包递过去,故意挺了挺腰。
父亲接过我的行李,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回来就好。”
爹专门杀了只鸡,炖在锅里,香味飘满了土坯房。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妹妹小莲也从学校回来了,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的趣事。我注意到她身上的校服已经洗得发白,袖口有些短了。
爹喝着酒,问我在大山镇的事,我捡轻松的说:
“领导很器重我,跟着领导学写材料,下村帮老乡看看庄稼,挺好的。”
他没多问,只点头:“踏实干就好,别学那些虚头巴脑的,靠本事吃饭最稳当。”
说着,我拿出给家人买的礼物,给爹娘各买了一套衣服,给小莲买了个新书包和几本参考书。
母亲摸着衣服,嗔怪道:“上次你寄回来的钱,我们都还没动呢,你花这些钱干啥,你自己在大山镇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别总想着我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妈,我现在有工资了,在单位管吃管住,花钱的时候不多。”
我笑着说,“再说了,给你们买东西,我高兴。”
夜里躺在炕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爹娘不识字,写信只能靠小莲代笔,她住校后,家里跟我联系更难了。
我冒出个念头,得给家里装部座机。2000年那会儿,虽然城里人开始用手机了,但在农村,固定电话都还是稀罕物。唐洼子村五十多户人家,只有村支书家有一部座机。
第二天一早,我跟爹娘说了这个想法。
娘第一反应就是摆手:“别浪费钱!咱庄稼人,一年到头也没啥急事,有啥话等你回来再说就行,用不着装电话。”
爹也皱着眉,放下手里的旱烟袋,“一年得交不少话费吧?没必要。”
“花不了多少钱,我问过了,初装费三百八,以后每月交月租费。”
我劝他们,“我在大山镇忙,不能常回来,装了电话,想我了就能打,小莲在学校有啥事,也能跟家里说。”
爹娘拗不过我,也没再反对。
吃完早饭就跟着我去了镇上的邮电所,所长老张是爹的老熟人,听说要装电话,笑着说:“老林,你儿子有出息了!村里也就支书家有座机,你们是第二家!”
装电话的师傅来得很快,当天下午就骑着摩托车来了,车后座绑着电话线和工具包。
全家人都围在堂屋里,看着师傅在墙上钻了个孔,拉了根明线,把黑色的座机摆在爹平时放旱烟袋的八仙桌上。
这台电话机是标准的拨号式座机,黑色的塑料外壳,数字键比普通的要大些,适合上了年纪的人用。
当电话铃声第一次在家里响起时,母亲吓了一跳,接着笑得合不拢嘴。
师傅教他们怎么用:“先拿话筒,再拨号码,听着‘嘟’声就是通了。”
娘学得认真,反复拨了几遍,听见忙音才放下,嘴角都咧到了耳根。
爹盯着座机看了半天,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的在按键上摸来摸去,没敢按:“这玩意太金贵,按坏了怎么办?”
我笑着把写着我办公室电话的纸条贴在电话机旁:
“放心按,坏不了,有急事就打镇政府办公室的电话,韩主任会叫我。”
小莲偷偷告诉我:“哥,爸妈最担心你在山里出事,联系不上。现在好了,有了电话,他们能睡个安稳觉了。”
晚上,我特意用新安装的电话给大山镇党政办打了个电话,当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值班人员的声音时,爹娘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一刻,我知道,这根电话线连接的不仅是声音,更是一份牵挂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