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考场如战场(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选调生的宦海生涯》最新章节。

2000年的初春,寒意迟迟不肯退去。三月的校园,杨树枝桠刚冒出嫩芽,芽尖沾染着未化的晨霜。

我揣着学生证,走向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

负责登记的老师推了推眼镜,递给我一张牛皮纸封面的报名表。表格上需要填写的信息密密麻麻,仿佛要将大学四年所有的积累都量化呈现。

我翻出成绩单、党员证明、担任学习委员的聘书证明……

一样样整理时,才恍然发觉,这四年除了在食堂后厨、郊区养猪场和鸡舍里打转,竟也悄然攒下了一些能写在纸面上的“凭据”。

“林涛同学,”登记老师查阅着招录名册,指尖在某处点了点,“青禾县今年的招录计划里,没有动物科学专业的名额。”

我的心猛地往下一坠。不等我失望,他话锋一转,将名册转向我:

“不过,邻近的河清县倒是有几个农业相关的岗位,他们是农业大县,需求量大。离你们青禾县也不算远,四十多里地,你可以考虑一下。”

河清县?我凑过去看,名册上“河清县”那一栏果然被画了好几个醒目的红圈,“农业大县”四个字加粗印着。

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四十多里地,逢着赶集日,爹骑个车就能来见着。

“老师,我就报河清县。”

我咬了咬笔杆,不再犹豫,在“报考志愿”那一栏郑重写下“河清县”,笔尖顿了顿,又在“是否服从分配”后面,补上了“服从”二字。

跟我一同来的马壮,本就是河清县人,他麻利地填完表,兴奋地拍着我的肩膀:

“涛哥!太好了!咱哥俩要是都考上了,以后在河清县也能有个照应!

到时候我带你回我家,让我娘给你做最拿手的酸汤鱼,她腌的酸萝卜,那叫一个绝,鱼汤泡饭我能干三大碗!”

他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乡的自豪,也稍稍驱散了我心头的些许不安。

考前那几天,我把马壮买的《基层工作案例集》和《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翻得卷了边,里面的题目也都过了一遍。

笔试的日子定在3月12号,地点是贵南大学那栋颇有年头的旧实验楼。

那天天色阴沉,飘着细密的毛毛雨,更添几分肃穆和寒意。

考场设在实验楼三楼西头的大教室,日光灯管挂在天花板上,积着层灰,亮起来时嗡嗡作响,惨白的光落在一张张故作镇定的年轻面孔,有的紧张得抿着嘴,有的不停地转笔,空气里飘着劣质涂改液的刺鼻味。

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椅腿与水泥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引得前排一位白衣女生回头瞥了一眼。

我赶紧从兜里掏出微微发皱的准考证,端端正正摆好,深吸了一口气。

两名监考老师抱着试卷进来,其中一名老师通报了考场规则,另外一名则坐在讲台上喝茶。

试卷发下来,厚厚的一沓压在桌上。

第一部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目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绕到逻辑推理,最后又聚焦到时事政治,考的是刚闭幕的“两会”内容。我盯着那些歪扭的图形推理题,看了半天眼睛发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