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闽广漂泊(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德佑二年(1276)二月的闽江口,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吹打着停泊在五虎礁旁的船队。张世杰站在楼船甲板上,望着眼前这座即将成为行在的福州城,眉头深锁。他身后是三百余艘大小船只,载着大宋最后的力量——七岁的益王赵昰、五岁的广王赵昺,以及誓死相随的十余万军民。

一、 福州监国

二月十七,福州大都督府衙门前,陆秀夫亲手将一面略显破旧的宋字大旗升上旗杆。望着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帜,这位瘦削的文官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陆学士,"张世杰大步走来,甲胄铿锵,"百官已在议事厅等候。"

厅内,陈宜中、杨亮节等文武官员肃立两旁。正中的座椅上,年幼的益王赵昰好奇地摆弄着衣带,广王赵昺则依偎在乳母怀中。

"诸位,"陆秀夫声音沉静却有力,"临安虽陷,神器未移。今奉二王南来,正为延续宗庙,再造山河。"

经过三日商议,众人决定拥立益王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赵昺为副元帅,开府置官,传檄天下。消息传出,流散各地的宋军纷纷来投,不久便聚集了十七万兵马。

然而危机很快显现。一日深夜,张世杰闯入陆秀夫住处:"陈宜中这个老狐狸,竟暗中联络蒲寿庚,欲献泉州以降元!"

陆秀夫拍案而起:"绝不可让奸谋得逞!"

二、 泉州惊变

三月廿三,泉州城南的蕃坊内,市舶使蒲寿庚正在私宅接待一位不速之客。这位掌控着东南海贸的阿拉伯裔富商,此刻面色凝重。

"蒲公,"陈宜中压低声音,"元军不日将南下,福州小朝廷不过苟延残喘。公若献城,必得忽必烈大汗重用。"

蒲寿庚把玩着手中的琉璃杯,沉吟不语。窗外,是他经营多年的海港,数百艘商船桅杆如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喧哗。张世杰率亲兵破门而入:"好个卖主求荣的奸贼!"

陈宜中仓皇欲逃,被当场擒获。蒲寿庚却镇定自若:"张将军,泉州城内有我子弟兵三万,海上战船五百。真要动手,只怕两败俱伤。"

双方对峙至天明,最终达成协议:蒲寿庚保持中立,宋军撤离泉州。

四月朔,流亡朝廷被迫离开福州,继续南迁。临行前,陆秀夫在城墙上题诗明志:"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三、 海上流亡

初夏的南海,风浪渐起。庞大的船队在碙洲岛暂时停靠休整。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流亡朝廷临时的落脚点。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这个脆弱的政权雪上加霜。那夜狂风呼啸,巨浪如山,数十艘船只被掀翻。都元帅赵昰的座船在风浪中剧烈摇晃,七岁的孩子受惊过度,一病不起。

"陛下高热不退,这该如何是好?"杨太后日夜守候在病榻前,泪流不止。

随行的御医束手无策。陆秀夫令人上岸寻药,却带回更坏的消息:元将刘深率水师追来,距此已不足百里。

危急关头,张世杰做出决断:"启航,往香山!"

船队连夜出发,在波峰浪谷间艰难前行。病重的赵昰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一次醒来时,他拉着陆秀夫的手问:"陆先生,我们还能回临安吗?"

陆秀夫强忍泪水:"陛下安心养病,待龙体康复,臣等必护驾北还。"

然而天不佑宋。六月廿八,船队抵达香山县境时,赵昰病情急剧恶化,在雷雨交加中薨逝,年仅九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