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旧党诤谏(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熙宁五年的夏天,汴京城闷热得像个蒸笼。但这天气再热,也热不过朝堂上的火药味。

这天早朝,司马光手持笏板,在百官注视下缓缓出列。他已经六十三岁了,脚步有些蹒跚,但目光依然锐利如刀。

"陛下!"他声音洪亮,掷地有声,"臣今日要弹劾一人!"

满朝文武顿时屏住呼吸。谁都知道,司马光要弹劾的,除了王安石还能有谁?

一、三封长信

其实在一个月前,司马光就已经给王安石写过三封长信。

第一封信,他写得语重心长:

"介甫啊,你我相交二十余载。你的才学,我是佩服的。但治国不同于做学问,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啊!"

王安石的回信很短:"君实兄好意心领。然事急从权,不能再等。"

第二封信,司马光语气加重:

"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看似利国利民,实则祸国殃民!你可知道地方上已经怨声载道?"

这次王安石的回信更短:"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三封信,司马光几乎是在恳求:

"收手吧!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再这样下去,不但你要身败名裂,大宋江山也要毁于一旦!"

这次王安石干脆没有回信。

三封信石沉大海,司马光终于明白:劝是劝不动了,只能在朝堂上见真章。

二、朝堂激辩

"陛下!"司马光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自新法推行以来,天下骚然!农夫怨于野,商贾叹于市,士大夫沸于朝!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王安石!"

王安石面无表情地站着,仿佛司马光在说别人。

赵顼皱了皱眉:"司马爱卿,有话慢慢说。"

"臣要说的太多!"司马光激动起来,"先说青苗法。本意是好的,可执行起来完全变了味!地方官为了政绩,强行摊派。不需要贷款的被迫贷款,还不起钱的被逼卖儿卖女!这是惠民吗?这是害民!"

王安石终于开口:"这是执行的问题..."

"又是执行的问题!"司马光打断他,"每次都说执行的问题,可这些问题为什么总是发生?因为你的法度本身就有问题!"

他转向赵顼:"陛下!再说市易法。官府与民争利,亘古未有!现在汴京城里,大商铺纷纷倒闭,小商贩生计艰难。长此以往,谁还敢经商?"

王安石反驳:"倒闭的都是暴利奸商!正当经营的商户,生意反而更好了!"

"你胡说!"一个官员忍不住站出来,"我亲戚在汴京开绸缎庄,如今都快破产了!"

"那是因为他以前利润太高!"章惇立即反击。

朝堂上顿时乱成一团。

三、群起攻之

见司马光开了头,其他保守派大臣也纷纷站出来。

御史中丞吕诲手持奏章:"陛下!臣统计过,自新法推行以来,全国已有三十七位官员因反对新法被罢黜。这是堵塞言路,独断专行!"

参知政事冯京接着说:"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无一不是与民争利。长此以往,民心尽失啊!"

最让人意外的是,一向温和的富弼也站了出来。

这位三朝老臣已经很少上朝,今天是特意来的。

"陛下,"富弼声音颤抖,"老臣历经三朝,从未见过如此混乱的朝局。新法推行过急,用人太过草率。再这样下去,大宋百年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了!"

说着,老泪纵横。

赵顼看得心软:"富爱卿不要激动,慢慢说。"

"老臣怎能不激动?"富弼擦着眼泪,"祖宗之法,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如今说改就改,说废就废。陛下,这是自毁长城啊!"

王安石冷冷地说:"若是长城已经腐朽,毁了又何妨?"

"你!"富弼气得浑身发抖,"狂妄!简直狂妄!"

四、皇帝的为难

看着底下吵成一团的大臣,赵顼一个头两个大。

他何尝不知道新法有问题?可是...

"诸位爱卿,"他试图打圆场,"新法确实有些问题,但成效也是有的。国库比往年充实,边关军备也在加强..."

"陛下!"司马光痛心疾首,"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啊!新法是在动摇国本!商鞅变法,秦虽强而速亡;王莽改制,新朝顷刻覆灭。这些教训,难道不值得警惕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